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鐘繇《宣示表》單字風貌
楷書 | 定義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瑫摹翱笔强5囊馑?。唐代張懷瓘《書斷》稱:“楷者,法也,式也模也?!币馑际钦f,楷書是可作楷模的書體??瑫a生于漢末,吸收了隸書結構勻稱明晰的優點,把隸書的波磔改為平直,把其形體的扁平改為方正,形成橫平豎直的“方塊字”。成為最受國人喜愛的書體。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頫)等。
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據傳:“孔子墓上,子貢植的一株楷樹,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書本筆畫簡爽,必須如楷樹之枝干也。
中國古人一貫強調“作字先做人”“人正則字正”,在儒家看來,方正莊嚴、齊整大度的楷書已超出書法本身的意義,被賦予了“溫柔敦厚”的人格象征和行為約束。
楷書作為一種標準字體沿用了1800年左右。就其種類而言,分為小楷、中楷、大楷及榜書;就其演變而言,經歷了隸楷、晉楷、魏楷、唐楷4個時期,分別標志著楷書的萌芽、成熟、發展和鼎盛。楷書作為書法五體極其重要的書體,1800年來,也同時承載著各個時代的精神面貌與文化氣節。
楷書 | 發展
楷書萌生于漢末,初期的楷書,仍殘留隸書的筆意,故名“隸楷”。史載漢末三國的書法家鐘繇是楷書的創始人,他把民間流行隸書中那些方正平直、簡單易寫的成分集中起來,用楷書的橫、捺筆畫取代隸書的蠶頭雁尾,并加入一些篆書、草書中的圓轉筆畫,使楷書初步定型,被后世尊為“正書之祖”。
三國鐘繇《宣示表刻本。故宮博物院藏。
鐘繇代表作為《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2007年我國發行的《楷書》郵票,首枚即為《宣示表》。《宣示表》共18行,字體寬博而扁方,仍留有隸書的筆意和體勢,然點畫之間已初具楷法。由于處在由隸入楷的嬗變過程中,自然流露出一種清新樸茂、古意盎然的趣味和來自篆、隸的遙遠氣息格調。
鐘繇與“書圣”王羲之并稱為“鐘王”。王羲之的書法學自衛夫人,而衛夫人又師承鐘繇,鐘繇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 鐘繇《宣示表》
△ 王羲之《樂毅論》局部
晉楷|清雅,妍美,俊逸
晉代沿襲漢魏余風,楷法漸趨成熟。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增損古法,大膽革新,脫盡漢魏以來的滯重用筆,把鐘繇楷書中與隸書相近的橫體勢轉化為方長體勢,創出了妍美俊逸的新體楷書。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曹娥碑》以及王獻之的《洛神賦》等為后世確立了楷書的審美定式。
王羲之小楷《樂毅論》
王獻之小楷《洛神賦》,內容為三國文學家曹植的辭賦名篇。原跡為麻箋本,入宋殘損,南宋權相賈似道先得九行,后又續得四行,刻于似碧玉的佳石上,世稱“玉版十三行”。后石佚,至明萬歷年間,在杭州西湖葛嶺半閑堂舊址復得。清康熙年間入內府,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民間,新中國成立后由國家收購,現藏于首都博物館。
《洛神賦》筆畫秀勁圓潤,結字蕭散逸宕,顧盼有致,被譽為“小楷極則”。其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比較成熟的楷書作品。
東晉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首都博物館藏
晉代是隸書向楷書的轉換期,新舊雜糅,楷隸相參:有的以隸為體,參以楷法,隸多于楷;有的以楷為體,留有隸意,楷多于隸;有的則楷隸參半,亦楷亦隸,如被譽為“南碑瑰寶”的《爨寶子碑》。
《爨寶子碑》拓本。原石現存云南曲靖
《爨寶子碑》刻于東晉大亨四年(405年,實為義熙元年),為云南邊疆少數民族首領爨氏仿效漢制而立。字體介于隸、楷之間,一些橫畫仍保留著隸書的波挑,但結體方整又近乎楷書,康有為評曰“端樸若古佛之容”。其立碑時間距王羲之辭世僅數十年,卻與王羲之清雅俊逸的書風大異其趣。
魏楷|樸茂,雄強,俊邁
楷書在南北朝取代隸書成為正體。 因南北分裂,書法亦分南北兩派。 北派書法,猶帶漢隸遺型,筆法古拙勁正,書風質樸雄強,長于碑版; 南派書法,為“二王”一脈,多疏放妍妙,秀美典雅,長于尺牘; 據不完全統計,北碑有數千種之多,著名的如《龍門二十品》《張玄墓志》《張猛龍碑》《鄭文公碑》等。 南朝禁碑,存世碑刻僅有《爨龍顏碑》《瘞鶴銘》等數十種。
南北朝碑版既以魏為主,故統稱為“魏碑”。
《張玄墓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墓主張玄,字黑(hè)女(rǔ),清代為避康熙帝玄燁諱,改稱《張黑女墓志》。結體扁方,多參隸意。既有北碑俊邁之氣,又含南帖溫潤之美;既承北魏神韻,又開唐楷法則,兼具眾美,堪稱魏碑中的極品。遺憾的是,此志原石早已不知去向,現存舊拓本為海內孤本。《張玄墓志》距今近1500年,可它的遺脈就在您的囊中夾內。大家熟悉的第二套至第五套人民幣上的“公式”,就屬于“張黑女體”。這6字為馬文蔚先生于1950年題寫,為漢隸和魏碑的變體。比對一下墓志中的“行”字,是不是形神逼肖?
