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每逢年底,全國導游資格考試都如期而至。11月23日,2024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開考。今年報考全國導游資格證的人數31.78萬人,遠超去年20萬的數量,且跨行業考生和高學歷、外語類考生不斷增加。
而與導游職業資格考相呼應的是,11月到12月,多省、多家大型旅游企業的“導游風采大賽”也陸續展開。
全國導游大賽決賽評委組長、湖北大學旅游學院教授熊劍平在“首屆中國旅游集團2024年導游技能大賽暨文旅推薦官選拔賽”總結發言時表示:“知識型智能化的導游服務與新質生產力是天作之合,也是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p>
在如火如荼的考試與比賽背后,2024導游市場到底怎么樣?社會對導游行業的認知是否能有所改變?
導游大賽中的勝利者
導游僅僅是講解員嗎?幾場導游大賽給出了答案。
11月14日,華程國旅集團在北京柏悅酒店隆重舉辦第二屆“翔龍杯”導游風采大賽半決賽、總決賽。16名選手成功晉級決賽大賽,通過現場講解、才藝展示等賽程,以及疫情后的新時期,對于溝通協調、突發事件應對等導游員具備的新能力進行綜合性考評,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的英語導游劉瑞娟拔得頭籌,自從第一個環節外語自我介紹開始,就以流暢、大氣又不失幽默的語言能力及臺風被評委看好,其后在多個環節展現出高水平的應變能力也讓人嘆服。
對于參與此次大會,劉瑞娟賽后總結認為,在比賽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導游這一職業的責任和使命感:導游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團隊的領航者和保障者?!斑@次比賽讓我更加堅定了在旅游行業深耕的信念。”她說。
而“中國旅游集團2024年導游技能大賽暨文旅推薦官選拔賽”突破了“一家一業”的限制,吸引了全國360余位專業導游與文旅達人踴躍報名。經初賽遴選,來自13個省市自治區的40位選手脫穎而出進入半決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選手劉鑫熠只有9歲,初賽視頻中小朋友落落大方地講解沈陽方城,贏得超高人氣,并專程前往決賽現場為現場觀眾呈上一段真摯而生動的導游講解,充分展示出本次比賽的開放性和多樣性。
大賽選手合影 來源:中旅旅行
據中旅旅行新聞發言人張克雄介紹,舉辦此次大賽的初衷一是呼吁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旅游行業,培養全國的導游人才,提升導游群體的職業榮譽感、使命感、獲得感,提振行業的士氣與信心。二是希望提升導游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借此契機,能夠幫助導游們磨礪技能、豐富知識、提升素質,為游客提供更優質服務。三是希望通過此次大賽能夠挖掘更多潛在人才,共同致力于中華文化的傳播和弘揚。
這樣的目標可以說已經實現。本次大賽的專業導游組第三名選手、中旅(寧夏)沙坡頭景區導游王江在賽后對品橙旅游感嘆道:“備賽過程中,我翻閱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涵與歷史脈絡;反復打磨導游詞,字斟句酌,力求做到既生動有趣又準確無誤,這個過程極大地提升了我的專業知識儲備和講解能力。此外,通過這次比賽也認識了很多外省的導游同行,從他們的口中讓我聽到了導游講解的不同方式,也感受到了站在舞臺上和平時帶團有著很大的區別,對文化知識的儲備量有著更高的要求,希望有機會還能參與后續的導游技能大賽。”
蘇州導游在本次大賽中大放異彩,四位年輕選手一人獲文旅推薦官組第一名,一人獲導游專業組第二名,兩人進入決賽,獲得優秀獎。據悉,為了本次大賽,蘇州市導游協會特別為四位選手安排了具有豐富大賽經驗的專業老師和行業導師全程輔導,從磨講稿、拍視頻到出題庫、練應對進行全方位準備。接下來,蘇州市導游協會還將結合決賽現場選手表現和評委點評針對性加強業務培訓,提升全市導游人員講解能力和綜合技能。
確實,大賽勝利者的背后,體現著行業整體業務水平的提升、行業的回暖,同時也是導游風采的展示平臺,是社會了解導游工作的窗口,如果可以以更開放的技術手段、宣傳渠道,讓更多的人了解與感知導游的精彩與不易,將是一件有利于行業發展的好事。
在最熱的天氣下工作依然一絲不茍 來源:中旅旅行
職場不易,導游尤難
近年來,“導游”這個稱呼似乎已不再那么光鮮。11月29日,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信息,3名導游因強迫交易獲刑,行政機關吊銷導游證。此前,貴州無證導游套證服務、強迫購物的消息也成為了熱點。因為車禍、因為暑熱、因為積勞成疾,今年的旅游行業迎來了若干讓人傷痛的消息……
每一次,因強迫購物,導游大罵游客的視頻在網上爆發,都能引起一輪輪的關注,但是,千千萬萬的導游在接待日常的團隊、散客時所付出的努力卻無人提及。這就使得“導游”這個行業成為了被誤解的行業,一些導游經常自嘲:“哪個好人會當導游啊”。
國家導游技術技能大師、河南省旅游協會導游分會會長張楗讓就認為,文旅的繁榮離不開導游的貢獻,但是這個行業還是存在污名化等問題,一旦有更好的選擇,優秀導游的離開會成為普遍現象,導游從業者很多人都缺乏能為導游事業做一輩子的信念。而在行業外人來看,導游證拿到手,文旅紅火,這是后路,而并不是真正熱愛這個行業,從今年導游資格考試報名情況來看,各個行業幾乎都有,也不乏有高學歷的人,我認為這可能是他們的退路、底線,但不是奮斗的目標。
