近幾年國內的綜藝節(jié)目風生水起,各種類型的綜藝層出不窮,百花齊放。
最近,《令人心動的offer5》中的張雅琪,宣布辭去年薪十幾萬的香港上市公司法務一職,安心當起了網紅。
《令人心動的offer5》最受爭議的嘉賓之一張雅琪的辭職,在網上引發(fā)巨大的爭議。
@塔塔會去巴黎
種種操作,莫名和《初入職場的我們》里辭去格力秘書一職,轉身當自媒體博主的孟羽童有些相似。
明明都是萬里挑一競爭來的工作機會,最后卻都輕飄飄的放棄,引得看客們一陣唏噓。
她們的選擇,當真做錯了嗎?
我希望她在我身邊,把她培養(yǎng)成未來第二個董明珠。
當年董明珠在中國制造業(yè)領袖峰會上說出這段話時,沒有畢業(yè)生不羨慕孟羽童。
剛從大學畢業(yè),就成為格力董事的秘書,彼時她的簡歷上還是一片空白,只因一檔堪稱「BOSS直聘」的節(jié)目《初入職場的我們》。
當年的孟羽童就是這檔節(jié)目的話題人物,有諸多名場面。
首次面試時,其他人都毫不猶豫的坐上代表高薪的那把椅子,孟羽童卻選擇了轉正期望月薪四千元的座位。
董明珠對她的選擇極為稱贊:
你身上具備一個最大的競爭力,就是能比別人吃苦。
不得不提的是她最出圈的一幕,憑借跳女團舞給面試官留下了深刻印象,打破了以往大家對于職場面試的認知。
董明珠很欣賞新鮮的東西,而孟羽童恰恰最擅長這點。
策劃方案里大方使用「Z時代」等互聯(lián)網時興詞語,還設計讓董明珠與網紅雪梨進行直播PK,大膽又創(chuàng)新。
她還很會處理人際關系,節(jié)目中找張萌溝通活動流程時,上來就熱情打招呼「萌姐就是我小時候的白月光。」
很會拉近距離,但又不會顯得太過「討好」,而是大大方方的。
所以即便她并不是節(jié)目里簡歷最亮眼的,卻因為自己對于優(yōu)勢的全面展示和對職位的熱切向往,成為董明珠最看中的。
成為格力董事秘書后,她身上的話題度就更多了。
大家猛然發(fā)現(xiàn),她的重點并不在如何做好秘書上,反倒花費了很多精力來打造自己的社交平臺。
記錄自己工作的日常,傳遞年輕人需要的「心靈雞湯」,總結自己的階段收獲,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個「大女主」的形象。
一個職場領域的網紅新星,似乎正在冉冉升起。
于是觀眾們也納悶了,這怎么和當時參加節(jié)目時表達的職業(yè)愿景不一樣了?
張雅琪的離職,無疑是這一情節(jié)的再次上演。
節(jié)目中她很「勇」,幾乎是最不怕出錯的那個人,敢把自己最擅長的一面完全表現(xiàn)出來,也完全不懼怕尷尬、冷場的交際場面。
甚至敢將自己做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的經歷,也就是當博主,視為工作經歷之一,與其他「正經工作」排列在一起。
所以雖然沒有在節(jié)目里拿到律所的offer,但她的表現(xiàn)還是被注意到,進入香港一家上市公司擔任法務一職。
而后她幾乎和孟羽童一樣,開始了自己在香港的上班記錄、日常生活的vlog拍攝。
憑借在節(jié)目中的亮眼表現(xiàn),她的粉絲量增長極快,如今也輕松收獲近五十萬的關注者,視頻流量極好。
可以說,兩人都是在履歷近乎空白的情況因節(jié)目而拿了優(yōu)越的offer,一邊工作一邊做自媒體。
因為參加節(jié)目的流量輕松獲得龐大的粉絲量,然后轉眼拋棄了曾經的「職業(yè)理想」,選擇辭職當了博主。
在人生重要的選擇路口上,她們無一不是走向了「旁人理解不了」的一邊。
頗有種董明珠曾內涵的那句:「有人吃著碗里,還看著鍋里的。」
孟羽童選擇離職時,網上爭議很大,很多人篤定了她必會后悔。
結果卻似乎完全不同。
成為職業(yè)博主一年后,孟羽童總結自己這一年的收獲,還宣布了要籌備自己新公司的計劃,儼然是要發(fā)展新事業(yè)的架勢。
這番頗有拼勁的勢頭,不禁令人聯(lián)想到她在格力時期的日常分享,充滿著疲憊與自我安慰。
而這樣的工作節(jié)奏下,孟羽童的收入?yún)s并不可觀。
如今她成為小紅書百萬博主,前段時間還被爆出「一年半廣告收入或達400萬」。
雖然她并沒有正面回應自己做博主后的收入,但還是驕傲地提起給媽媽買珠寶的事:
