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將完結?;赝@一年,整個汽車行業都離不開一個“卷”字。在這一年里,車企們瘋狂卷產品、卷價格、卷轉型、卷服務,競爭何其慘烈。與此同時,車圈的人事也同樣在卷。且相較于以往的幾年,今年的車圈人事堪稱“最瘋狂”。
在經歷了2022年的130余起和2023年的140余起車企高層人事變動后,原本以為2024年的車企人事變動方面,會有所“消?!???墒聦嵣辖衲瓴粌H沒有絲毫的減弱,反而更加地“頻繁”和“重磅”。
據馬拉車市不完全統計,2024年對外宣布人事變動的車企,共計超過了50家,累計超過180余個車企高層崗位進行了人員調整,涉及高管多達170余人。
具體情況見下表:
而在今年這170余起高層人事變動案例當中,我們也從中總結出了幾點規律,或許能夠解釋為何2024年是近幾年來車圈人事變動“最瘋狂”的一年。
0
1
人事調整“最瘋狂”的車企/集團
上半年東風,下半年上汽
如果單論出現頻率最高的車企或集團,兩大汽車集團可謂是典型。今年上半年是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集團”),下半年則屬上汽集團。
今年上半年,東風集團官宣了多起高層人事變動。所涉及到的崗位,從集團總經理、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到研發總院的多個職位,再到商用車板塊里的多個崗位,均成為了“震蕩區”。
具體來看,原一汽集團副總經理周治平,于3月27日調任東風集團,擔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同樣來自一汽的原一汽豐田黨委書記、常務副總經理黃勇,也于4月30日履新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而在6月11日,東風集團又官宣了原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劉艷紅,擔任公司黨委副書記,以及彭原璞擔任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此外,從上半年東風集團涉及到的其他人事調整案例來看,實際上東風集團并未過多的在主要造成其虧損的合資版塊里做調整。而是首先在研發部門,以及東風集團的“看家業務”即商用車版塊,進行了較為密集的人事調整。
研發方面,去年11月東風集團成立了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而在3月29日,對研發總院的多個職位進行了調整。原研發總院院長談民強到齡退休,原研發總院副院長楊彥鼎接任總院院長,原東風柳汽總經理唐競則擔任研發總院黨委委員、黨委書記、副院長。
在商用車版塊,東風集團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架構調整,成立了東風集團商用車事業部。在3月28日,商用車事業部也公布了總經理和多位副總經理的任職。
其中,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先鵬兼任東風集團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一職,同時有三人兼任商用車事業部副總經理,分別為張小帆、李軍智和林長波。而在3月初,東風集團下的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也提拔了兩位總經理助理鄭華和劉利成,分別擔任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和副書記。
東風集團上半年的人事震蕩頻發,或許也跟去年的營收不給力有關系。3月28日晚間,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2023年的業績報告。財報顯示,去年集團全年營收993.15億元,同比增長7.2%,但利潤由正轉負,股東應占虧損39.96億元,較同期盈利102.65億元大幅縮減142.6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東風集團于2006年在港交所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而經過了上半年的人事調整后,東風集團斬獲了一份歸屬股東凈利潤7.49億港元的年中報,實現了扭虧為盈。
下半年的主角則從東風集團變成了上汽集團。
從王曉秋接棒到點退休的陳虹成為上汽集團董事長,到賈健旭履新上汽集團總裁,再到上汽集團旗下的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汽車、上汽乘用車、上汽MG、智己汽車全部都發生了多人次多崗位的人事變動。
7月18日,原華域汽車總經理陶海龍履新上汽大眾總經理;8月9日,盧曉、蔡賓、薛海濤分別接任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等職位;8月14日,俞經民調任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祝勇調任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12月9日,周钘也從上汽通用五菱調任至上汽MG擔任品牌事業部總經理;12月16日,智己科技完成法人、董事長的變更。
