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鄭理
來源 | 獨角金融
年關將近,資產規模超過萬億級的廣發銀行,再次給不良資產尋找“買家”。
12月26日,廣發銀行在銀登上掛牌轉讓璟粹2024年第十期不良資產收益權,該資產原始金額為49.74億元,涉及24.93萬戶債務人,包括房地產、租賃、商務服務、批發零售等從業者或個體戶。這筆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被廣東粵財信托公司(下稱“粵財信托”)以2.89億元拿下。
獨角金融通過銀登網披露的信息梳理發現,2024年,廣發銀行11次轉讓不良資產收益權,涉及原始不良資產總額327億,最終以21億元成交。
今年以來,廣發銀行大力出清不良資產,除了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還通過批量轉讓不良資產債權、不良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手段,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與不良資產的剝離。從處置結果看,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更容易找到投資者。
1
一年11次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
7次被粵財信托“接盤”
11次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的接盤方,均來自信托機構,其中7次為粵財信托,3次為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下稱“深國投”),還有1次為華能貴誠信托。
粵財信托7次接盤廣發銀行不良資產收益權,發生的時間集中在6-12月份,涉及原始資產總金額267.47億元,最終以14.57億元的轉讓金額成交,相當于打了0.5折。
深國投總計3次接盤該行的不良資產收益權,發生的時間集中在3月份,原始資產金額55.53億元,最終成交價格4.27億元,相當于打了0.8折。
還有一筆不良資產收益權被華能貴誠信托收購。
具體而言,12月份,廣發銀行公布了廣盈2024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的結果,這筆不良資產涉及710戶個人住房貸款,原始賬面金額高達4.86億元,最終以2.14億元的成交價轉讓給華能貴誠信托,相當于原價的4.4折,也是在廣發銀行11次轉讓不良資產收益權中的良心“買家”。
除了通過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2024年,廣發銀行多家分行還通過批量轉讓不良資產債權,來消化風險資產,涉及的原始不良資產本息總計32.27億元。
其中,廣發銀行哈爾濱分行2024年第1期個人不良貸款轉讓結果公告顯示,2024年月23日,該筆不良資產被黑龍江國瑞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收購,并簽署了轉讓協議。
圖源:公告
借款方深圳市合志和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合志和實業”),在廣發銀行深圳分行未償還貸款1.46億元,風險等級為次級類,逾期天數51天。天眼查信息顯示,深圳合志和實業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2020年-2021年,深圳合志和實業的部分股權曾三次處于出質狀態,質權人均為廣發銀行深圳分行。當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況時,質權人可以優先受償。
2024年7月15日,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申請人林夢娜對深圳合志和實業破產清算,該筆債權被廣發銀行深圳分行處置,初始價為0元,最終轉讓給廣東粵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粵財資管”)。
穿透股權可以看到,廣東粵財資管與粵財信托的控股股東,則是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粵財投資控股”),而粵財投資控股還在廣發銀行曾位列第八大股東。
2023年,粵財投資控股將所持2.1億股轉讓給其關聯方粵財資管。股權變更后,粵財投資控股退出該行前十大股東序列,截至2023年末持股比例1.614%。
不僅僅是廣發銀行。銀登網顯示,11月以來,中信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均掛出不良貸款轉讓公告。
銀登網此前發布的2024年三季度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不良貸款轉讓項目數共計598單,同比增加54.9%。金額方面,前三季度掛牌轉讓的不良貸款本息合計1627.1億元,是2023年同期的兩倍。
廣發銀行在銀登網披露的處置14筆不良資產債權中,其中8筆逾期時間超過5年,有4筆為個人貸款逾期。
銀登網數據顯示,個人貸款涉及的不良貸款加權平均折扣率、平均本金回收率均與逾期時間呈現負相關。例如2024年二季度的批量個人業務中,逾期一年以下的業務平均折扣率及平均本金回收率為14.2%、15.5%,而逾期超過5年以上的業務平均折扣率及平均本金回收率降至1.5%、5.8%。
一位股份行相關業務經理曾對媒體表示,銀行對圍繞不良貸款轉讓,關注熱點是折扣率,有抵押物的往往更好轉手,信用貸則普遍“賣不上價”,會以10%(即1折)以下的“骨折價”甩賣。
2
地產不良率仍偏高,
紓困房企批復貸款展期354億
2024年廣發銀行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的債權方,所屬行業以房地產、租賃、商務服務,批發與零售等為主。
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在廣發銀行的不良貸款中,一直處于高位。2023年,該行涉房類不良貸款率為6.21%,較2022年下降4.5BP,在11家股份行中仍然排在首位。
在該行2024年披露的涉房類不良貸款中,廣發銀行廣州分行轉讓的廣州名盛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名盛置業”)欠款最多,其貸款本金為3.98億元,截至10月20日,本息合計5.77億元。這家公司由昔日資本大佬賴淦鋒控制。
圖源:公告