很享受讓媽媽刷我的卡,像霸道總裁。
如今她的平臺分享里,也大多是參加各種正式的公開活動。
受邀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聯(lián)合會;
@徐峰立
出席ESTEE LAUDER高級珠寶晚宴;
登上TEDx舞臺演講;
甚至還在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進行演講。
如今看來,這番選擇對她而言非但不是人生高光的隕落,反而讓她挖掘了全新的自己,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
不怕暴露自己的問題,不怕別人嘲諷的眼光,不會「看不清」暫時笨拙的自己,不會因為暫時的囧境而對未來無望。
渴望風浪,也準備好重生。
與孟羽童選擇相似,張雅琪離職的原因也很果斷。
她發(fā)現(xiàn)自己所向往的法律行業(yè),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現(xiàn)實中每天做文書的工作令她感到迷茫。
她更向往創(chuàng)業(yè)性的事業(yè),而非聽從老板的指令做一些重復性的工作。
未來一眼看到頭,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思考了兩三個月,和很多朋友交談后,又慎重地列表寫下辭職和不辭職的理由,前者有13條,后者只有一條。
然后又把自己辭職后可以做什么,自己的優(yōu)勢在哪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才向老板提出了離職。
不難看出,辭職并非她們頭腦一熱的沖動,而是權衡了利弊后的選擇。
其實關于素人參加綜藝后選擇當網紅,一直都是近些年的熱門討論。
重災區(qū)應當屬「戀綜」,韓國戀綜里的嘉賓,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辭去了原有的工作,做了博主。
韓國戀綜嘉賓職業(yè)前后對比@duck不必真情實感
國內戀綜中這樣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南瓜碎碎念
或許會有人覺得,這是在職業(yè)長遠發(fā)展與「來錢快」之間選擇了后者。
但事實上,時代已經變了,網紅早就成為一份正經的工作。
能把博主做好,未必是一件簡單的事。
其實從張雅琪的辭職視頻中不難看出,她未必有那么適合從事法律行業(yè),但她的表達能力和性格其實很適合出鏡。
同樣的還有孟羽童,在當時節(jié)目中被視為能力相對一般的,但在所有人中,她最會表達自己。
不但把自己性格巧妙比喻為鴛鴦火鍋,還敢當著董明珠的面大方跳起女團舞。
再者,在這檔節(jié)目中格力的第五輪考核,是讓實習生講脫口秀,然后讓現(xiàn)場觀眾和董明珠共同打分。
這當然不是考核職業(yè)相關的業(yè)務能力,反倒是表達能力占了優(yōu)勢,這也是為什么孟羽童看起來格外出挑的原因。
說白了,選擇做網紅其實就是轉行罷了。
有些人雖然曾對自己向往的行業(yè)抱有熱情,但當發(fā)現(xiàn)自己更適合別的行業(yè),選擇改變未嘗不是一種勇氣。
年輕人早已轉變了對職業(yè)發(fā)展的看法,比起需要深耕的未知未來,當下能夠即時獲得的,更容易給她們帶來安全感。
自然,對于眾人的唏噓,也不難理解。
她們因參加節(jié)目獲得的機會,是他人無法輕易得到的,放棄未免太過草率。
但換個角度來想,能被選擇參加節(jié)目,并從節(jié)目中脫穎而出,又何嘗不是一種過人的能力呢?
至于她們的選擇未來是會后悔,還是能發(fā)光,都是自己要承擔的因果。
作為觀眾,我們大可不必太過共情。
人生選擇,從來都是個人自己的命題。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撰文丨姜姜
編輯丨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