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會聽到身邊的人說“我現在沒得選啊,只能怎么怎么樣”,當然事實上來說我們總是有得選,總是可以選擇,但是從存在即合理的角度來說,我們該如何理解那些發自內心認為自己沒得選的人呢?
一個人認為自己不得不去做一個選擇的核心原因就在于ta不認為自己有得選。
換一種表述為:這個人這一生的成長過程賦予了ta對于某種生活狀態的認可,認為這種生活狀態就是理所應當的,自己應該具有的。而為了捍衛這樣的生活狀態所做出的選擇就是“沒得選”。
比如:生孩子,買房子等等。
“沒辦法啊,我沒得選,我得買房子讓孩子有學校上”。這句話里面暗含的就是:孩子必須得上一個我看得上的學校。其實這是一種選擇,只不過這個人認為這是“應該的”,上一個好學校是“應該的”。所以為了這個“應該的”,選擇就變成了“不得不”。
這會幫助我們去理解自己,理解別人。
這種理解讓我們明白沒有什么是“應該的”,一切都是自我的選擇,承擔該承擔的責任,謹慎地選擇更符合自我價值觀的事物。這會賦予我們更加主動、積極的態度和更多的幸福感,因為我們在做的不是外界強加的,而是自己選擇的。
這種理解也讓我們明白他人行為背后的邏輯,幫助我們如何更好地影響他人或避免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