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一直奉行艱苦樸素的生活方式,他給子女起到了一個極好的帶頭作用。
董必武家的飯桌上,必然有一個豆腐或者豆腐湯。對此,他的女兒楚青感到特別奇怪,便詢問:“爸爸,豆腐有什么好吃的?我就不喜歡吃。”
董必武笑著說:“豆腐的味道你嘗不出來,當然不喜歡,可是成年人能吃得出豆腐的味兒,所以成年人就喜歡吃豆腐......”
楚青上學時,董必武的夫人何連芝就告訴大師傅,楚青早上要上學,只用給她熱一熱剩菜剩飯就可以。但是大師傅心疼楚青,所以總是偷偷給楚青打一顆雞蛋,將它和剩飯一塊炒,起初,楚青也吃的津津有味,時間一長,她就感到有些膩了。
之后,楚青開始注意同學們的早餐,發現他們早上吃火燒、油餅和紅薯,眼睛里滿是羨慕,楚青便主動和媽媽提出要幾角錢,去買這些吃。剛開始,何連芝不同意,最后拗不過女兒,給了她兩角錢。
后來,此事被董必武得知,她嚴肅地批評了女兒一頓:“吃炒雞蛋飯都膩了!你知道不知道,我年輕的時候,家里對我的特殊優待,就是吃一餐蛋炒飯呢!”晚上,董必武帶著女兒散步,心平氣和地和她說,他像她這么大的時候,家里很窮,而且還是一大家子人,每天只能吃兩頓稀飯,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一頓干飯......聽完爸爸的話,楚青沉默許久,之后吃飯再也不敢挑挑揀揀了。
50年代中期,董必武的身體明顯開始不好了,生過幾次大病,每次生病都不能下床。一次,董必武大病初愈,中午和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看著夫人特意準備好的豐盛的一桌飯菜,為他慶祝又一次康復。董必武沉吟:“鋤禾日當午......”
一直到晚年,董必武都非常地注意,偶爾在衣襟和桌子上散落一兩粒米,都會撿起來吃。
對于女兒的成長,董必武非常關心。一直以來,他都非常反對用自己的地位為女兒謀求特殊待遇。
董良翠大學畢業之前,系里面的負責人給董必武寫了一封信,詢問他對于子女畢業分配的意見。董必武看完后,詢問秘書,“你也是大學畢業的......學校征求過你鄉下父母的意見沒有?”秘書搖搖頭說沒有。董必武說:“是啊,分配工作既然是學校領導和老師的事情,那怎么良翠的學校還征求我的意見呢?”然后,董必武叮囑秘書,讓回復學校,一切由學校負責決定,沒有任何要求。
不僅是子女,就連親戚,董必武都不讓他們借著自己的身份享受特別待遇。
一次,董必武的姐夫乘坐火車到北京,因為事先沒有和董必武打招呼,所以沒人去接他。董必武的姐夫便自己叫了一輛三輪車去董必武的住處。下車后,姐夫沒有付錢就直接進去了。
三輪車工人直接進門,正好碰到出門的何連芝,三輪車工人指著董必武的姐夫說:“這個老頭自稱是董必武的姐夫,下車不付錢就走了。”何連芝當即和對方道歉,并補交了車錢。
回去后,董必武聽說這件事,朝著姐夫發了一通火:“......做什么事都要考慮到對黨的影響,這才是共產黨員嘞!”
這還是孩子們第一次見到父親發這么大的火,此后將這句話牢牢記在心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