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官宣成為2025年央視春晚云計算AI獨家合作伙伴
又是一年春晚即將到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愿意守候在除夕夜晚的電視機前。
隨著互利網的發展,現在的春晚也不止在電視上轉播,直播的出現讓大家在哪都可以看。
但這僅限于國內,對于很多海外華僑或者留學生來說,看春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
所以,阿里巴巴為全球華人想了個辦法。
12月26日,阿里云官宣成為2025年央視春晚云計算AI獨家合作伙伴,將支持全球華人云上看春晚。
并且,這還是央視春晚歷史上首次引入技術合作伙伴。
視頻號:互聯網頭條
而在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團還宣布成為了2025年央視春晚獨家電商互動平臺,這一消息在當時一度沖上熱搜榜首,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
對于阿里巴巴今年的強勢入駐,網友們的態度居然異常熱烈。
說起來確實奇怪,明明大家在網上都在說“自己早就不看春晚了”,但和春晚相關的話題一旦被曝光,熱度就一直居高不下。
比如大家諷刺了快一年的“初見照相館”,如果春晚確實沒人看,那這個作品本身再爛大家也不會去討論。
這一次阿里的合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還是在春晚上用支付寶搶紅包,不少人已經迫不及待,開始期待今年誰又會是最幸運的錦鯉。
事實上,阿里云的這次合作,對于海外同胞的意義更加重大。
從互聯網上的反應可以看到,雖然國內大家已經漸漸把目光從春晚的舞臺放到了麻將機上,但許多出國的華人會在心里為春晚保留一席之地。
圖源:抖音
對于阿里云這一次的合作,那些社交平臺上IP在海外的網友問的最多的一句是“在哪里可以看”,看得出他們對能夠通過云端技術觀看春晚有著不一樣的期待。
不過,這里也要指出,所謂的春晚云計算AI合作伙伴并不是說沒有阿里云他們就看不了春晚,背后涉及到的其實是對春晚的技術支持和全球直播的流暢度。
可以簡單理解為,阿里云保障的是讓春晚在全球更加流暢的直播。
從電商到云計算AI,阿里巴巴與春晚的合作不斷深化,展現了其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全面布局。
那么,為何2025年春晚會選擇與阿里云合作呢?
首先,阿里云在全球云計算領域的覆蓋面不容小覷。
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8個地區運營著85個可用區,服務覆蓋亞太、歐洲、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最大、亞太第一的云服務商。
其強大的云計算能力和廣泛的全球布局,為春晚的全球直播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
圖源:微博
在國際市場上,阿里云過去五年的市場規模增長超過20倍,其在全球的迅猛增長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并且,阿里云還在云計算服務上不斷積累,通過國際合作展示其AI技術及產品方面強大的競爭力。
例如,與LVMH集團合作,阿里云的通義模型被用于探索數字創新;與赫力昂的合作中,基于通義大模型推出的AI營養助手,極大提升了營養師的工作效率。
此外,阿里云在國際市場的布局中不僅限于技術輸出,還包括本地化服務和生態體系的建設。
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阿里云建立了服務中心和本地服務團隊,與全球12000家合作伙伴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當地數字化轉型。
這種全球化的服務網絡和生態合作,使得阿里云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春晚這樣全球性的文化盛事,確保全球華人在大部分地區都能享受到流暢、高清的春晚直播體驗。
可以說,這一次阿里云成為2025年央視春晚云計算AI獨家合作伙伴,是馬云時刻多年復出后下的一步大棋。
阿里巴巴已多次與春晚合作
事實上,馬云并不是第一次對春晚那么看重。
如果算上2025年,阿里巴巴已經與春晚結下了四段不解之緣。
圖源:微信
2015年,騰訊微信首次與央視春晚合作,通過“搖一搖”功能發放紅包,這一創新的互動方式不僅為微信帶來了巨大的用戶增長,也為后來的春晚合作樹立了標桿。
在那一年的春晚過后,很多互利網大廠才突然明白,“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隨后2016年,馬云大手筆,阿里巴巴以2.69億元的贊助費擊敗騰訊,一舉成為央視春晚的獨家互動合作伙伴。
這一年,支付寶推出“集五福”活動,瞬間成為春節期間的熱門話題,極大地推動了移動支付的普及。
2017年,阿里巴巴繼續與春晚合作,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支付領域的地位,同時“集五福”活動也深入人心,成為春節新習俗。
自那年過后,網友們到了年底都會爭相在網上手機帶有“福”字的圖片,這個玩法還被帶到了各種抽卡游戲里面。
直到2018年,淘寶宣布與央視春晚達成獨家互動合作,發放總額超過10個億的現金紅包,馬云徹底把春晚當成了阿里巴巴的宣傳舞臺。
效果也確實不錯,淘寶的日活躍用戶數在春晚過后實現大幅增長。
然而,互聯網不是一個人的游戲。
當春晚的價值被證實后,所有人都盯上了這背后的商機。
2019年,百度以9億元紅包互動活動成功搶得春晚互動合作機會,再一次驗證了央視春晚的經濟效益,百度App的日活躍用戶數從1.6億增長到3億。
隨后,短視頻平臺的崛起,讓快手和抖音成為了春晚的門客,緊接著京東接過了這一棒,成為2022年春晚的贊助商。
圖源:小紅書
時間足以磨滅一切,大家已經漸漸忘記還有“集五福”這一回事,阿里與春晚的關系似乎就這么斷了。
所以今年阿里巴巴再次宣告再次回歸春晚舞臺,不少人都在猜想到底是要準備搶淘寶的紅包,還是掏出支付寶掃“福”。
這也同樣體現了春晚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化盛事之一,其對于互利網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在時代的推動下,春晚逐漸成為互聯網大廠展示品牌、吸引用戶、推廣技術的絕佳平臺。
甚至有個新詞“春晚經濟學”。
通過春晚,企業不僅能夠實現品牌的快速增長,還能夠推動新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AI成為春晚合作新增量
除電商方面的互動合作與技術合作以外,互聯網廠商們還在不斷開發春晚合作的新增量。
比如AI(人工智能):
2024年百度APP春晚中打造了龍年集福卡、AI煙花、AI變裝等花式玩法,讓用戶在觀看節目的同時,還能通過手機參與到互動中,體驗科技帶來的新奇和樂趣。
這些基于AI技術的應用,不僅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也為春晚的觀賞體驗增添了科技感。
此外,還有一種傳統的增量方式——廣告。
例如在今年小米SU7正式發布前,雷軍就先讓su7車模先一步在春晚上亮相,一抹海灣藍配色吸引了全國觀眾的目光。
此外,24年春晚上,帶有“小紅書”三個字的抱枕也成為了網友口中的談資。
春晚的舞臺,已經成為各大廠商展示新產品最好的廣告平臺。
所以,今年又會有哪些產品上春晚呢?
是近期爆火的AI眼鏡,還是倡導“低空經濟”的小鵬飛行汽車?
總的來說,春晚作為互聯網的強大影響力平臺,已經成為了互聯網“兵家必爭之地”。
隨著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們或許能夠看到更多文化與科技創新的融合,為全球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作者 | 劉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