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務安機場飛機失事,179人遇難,這看起來只不過是冷冰冰的數字,但看到活生生的人最后的遺言,實在太戳心了。
從飛機撞上鳥之后迫降,到最后墜毀,看來只有1分鐘的時間,可想機上當時一片混亂,所有人在這最后一刻是何等恐懼、無助,人們已經有了極其不祥的預感。
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什么都來不及做了,有一位遇難者最后給母親留言:“媽媽我愛你。”
昨晚在餐桌上說起此事,忍不住哽咽,一度都說不下去,兩個孩子都愣住了,蘇打說:“爸爸竟然掉眼淚了。”
很難不掉眼淚。我想那位媽媽肯定一生都會懊惱自己為什么沒接到那最后一個電話,最親愛的人驟然離去,那是難以釋懷的痛苦。
我也曾有一次,在坐飛機回上海時,遇到雷暴,在強氣流面前,飛機就像是風中的紙片,在浦東機場上空盤桓了2小時都無法降落,劇烈顛簸,似乎整架飛機隨時都能摔到地面上。那一刻感覺像是臨死前的回光返照,人生數十年的往事都快速掠過,當時空中無法聯網,我很后悔,沒能早早告訴我最親愛的人,我有多愛他們。
36歲那年,知交張暉急性白血病爆發,突然陷入深度昏迷,當我趕到北京的醫院里,他已經聽不見,也說不了話了。在那之前,我從沒想過死亡,總覺得那是離我們很遙遠,至少在日常生活中短期內都不需要考慮,也就沒有告訴過他,我內心深處其實一直把他視為走上了另一條人生道路的自己,再沒有一個人像他這樣完整地見證我到那時為止的人生。
爸爸的最后一個晚上,他雖然身體很虛弱,但看著還神志清醒,我也以為他還不會走。我有時嫌他不善表達情感,但其實我也像他,我不知道怎么告訴他——在我們的方言里也沒有“我愛你”一詞,那不免有幾分奇怪而生硬。我握著他的手,但躊躇著沒說出口。我每隔一陣醒來看看他,半夜2點再起身,他已經停止了呼吸。
奇怪的是,我當時感覺不到痛苦,只是平靜地打電話告訴媽媽。直到在靈堂里守夜,我才忽然有一陣悲痛像是宿醉的后勁一樣涌來,泣不成聲,心底里有個聲音不停地回蕩:爸爸,原諒我。
小時候看外國電影,一度很不習慣老外動不動說“我愛你”,這是中國家庭里沒有的,似乎我們的文化傳統里,那都是不必說出來的,有時甚至還有這樣一種錯覺,仿佛直白地說出來就破壞了那種微妙含蓄的美感,既然心有靈犀一點通,“為什么一定要我說出來你才能感受到?”
現在才知道,這樣的想法太任性了,沒有誰能做到那樣,何況即便是最親密的關系里,說出來也還是不一樣。也不要以為總還有機會,不一定的,人是如此脆弱的存在,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是最后一次了。
東野圭吾曾說:“我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大部分人和你已經見完了此生的最后一面了。”這話看得我悚然一驚,人到中年了,對此感慨尤深,總說“保持聯系”,但其實人海茫茫,我們并不知道和某人還有沒有下次。
肯定會有人說,就算能預先知道,也想不起來能說什么。這有時也不失為一種坦然,看淡了生死,走就走了,說不說都無所謂了,但這總讓我覺得,那背后隱含著一種傷心,那就是“我不指望死后還被人記著”——如果是這樣,那我想說這話的人,正是因為已經有太久沒遇到有人對他/她說“我愛你”了。
人活在這世上,有時是很孤獨的。王小波說過這么一句話:“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然而,如果和家人也處不好呢?那就記得愛自己,活一天,就對自己盡可能地好一點。
就算不說出來,但要記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