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老工業基地,老舊工業尤其多,雖然很多工業都是源于三線建設,但這份榮譽卻不完全源于三線建設,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軍閥混戰、陪都時期,重慶不但遷入許多基礎工廠,出于形勢需要,還興辦了許多工廠,這其中就包括名噪一時的重慶特殊鋼鐵廠。
歷史上陸路交通不發達,貨物運輸全靠水路。因此,有重慶特殊鋼鐵廠,就有特殊鋼特廠渡口,也就是今天介紹的特鋼渡口,位于沙坪壩區石井坡社區金碧正街33號,地處嘉陵江右岸,緊鄰磁器口古鎮和歌樂山景區,距離沙坪壩城區中心三峽廣場不遠,只有四、五公里不到30分鐘的車程。
特鋼渡口是重慶特殊鋼鐵廠的配套碼頭,欲講述渡口歷史還得從特鋼廠說起。1919年,川軍第五師師長熊克武為了壯大勢力,便開始籌備“重慶電力煉鋼廠”,既重慶特殊鋼鐵廠的前身,當時由于軍閥混戰,工廠建設并不順利,直到1939年7月1日才正式建成投產,由于產品特殊,又生產出航空炸彈及手榴彈、擲彈筒等輕武器等,這樣說來,也算是地地道道的軍工廠。
特鋼渡口雖是重慶特殊鋼鐵廠的配套碼頭,規模其實并不大,處在嘉陵江畔石井坡“U”型彎底部,只有兩個船塢,寬不過四五十米。但特鋼渡口畢竟是軍工廠的渡口,再加上重慶是山地城市,山高路窄,運輸原材料或者鋼鐵、武器等不方便不說,還不便于保密,也正是因為如此,特鋼渡口擁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上世紀五十年代后,國泰民安,特鋼渡口的保密級別也沒有過去那么高,由于地理位置優越,特鋼渡口先后開通磁器口道臨江門、朝天門的水上航線,成為井口片區居民進城的主要交通方式。遺憾的是,進入新時代,沙坪壩城區兩江四岸改造,航線停運,直到2023年4月改造完成,才重新開通“洪崖洞—磁器口”航線。
其實,隨著陸路交通的日漸成熟,水上航運早已經失去昔日的輝煌,因此本次特鋼渡口改造不是簡單的改造,而是承擔轉型重擔,在渡口修建休閑公園不說,還開通了渡口到磁器口的沿江步道,串通文昌宮寨門、水觀音等人文古跡,使得整個渡口清新文藝,成為重慶新興的網紅景點。
重慶網紅景點很多,最有名的當然是洪崖洞和輕軌穿樓,相比這些大網紅,特鋼渡口成名不久,影響力也不大,僅局限于磁器口部分游客和當地市民,雖然如此,渡口也是游人如織,尤其是陽光明媚的周末,渡口上的打卡照相的游客忙得不亦樂乎,成為沙坪壩繼古鎮、烈士墓的又一景,讓人羨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