北魏《張玄墓志》拓本。 上海博物館藏
《張猛龍碑》號稱“魏碑第一”,明代金石學家趙崡評曰: “正書虬健,已開歐、虞之門戶。 ”其用筆完全擺脫了隸書痕跡,開隋唐楷書之先河。
北魏《張猛龍碑》拓本。 原石現存山東曲阜
以上是早期的楷書,也就是由隸書逐漸變化而來的。
唐楷|盛世氣度,正大氣象
隋朝統一中國后,楷書南北混一,既吸收南方清勁秀逸之書風,又融進北方樸茂雄渾之氣象,《龍藏寺碑》《董美人墓志》以及智永《千字文》已十分接近唐人楷書。另外,傳為智永的 “永字八法”和智果的《心成頌》,為楷書用筆理論和結構理論建立了法則。
《董美人墓志》清嘉慶年間出土,原石1853年毀于兵燹。董美人為隋文帝四子蜀王楊秀的愛妃,病逝時年方19歲。楊秀對其感情頗深,故撰文哀悼,刻為墓志隨葬。細觀此志,筆意精到細膩,點畫清勁挺秀,堪稱隋志小楷之冠。從字體面貌看,楷法純一,隸意脫盡,已與晉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別。由于隋朝國祚短暫,楷書規范化不可能在30余年間完成,這一任務便歷史地落到了唐代。
《董美人墓志》(隋)拓本。日本三井文庫藏。
楷書到了唐代,法度已臻完善,體勢亦趨完備,很快達到鼎盛期。唐代楷書可分三個時期,初唐有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基本沿襲“二王”書風,崇尚清瘦;中唐以顏真卿為代表,創新求變,以肥勁為美;晚唐以柳公權為代表,融顏、歐之長,自創新意,以骨力見勝。唐人尚法,最好的例證就是歐陽詢。
歐體楷書,楷法極則
歐陽詢是建立楷書典范最早的書家之一,他博采眾家之長,以破膽奪氣的勇氣,創出唐楷新書體——“歐體”。其“戈戟森然”之筆勢,主要受北派書風影響,同時兼容南派“秀骨清相”之氣象,傳世作品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皇甫誕碑》等。歐體規矩法度森嚴,被視為“楷法極則”,后世科舉考試常以之作為標準書體,遂致千手雷同、千人一面,至明、清成了廣受詬病的“臺閣體”“館閣體”。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拓本。原石現存陜西。
歐陽詢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楷書創作理論,撰有《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具體總結了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為“唐人尚法”奠定了理論基礎。
顏筋柳骨 字如其人
中唐的顏真卿和晚唐的柳公權并稱為“顏筋柳骨”。顏真卿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自成一格,開創了雄強豐腴、寬博大度的“顏體”,傳世作品有《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顏勤禮碑》等。柳公權學顏又出顏,變顏體的肥壯為瘦勁,創立了法度更為嚴謹的“柳體”,傳世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
唐顏真卿《顏勤禮碑》拓本。原石現存西安碑林。
顏、柳的書法成為千古楷則,還與兩人的精神境界不無關系。中國古人認為“字如其人”,宋朱長文《續書斷》稱顏真卿的書法“如忠臣義士,正色立朝,臨大節而不可奪也”,指出其書品和人品的一致性。顏真卿一生秉性正直,從不阿附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于時。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顏真卿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凜然拒賊,終被縊殺。顏真卿的忠烈事跡,更加提高了他的書法地位。
柳公權亦是“字如其人”的典范。據《舊唐書》記載,唐穆宗怠于朝政。一次,他向柳公權詢問怎樣用筆才能寫好字,柳公權答道:“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穆宗為之改容,知道這是柳公權用書法之道來規諫自己。這就是廣為后世傳頌的“筆諫”佳話。
唐柳公權《玄秘塔碑》拓本。原石現存西安碑林。
印刷之源,進仕之階
有唐近300年間,涌現出眾多的楷書名家,樹立了楷書的范式和法度。到中唐開成年間(836年—840年),楷書的筆畫和結構規范已經定型。唐楷為現代規范漢字奠定了基礎,也為標準印刷字體提供了范本?,F在常用的老宋體即是在歐、顏、柳三體基礎上演變而來,并派生出書宋、報宋、標宋、宋體等諸多變體。
宋版印刷
唐代楷書整體水平如此之高,不得不歸功于當時的科舉制度。唐代實行“以書取仕”制度,選拔官員的標準為“身、言、書、判”,其中“書”的要求為“楷法遒美”。這就使得參加科考的士人必須苦練楷書,同時唐翰林院有侍書學士、國子監有書學博士,楷書在全社會得到空前的普及和提高。正如南宋洪邁《容齋隨筆》所言:“既以書為藝,故唐人無不工楷法?!?/p>
楷書在歷經了唐代的高峰期之后,開始步人了平緩地發展階段,宋、元楷書余韻漸消,明、清過多地傾心于科舉人仕逼使楷書走向千人—面、千手雷同的“臺閣”“館閣”而無力自拔。缺少藝術個性和生命活力的這類楷書幾乎窒息了有才能的書法家的藝術生命。
清末楷書求異創變不僅僅使楷書擺脫了長期困惑,也為楷書藝術創造如何可能進入現代藝術語境提供了成功的啟示。
△ 文征明《千字文》局部
△ 趙孟頫《膽巴碑》局部
清代碑學倡起,六朝碑版備受推崇,加之社會的動蕩與變革對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的沖擊,使書法家在藝術思想發生急劇變革的背景下更加注重書法藝術的形式表現與個性追求,進入了一個以藝術本位作為思想、理論支撐的時期。
楷書藝術異彩紛呈,經典屢現,不勝枚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