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兩種人:一種是好人,一種是壞人;好壞只是一種結果,而不是過程。假如人們只看結果不看過程,便不利于人們真正的識人、用人。
什么樣的人容易成為好人?什么樣的人容易成為壞人?老實人容易成為好人,虛偽不老實的人容易成為壞人。
好壞是一種結果,老實不老實則是一種過程。識人的方法不僅要看好壞,還要看老實與否;不僅要看結果,還要看過程。
為什么好人常常被欺負?為什么壞人反而能作惡?這是因為人們普遍缺乏一種明確的識人方法,也沒有一個合理的識人標準。這一切都源自于識人不明。
白居易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辨材,就是辨別人才,其實就是識人。由此可見識人有多難!即使大詩人白居易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個人認為:好壞這種籠統的識人方法,并不利于具體的識人與做事。這種識人方法并不嚴謹,反而有時候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程度的認知混亂。
當好人做了壞事、壞人做了好事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就會表現出迷茫與混亂。
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人們都是怎么看待好人做壞事和壞人做好事的呢?
為什么“好人做一件壞事就是原形畢露,壞人做一件好事反而是改過自新”呢?為什么好人沒好報,禍害反而遺千年呢?諸如此類的困惑就會紛至沓來。
這是因為“名可名,非常名”。好壞就只是自己或者他人強加給別人的一種銘牌標簽罷了。它并不是一種科學嚴謹的識人方法。
好人不太可能只是因為一件壞事就被釘在恥辱柱上,壞人也不太可能只是因為一件好事就真的改過自新。但這其中似乎也確實蘊藏著一些道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識人的道理。
天下事并不是所有的壞事都只能由壞人去做,也并不是所有的好事都只能由好人來做。
人是人,事是事;做人是做人,做事是做事。給人貼上各種銘牌標簽,并不一定都能有助力于各種事務的開展。
給人們貼上科學合理的標簽,就叫做選賢任能;給人們貼上不合理的標簽,就叫做識人不明。然而世間的好壞真的有那么容易區分嗎?
個人認為:好人壞人的劃分方法并不是一種十分科學嚴謹的識人方法,而只能算是一種籠統的識人手段。
好人做一件壞事,為什么人們就不再信任他?壞人做一件好事,為什么人們反而會高看他一眼?這是因為“物極必反”!
好人做一件壞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可能從此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以后開始專門干壞事。
壞人做一件好事也沒有什么稀奇,難能可貴的是他可能嘗到了做好事的甜頭,從此以后就開始做好事。
這或許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吧。好事壞事就是那個開始轉換的極點。
做好事如果很痛苦,人們就可能會轉而開始做壞事。
做壞事如果很痛苦,人們就可能會轉而開始做好事。
只要是做實事,無論是做好事還是做壞事,總要承擔一定的代價或責任,甚至是痛苦。當其不想再承擔這份代價或責任的時候,就只能選擇躺平,或者走向其反面。
一個缺乏理想和信念的人,隨時都有可能、也都有機會走向反面。走向反面,便意味著背叛和動蕩。這在好人變壞的過程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天下的長治久安就需要一方面預防好人變壞,另一方面推動壞人變好。嘉獎善良的人,可以讓好人不至于寒心;懲治邪惡之人,可以推動壞人變好。
這可能就是天下為什么要懲惡揚善的原因吧。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意義也在于比。
世間并沒有所謂的天生的圣人。
圣人、天才、孝子、良善,都是健康、自由、幸福的社會環境才能孕育出來的。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而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有什么樣的民眾,就會有什么樣的社會環境。假如民眾都被生活壓彎了腰,哪還有什么精力去計較好人和壞人呢?
世間很難說誰是絕對的好人,誰是絕對的壞人。假如做好事就必須承受痛苦,做壞事反而無人敢惹,那么誰還會堅持做好事呢?
所以,做好事就應該表揚,做壞事就應該指責。
不能因為他是好人做了壞事,就可以不了了之。
也不能因為他是壞人做了好事,就可以抹殺無視。
好人如果被指責“原形畢露”,就姑且當作是一種懲罰和鞭策吧!不要因此心懷怨恨。難道壞人可以承受住千夫所指,好人就承受不住千夫所指了嗎?
臉皮厚、受得住指責是壞人的優點,好人也應該學一學,尤其是在自己做了錯事的情況下。
不小心做了一件壞事,指責就指責吧,自己以后繼續做好事就可以了。難道自己做好事還是做給他們看的嗎?難道自己因此就不做好事了嗎?
倘若有此心思,這多少有點用自己的功勞來抵消自己過錯的意思了。
然而真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功是功,過是過。
做了好事,就應該授獎;做了壞事,就應該受罰。
天下事一件件一樁樁,好事就是好事,壞事就是壞事,好人不可能因為一件壞事就再也不是好人,壞人也不可能因為做了一件好事就搖身一變成了好人。
所謂好人就是好事多、壞事少。所謂壞人就是壞事多、好事少。
一個人能夠成為好人還是壞人,由他的內心決定,也受他的聰明才智所影響,還受他的生活環境、社會環境所影響。
無論好人還是壞人,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應該改過自新、改過從新。我們應該快樂地迎接嶄新的每一天。
要相信:無論好人還是壞人,都會有“原形”畢露的一天。好人也不會僅僅因為某一件壞事就改變了其好人的原形。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假如他的本性改變了,說明那可能本來就不是他的本性。
每一個人可能都在假定自己是好人,然而好人可能并沒有什么具體而又明確的標準。好壞的標準只存在于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真正的好壞并不在人們的口中,也不在人們的頭腦中、想象中,而只在分分秒秒的現實中。
當你給自己或者他人貼上標簽的時候,總會遇到這個標簽被撕碎的情況出現。所以好壞這個銘牌標簽并不是一種科學合理的識人方法。
世間只有兩種人,不是好人和壞人,而是老實人和虛偽不老實的人。
老實人誠實守信,很難做壞事。虛偽的人虛情假意,很難做好事。
老實人做了壞事,就會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悔恨。虛偽的人做了壞事,反而會興奮激動。
老實人做了好事,就會像喝水吃飯一樣稀松平常。虛偽的人做了好事,反而會覺得虧大了,唯恐天下人不知。
毛主席多次稱羅榮桓為“老實人”,十分器重他,說:“我喜歡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天下聰明人有很多,但是能夠同甘苦、共事業的人,卻只能是老實人。只有老實人做事,才能讓人更放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