此外,付出與回報也并不能成正比也是人才流失的關鍵因素之一。張會長說:“在旅游行業中,收入最高的并不是特級導游、高級導游、導游大師或金牌導游,而是坑團導游、博物館門口拉散客的導游,這樣的本末倒置是市場造成的,也是行業監管不利造成的,并沒有給導游行業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他指出,加入這個行業的導游數量在不斷增加,但目前真實的導游市場“令人擔憂”。
其實不僅僅是老百姓對于導游有“歧視”,近年來火熱的博物館也在“驅逐”導游。原因當然有個別導游專業素質不強的因素,但是也有個別博物館“以管理為名”行“驅逐”之實,不能認清文旅融合需要從導游講解開始的大勢。
對此,張楗讓認為,管理是必須的。但是博物館應制定對社會團體及個人在本館開展講解服務的考核制度,對于通過培訓考核的講解員進行白名單管理。具體的實施方法建議有:(1)必須持有導游證。(2)必須有旅行社委派并提前預約,需要打印的蓋旅行社公章的計劃單+游客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以備博物館查驗,講解需要登記并發放臨時講解證。(3)可以聯合安保部門和文化旅游執法部門,對于在博物館的私自承攬行為予以制止,凈化導游講解市場。
導游市場并不僅僅是這一個“身份”問題。不久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秘書長孫桂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呼吁各地文旅主管部門在改善職業環境待遇方面,除了要強化市場監管力度,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還應大力推動導游薪酬制度改革,引導企業設定合理薪酬標準,幫助導游群體完善社保體系,同時出臺政策鼓勵導游多元創業就業,并給予扶持與培訓。
希望與挑戰
當然,隨著旅游業的復蘇,導游市場的就業環境正在逐步改善。
中旅旅行張克雄表示,國內外旅游市場的逐步回暖,導游的就業機會大大增加,人們越來越追求個性化、高質量的旅游體驗,這為導游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專業技能和提供定制化服務的機會。此外,新興旅游業態的崛起,如銀發游、研學游、親子游等,為導游行業帶來了更多元化的發展空間。
“全國特級導游”孫國英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為青少年研學團講解
不過,隨著導游市場的競爭加劇,對導游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位導游均表示,導游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和服務意識;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也對傳統導游職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AI 導游和智能講解設備的出現,使游客對導游的依賴度降低,導游需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以應對激烈的職業競爭。
華程國旅劉瑞娟就說:“隨著科技的發展,旅游行業逐漸與數字化技術融合。建議比賽中融入數字化講解工具的使用環節,考察導游群體對新技術的應用能力,促進導游向科技創新方向發展。”
說到導游行業的挑戰,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自由執業”。
自2016年提出的“導游自由執業”的首要意義是承認導游自由執業的事實,讓旅行社、導游、游客三方互有多向選擇的空間,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以往旅行社讓導游交人頭費買團的現象,從而降低強迫購物等事件的發生。
但是其中存在一些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張楗讓說:“主要會涉及到導游從業的違法違規、行政管理部門監管的難度加大、游客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等諸多問題?!?/p>
據悉,《導游人員管理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導游人員是指取得導游證,接受旅行社委派,為旅游者提供向導、講解及相關旅游服務的人員。同時該條例第九條還規定:導游人員進行導游活動,必須經旅行社委派。導游人員不得私自承攬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攬導游業務,進行導游活動。這說明導游經旅行社委派才能帶團是有法律規定的。目前相關互聯網平臺的業務主要是為旅游者提供各類博物館的講解服務,并沒有涉及到委派導游業務。
對此,張楗讓建議修訂《導游人員管理條例》,對導游人員接受旅行社委派等做出明確的法律規定,允許導游自由執業。他說:“從導游角度來看,如果能實施的話,肯定是會更好盤活現有的導游群體,讓整個集體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和更大的發揮舞臺。”
工作是舞臺,比賽也是一個舞臺,除了精彩的導游大賽,希望主管部門可以深入研究“自由執業”的對策,讓多才多藝的導游們可以站上更大的舞臺,展示真正的“民間交流大使”的風采。(品橙旅游Lis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