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這位笑呵呵的大哥就是歐空局總干事約瑟夫·阿施巴赫,當時它正在簽署一項協議,未來將與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展開載人領域的合作,這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畢竟此前就是這個家伙公開拒絕了中國空間站的好意,在中國航天和歐空局的蜜月期間直接掀桌子走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說到載人航天不吹也不黑,美國和俄羅斯算是最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經過時間的積累,技術上必然是過硬的。而中國載人航天雖然是后起之秀,但是戰斗力卻十分爆表,自然也不容小覷。
尤其是在中國空間站從開始建設到正式進入運營階段,中國載人航天的實力得到了證明。目前為止太空之上只有兩個空間站,首先是國際空間站,這也算是“老古董”了,由16個國家共同合作設計建造,并且已經使用了二十余年,最近一段時間也是大小問題層出不窮。
國際空間站的老化持續漏氣問題,都讓NASA紅溫了,發布緊急預警,如果出現緊急情況載人龍飛船必須要把五名宇航員安全帶回地球,其中有4名美國宇航員以及1名俄羅斯宇航員(交叉飛行協議限制)。
除此之外就是太空中的新星翹楚中國空間站,目前已經正式進入了運營階段,中國每年定期兩個乘組6名航天員進入天宮執行駐守任務,中國空間站也進入了全年有人駐守運行的狀態!
目前在中國空間站內執行飛行任務的是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和王浩澤,不久前剛完成在軌期間首次出艙太空行走,持續時常9小時6分鐘,創造了新的紀錄!
就是這樣的空間站,曾經卻遭受過歐空局的拒絕,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實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早已經宣布,歡迎外國宇航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執行飛行任務,并且大家一直默認為最先登上中國空間站的一定是歐空局的宇航員。
因為此前中國航天和歐空局在載人航天領域算是處在蜜月期,尤其是宇航員之間的合作交流項目比較多,例如葉光富就曾遠赴歐洲和歐空局的宇航員一起展開訓練任務,歐空局的宇航員也曾來到中國進行訓練。
但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歐空局的負責人約瑟夫·阿施巴赫卻突然站起來“掀桌子”,向世界宣布歐空局并不打算派遣宇航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因為它們要把重心放在現有的載人航天項目中,例如國際空間站需要他們投入更多的精力。
因此歐空局決定不派遣宇航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其實整件事看起來比較小兒科,看起來就像是向主人表忠心一樣,用實際行動告訴NASA他們還是最忠誠的小弟,只會跟著NASA屁股后頭吃灰,而不選擇中國空間站。
現在事情變得更加有意思,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發布公告稱它們有了新的合作伙伴,那便是歐空局,這也就意味著曾經拒絕與中國載人航天展開合作的歐空局,現在卻找到了印度空間站研究組織,好為人師一樣幫助印度實現載人領域的突飛猛進。
據悉,歐空局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機構簽署的合作協議,主要是歐空局對于印度的單方面照顧和關注。
例如包括宇航員的專業訓練,太空行走準備和任務模擬,除此之外還包括太空合作實驗項目等。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和歐空局的首次合作將在公理-4(Ax-4)任務,有一名印度宇航員將乘坐馬斯克的龍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執行為期將近兩個星期左右的太空飛行任務。因為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最近和NASA走得比較近,除了宣布加入美國重返月球計劃之外,還想著在載人領域有所建樹。
其實看到這里大家應該也非常清楚了,這就跟我們日常生活的情況非常貼近了。在一個小團隊內加入了一個什么都不懂的”三哥”,NASA站出來讓二哥去帶一下,這里的二哥就是歐空局了,同樣也算是美國忠誠的小弟。
歐空局幫助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開展推進載人航天,此前還拒絕了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仔細推敲起來其實都有它的深意,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