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院線熱議的電影,自然是12月27日正式上映的,由易烊千璽主演的《小小的我》。從最初預告片里就能看出,主角來自特殊邊緣群體。這類題材是不太好掌握的,因為一些觀眾會因為預知的苦難和悲情而產生排斥的情緒。
不過由于易烊千璽的某種號召力,首周票房成績還是不錯的,去影院觀影時,從周末影院里的上座率就能看出來。甚至有些觀眾知道可能是催淚片,但還是選擇來看。我旁邊隔著一個座位的情侶就是如此,那個女孩對男友說,我要準備哭了,你帶紙巾了沒有……
其實這部電影在情感層面還是相對克制的,主角劉春和雖然也有過很多掙扎,也和母親發生過激烈的爭吵,但他反而是相對更加理性的那個人。畢竟影片要表現的主旨就是小小的我,但同時也是完整的我。
導演楊荔鈉擅長拍攝親情和家庭語境的故事,比如兩年前的電影《媽媽》就是關于一對母女的故事。可以看到,女兒患有阿爾茲海默癥所帶來的生活困境,也和本片腦癱患者劉春和有相似的人物設置和某種意象。
而片中,除了劉春和與母親的矛盾外,媽媽和外婆之間的矛盾,雖然篇幅展現不多,但也能看到當年電影《春潮》的影子。看來,對母女關系的關注,對楊荔鈉來說,可能已經形成某種慣性。更是她早年拍攝類似紀錄片《老頭》的時候就積累的某種創作經驗。
同樣的,本片編劇游曉穎在其擅長的領域里,和楊荔鈉是比較契合的。無論是電影《我的姐姐》,還是獲得過香港金像獎的《相愛相親》,都可以看出她的強項是在家庭與親情領域。
另外,游曉穎在本片還客串了培訓班的負責人,這也不是她第一次在影片中客串角色了。另外,她也做過影視劇的監制和制片人,是這個行業里的資深創作者,甚至還是姜文新電影《英雄出少年》的編劇之一。
所以,從題材的角度和創作者的能力來說,導演和編劇的契合度是比較高的,可以說是強強聯手,所以才會讓這個看上去比較難的題材在完成度上有相對理想的表現。
題材的壓力之外,自然就落在了表演身上。劉春和這個角色,讓我想起美國電影《我的左腳》。那是丹尼爾·戴-劉易斯早年間塑造的成功角色之一。對一個演員來說,飾演殘障人士自然是一個鍛煉演技的最佳方式。比如周冬雨在電影《朝云暮雨》里,也有類似的角色體驗。
另外,讓我想到的另一個人是詩人余秀華,畢竟她也是腦癱患者,但完全不影響智力,甚至還因為寫詩而出名。某種程度上,余秀華這樣的角色成為這部電影的一個現實佐證,為劉春和這樣的人物增加更多可信度。
特別是影片中劉春和創作的詩歌,可能對大眾來說,會覺得這樣的設定比較夸張。他們雖然認可了腦癱患者的智力水平,但創作詩歌可能是某種拔高。不得不說,肯定是有這種成分在,但現實生活中的余秀華就是最好的例證。以及,脫口秀演員小佳,也是另外一個有說服力的例子。
作為創作手法,無論有怎樣的拔高,其實也是想說明,在這些不敢被直視的群體中,他們身上那種不凡的力量,往往會被消磨。而作為文藝作品的創作,這種提升角色光環的設定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是不同的。
而相對詩歌創作來說,周雨彤飾演的雅雅,反而是一個虛構性更強的角色。她的功能在于體現劉春和在性意識層面的覺醒,從另外的角度來證實腦癱患者與常人一樣的生理機能和欲望,也再次強調故事主題里那個“完整的我”。
雅雅雖然出現在劉春和的現實生活中,但劉春和的大多數夢境都和這個女孩有關,甚至還有“蛻殼而出”的鏡頭。夢中的雅雅撕開了劉春和身上的那層“殼(膜)”,這個具象的表達顯然是有視覺沖擊力的。
同時,為了豐富劉春和的內心世界,也會安排一些他與普通人不一樣的生活習慣,比如抱著一具骷髏模型睡覺,從小就習慣躲進箱子里等等。因為他從小就習慣了黑暗,習慣了被忽視與輕視,也包括自己的母親。
他試圖自殺的舉動,也是在內心中感覺到自己是個多余的人,無論是寫遺囑,還是多次墜樓的想法,都說明他內心里的反復掙扎。特別是在母親又要了一個孩子的情況下,就越發提醒自己存在的意義。他即使再堅強,作為一個20歲的年輕人,內心也總有互相抵抗的聲音。
從以上這些角度來說,劉春和的形象是一種用制造反差感來創作的方式。小小的我,這個小,是指作為人本身就是渺小的,而患有腦癱的宿命,就讓劉春和這樣的人顯得小之又小。
但在生活中,則要表現出他和常人一樣,甚至比很多人更強的地方:可以去咖啡店打工,收到師范大學錄取通知書,能夠寫詩創作,能夠講課,以及在肢體有障礙的情況下,學會了打鼓等等。這些內容都要說明這個小小的有瑕疵的身體,不但是完整的,更能散發出常人不具備的大大的能量。
所以嚴格來說,本片不完全屬于催淚和勵志類的電影,雖然其中包含這種元素。結尾反而是另一段人生的開啟,要去遠方上學的劉春和,與關愛他的外婆告別,也是跟曾經的自己做一個告別,然后重新出發,畢竟未來的人生,要靠他自己完成,沒有家人能照顧他一輩子。
而擺脫主角患病的身份,我們大多數所謂的正常人,不也是要面臨同樣的問題嗎?面對生活中更多劉春和這樣的人,不是讓你我對比出身上的某種優越感,而是體會出他們內心里同樣的遭遇與傷害,然后和他們一樣,開啟某段新的人生旅程。在我們平等對視劉春和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看清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