“70后”賴淦鋒畢業于中山大學金融專業,后赴香港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之后又赴美國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回國后,他在房地產市場挖到“第一桶金”,隨后又轉戰資本市場,利用杠桿資金進行資本動作,在30余家企業中參股、控股,包括恒潤華創、天潤數娛、津勸業等曾經的知名企業。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賴淦鋒因借款無法償還屢被起訴。天眼查信息顯示,賴淦鋒28次被列入失信人名單,身為被告涉及的金額21.69億元。
資本版圖中,其控股的天潤數娛因股價持續低于1元而被摘牌,多家公司股權也被凍結或出質,包括名盛置業等在內的多家公司,被法院列為失信公司、限制高消費企業,名下豪宅也被拍賣。
2020年、2021年,恒潤華創和廣州名勝置業已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廣發銀行作為債權人之一,已對廣州名盛置業及其關聯方提起訴訟,目前正處于執行階段。名盛置業貸款的抵押物,包括商鋪、住宅、物業、停車場收費等,當這些資產處置完畢后,也能收回一部分資金。
另外一家以房地產業務為主的企業上海龍呂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從廣發銀行上海分行借款本金2.72億,2023年12月20日開始逾期。2024年12月10日,該分行轉讓這筆不良貸款,涉及未償還本息總額2.88億元,轉讓初始價2.17億元。
這筆不良貸款,是廣發銀行所有分行2024年處置的超過億元的不良貸款中,設置的初始轉讓價格最高的一次,但轉讓價格相當于打了7.5折。可見,銀行為了降低自身不良率,往往會犧牲一定程度的回收率,而通過及時處置,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資產的價值,減少損失。
圖源:罐頭圖庫
廣發銀行也在采取措施紓困地產業。2023年,該行累計為符合紓困條件的房地產企業批復貸款展期、期限調整353.59億元。
3
不良貸款規模2023年下降10.4億
作為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1988年從珠江之畔起步至今,管理的總資產邁上3.5萬億元臺階,達3.5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8%;營業收入696.78億元,凈利潤160.19億元,同比增長3.16%。
圖源:罐頭圖庫
該行最大股東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占比43.68%,處于絕對優勢地位。此外,中信信托和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公司,均持股15.65%。其余股東包括江西省交通投資控股公司、中航投資控股公司、粵財投資控股,持股比例不足10%。
廣發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58%,較上年下降6BP,不良貸款金額326.1億元,較上年下降10.4億,不良貸款實現“雙降”。
從貸款結構看,2023年,公司類貸款(含貼現)不良貸款率較2022年末下降0.17個百分點,個人貸款不良貸款率較2022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
廣發銀行表示,報告期內,該行綜合運用債權轉讓、不良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手段,不斷加大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持續強化現金清收和經營創利。
而頻頻轉讓不良資產,是在業績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通過調整結構改善資產質量。但處置不良也給銀行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該行的信用計提減值準備分別為254.85億元、286.96億元和227.11億元,分別占營收的34.02%、38.18%和32.59%;核銷不良貸款金額分別為150.97億元、171.49億元和135.05億元。
從廣發銀行2024年處置的不良資產方式看,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效率,比不良資產轉讓效率更高。
早在2016年4月,原銀監會發布了《關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的通知》,這份通知被業內稱為82號文,確認了銀行可開展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并對該業務進行了規范。
銀登中心副總裁成家軍曾對媒體表示,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為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提供了一種新的渠道和有益嘗試。
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與不良資產轉讓也是有區別的。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表示,不良資產轉讓是所有權轉讓,受讓人承擔全部風險和責任;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僅轉讓不良資產收益權,所有權不發生轉移,受讓人僅承擔收益權的風險,不承擔所有權的風險。
“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具備的優勢,主要表現在銀行將不良資產的未來現金流和回收情況測算后,將未來收益權轉到其他機構,從而實現不良資產的提前變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率”。帥國讓對此分析稱。
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銀行會繼續將這部分計入不良資產統計口徑,也會按照會計處理和風險實際承擔情況計提撥備。
總而言之,廣發銀行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強風險控制,提升資產質量,為股東和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你對廣發銀行2024年處置不良資產的效率怎么看?歡迎文末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