相較于上半年的東風集團人事震蕩,下半年上汽集團的人事崗位調整則更加密集且徹底,幾乎涵蓋了上汽集團旗下的所有車企。而據上汽集團發布的2024年中報和三季報顯示,無論營收還是凈利,均出現了同比下滑的態勢。
0
2
新勢力攜手打造
“最瘋狂”的“離職潮”
縱觀2024年,有多位車企高管或因“到點退休”,或因個人原因請辭,亦或被“拿下”,總之掀起了近年來最為密集的一波“離職潮”。
到點退休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原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到點退休外,還包括林肯中國、長安福特和通用中國等車企,也因為同樣的原因發生了“頂層換防”。
4月1日,林肯中國官宣了原總裁朱梅君到點退休,接任者為原上汽大眾奧迪營銷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賈鳴鏑;
5月6日,長安福特宣布原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總裁何曉慶退休,原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艾小明成為新任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總裁;
5月8日,通用中國官宣,原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柏歷退休,繼任者為原通用汽車全球商業運營副總裁Steve Hill。
除了到點退休之外,離職潮的發生還源于多位車企高管或主動或被動地辭任了原職位。而根據涉及到的車企和品牌來看,造車新勢力出現的頻次是最高的。
1月6日,原蔚來汽車手機戰略新業務助理副總裁尹水軍離職;7月5日,原蔚來首席財務官奉瑋辭職。
1月9日,原小鵬汽車營銷副總裁易寒離職,加盟Smart;1月22日,原小鵬汽車人力資源負責人陳丹離職;4月2日,原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產品高級總監劉毅林離職;6月21日,原小鵬智駕北美負責人林一樹離職;7月7日,原小鵬汽車副總裁矯青春離職。
1月24日,原零跑汽車總裁吳保軍離職;2月2日,原零跑汽車董事長助理曾林堂離職;7月2日,原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兼CMO張韋力離職。
4月12日,原極越汽車營銷端負責人楊振離職;12月21日,原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離職。
6月19日,原法拉第未來全球CEO陳雪峰離職加盟新亞科技;9月20日,原法拉第未來臨時CFO離職。
9月6日,原哪吒汽車CFO陳睿離職;12月6日,原哪吒汽車CEO張勇卸任改任公司顧問。
10月6日,理想汽車宋紫薇離職。
不難發現,即便在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的當下,雖然其滲透率已然連續數月超過了50%,可單就新勢力車企高層人事框架而言,卻依然難言穩定。從董事長到其他高管職位,離職也許就是一份辭職申請的事兒。
0
3
副總裁三個月離職
這家車企另類詮釋瘋狂地“活著”
此外,2024年還有一家車企進行了堪稱“瘋狂”的人事調整,他便是眾泰汽車。從今年開年至今,眾泰汽車先后發布了20多起高層人事變動公告,仿佛整個公司管理層一直都處于動蕩之中,絲毫不得平靜。具體情況見下表:
其中,時任眾泰汽車副總裁的王磊,從5月18日宣布上任,到8月22日辭職,期間僅僅只有三個月的時間。
而之所以說我們覺得眾泰汽車比較另類,是因為車企但凡高頻次折騰人事,除了公司組織架構調整所需之外,多少都跟車企發展戰略、自身的銷量、經營狀況等方面有些關系。
但眾泰汽車則不然,自2021年12月28日,眾泰汽車收到了金華中院的《民事裁定書》,被裁定確認重整計劃執行完畢,次年眾泰汽車宣布復產,在此后的近兩年時間里,關于眾泰汽車產品方面的消息可以說是少得可憐,銷量成績更是壓根就不公布。
我們在網上梳理一下關于眾泰汽車產品的消息,值得關注的大概就只有兩條。一條是2022年10月20日,眾泰汽車在永康基地下線第一批復產的T300車型并舉行了下線儀式,該車型主要銷往包括西亞、南亞、南美、中東等海外市場。
另一條是2023年2月眾泰旗下子公司江南汽車上市了一款名為江南U2的純電動小車。可自江南U2上市以來,官方并未公布過該車的銷量。此前有網友在網絡提問,據相關經銷商透露江南U2上市至今銷量不足10輛??梢姴还季唧w銷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說別的車企靠折騰人事,多少還有可能在產品、銷量等方面看到一些改變,可對于眾泰汽車而言,則一如既往地靠人事變動消息在車市里刷著存在感,車事卻幾乎與它無關。
馬曰:
在2024年超過180起的車圈高層人事變動里,可以說每一樁人事變動都蘊含著一個故事。而從車企的實際銷量表現亦或營收凈利層面來看,和人事調整頻繁度一定程度上是呈反比的。即車企銷量表現愈好,則人事架構則愈穩定。當然,產業變革驅使和車企自身轉型使然的除外。
面對即將開啟的2025年,車圈“人事”無疑還會繼續“折騰”下去,而每一個人事故事的背后,實則都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了市場的漲跌和行業的變遷,讓我們且行且看下去。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系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