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上班的路上,有沒有察覺到些許的不同~
如果你感覺路況有變好,沒那么塞車,這或許是來自交警叔叔的“神秘力量”!
因為從今天即是12月30日起,《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如果車主有不戴頭盔、闖紅燈、逆行、不按車道行駛、醉酒駕駛等行為 ,將被處警告或者50元~200元罰款。
無牌上路行駛的,交警直接扣車,處警告或者50元~200元罰款。
針對駕駛非法改裝、加裝的行駛行為,由交警部門責令恢復原狀,對駕駛人處200元~500元罰款;拒不恢復或者現場無法恢復的,直接扣車;逾期不接受處理的,對扣留的車輛依法處理,注銷登記。
如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未處理的,電動自行車所有人、駕駛人經交警部門依法通知后拒不接受處理的,下場也是扣車。
總的來說,對常見的“電雞”交通違法行為,輕則警告或罰款,重則扣車或注銷登記!在此也希望各位車主,能乖乖遵守相關規定。
對于新規大家各有各的觀點,而主要爭論點包括:限速15KM會不會太苛刻?
畢竟單車騎快一點,也有這個速度。另外也要考慮外賣平臺對送餐速度有一定的要求,限速15KM或會影響外賣員收入。
而如果限速不合理,可能會對加大《規定》執行難度。
爭論點二在于,《規定》會不會誤傷廣州,執行能持續多久?
譬如今早,就有粉絲反饋疑似因為交警查處“電雞”,加劇交通堵塞。
地鐵口的隔離柱,堵住“電雞”卻也妨礙了輪椅、嬰兒車進出,影響市容。
也有網友表示,交警嚴查“電雞”是好事,應該大力支持,但就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執行力不夠持久。
還有人大開腦洞,提議“電雞”開四停四[笑哭],或者參考香港升級懲處力度。
綜合群里粉絲以及網上聲音來看,廣州市民整體是支持《規定》落地的。
陣痛是暫時的,唯有良性發展才能走得更遠。就像結束調控、重新進入上行周期的房地產一樣,電動自行車市場也是時候規范升級了。
作為“電雞”車主,首先就是加強自我約束。最低要求,在違法行為抓拍取證點,應該積極配合交警叔叔的工作。
為此,掌牛哥手動統計、吐血整理上百個抓拍取證點,歡迎大家取閱和轉發給身邊的車主。
至于普通市民,不妨行使我們的監督權。發現有商家違規售賣、改裝行為,撥打12345進行舉報。經查證屬實的,將給予罰沒款數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獎勵。
那么,你們對今天執行的新規怎么看,廣州能否擺脫“電雞之城”稱號?
注:1*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2*本文只供參照,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