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黃粱》
《續黃粱》不是蒲松齡憑空杜撰出來的,其實,之前類似的故事也有不少,我們熟悉的成語黃粱一夢、南柯一夢等等,都是類似的故事。主要講述的是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在夢中實現了,這里實現了主要是當官發財、耀武揚威、光宗耀祖。
最先開始的是《枕中記》。本來貧窮的盧生在入夢前的人生理想是“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而入夢后他的確實現了娶大姓女、登進士第、歷清要職的人生目標,并且開河以惠民,破虜以立功,出擁節旌,入升臺輔,子孫貴盛,到老仍過著極奢華享樂的生活。
《枕中記》開創了普通人對富貴功名幻想的先河,從此很多故事都在枕中、在蟻穴、在夢中享受著一番官場得意、繁華奢侈的生活,使普通人的世俗理想得到了最大滿足。后來很多文人在《枕中記》的基礎上續寫并升華主題,比如蒲松齡的《續黃粱》。
《續黃粱》的主人公是高捷南宮的新貴——曾孝廉,他得到星者“宰相之運”的預卜后便趾高氣昂,馬上許諾若得宰相即提拔姻戚。果不其然,他在夢中被拜為太師,住的是“繪棟雕榱”之宅,日事笙歌,管官員黜陟,納賂填欲,富貴到極點,卻突遇龍圖學士包上書揭露其罪惡而被抄家充軍。又入地獄遭受酷刑,托生為乞女,做妾受虐,被誣告而死。
蒲松齡以曾孝廉的夢中經歷,表達了自己對名利、善惡的看法。夢中的曾孝廉沒有任何治國良方,卻被天子委以重任,把持官員升遷,任人以親不以才。強納民女充媵妾,霸占他人財產 盡情貪欲,縱情享受。
總之,在《續黃粱》中,蒲松齡對于專制社會中官場的黑暗丑惡,為官者的媚上欺下,巧取豪奪給予了最無情地打擊和最辛辣的詛咒,揭示出了包括曾孝廉在內這種讀書人苦求功名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什么人民,不是想鞠躬盡瘁,為蒼生造福,而是打著“為人民謀福利”的幌子,想一旦登上高位,就可滿足自己對權、財、色的一切欲求,幻想“宮室妻妾,無所不有”。
正如曾孝廉自己所說,“某為宰相時,推張年丈作南撫,家中表為參、游,我家老蒼頭亦得小千把,把手中的權力作為報滴水之恩”。“高捷南宮”之時就一心以為高官厚祿在向自己招手,幻想著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所以,當他在夢幻中一旦做上宰相,便千盡壞事,“荼毒人民,奴隸官府,啟從所臨,野無青草”。
可以說,蒲松齡基本上揭示出了為什么專制社會中人人愛當官,想成為官吏的主要原因,但還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權力、權力的壟斷。
為什么專制社會中人人都想成為官吏?
如果僅僅只是說蒲松齡在寫一個故事,太小看他了,蒲松齡其實借包拯之手揭露出了整個專制社會的群丑圖。曾某賣官胃爵,如同負貨販賣的商販,已夠可惡至極,而公卿百官奔走門下,奉承餡媚,“仰息望塵,不可算數”,更是一團附炎趨勢的大雜燴。
曾某搜刮民脂民膏,強占良家婦女,已是暗無天日,而各級司法監察官吏,只要有他的一書一函,便違法亂紀,照辦無誤。可見朝綱法紀已經混亂到何等程度。而曾孝廉的奴仆們仗著權勢,也是所到之處,野無青草,刮地三尺。
而這種炎炎赫赫之勢,從何而來?包拯的疏文中指出,這個飲賭無賴、市井小人,只因與帝王一言之合,榮膺圣眷,便擅作威福。而他毫無顧忌地荼毒人民,奴隸官府,根子便在“估寵無悔”,有帝王給他撐腰。
至此,蒲松齡其實已經觸及了以帝王為后盾的專制社會以及專制社會的本質,那就是君主,權力壟斷。官吏們野蠻、人人想當官吏的根本原因在于權力壟斷,壟斷于君主。君主通過自上而下層層任命官吏的方式來完成權力的行使,這就形成了一個明顯的權力封閉、壟斷、私有和等級。
專制社會中,專制君主需要依賴一大批職業官僚組成龐大的官僚機構,把權力完全壟斷在自己手中,維護自己的君主統治。官僚們以專制君主的仆從行使權力。他們在官場等級秩序中,按照封建法規從事各種專門化的管理活動。他們只向君主或上司負責,不受民眾監督,往往可以將手中的權力極度擴張,用作支配社會、奴役百姓和牟取私利的工具。所以那個社會中人人都想當官,成為官吏,并且高高在上,囂張跋扈,野蠻暴力,奴役民眾。
本文參考文獻:
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粱》
趙愛華.《千載黃粱夢,悠悠文士心——從“黃粱夢”故事看封建時代的文人理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