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街參考 · 出品
作者 | 趙小爅
1
公元1330年,年僅20歲的中國元朝航海家汪大淵,首次從泉州搭乘商船出海遠航,邁出了探索廣袤海外市場的第一步。這比哥倫布第一次遠航早了162年。
數年后,他將自己的航海經歷和所見所聞寫成了《島夷志略》一書,增進了中國人對非洲、東南亞、南亞、西亞及阿拉伯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了解,幫助中國開辟了對外的海上貿易航道,為當時時代所僅有。
從古至今,一腔熱血出海的中國人絡繹不絕,功成者卻屈指可數,流傳下來的成功經驗更是少之又少。
2000年,中國民營外貿企業數量不足2000家。到了2023年,中國民營外貿企業數量已達到 55.6 萬家,民營企業合計進出口 22.36 萬億元,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 53.5%,中國出口的自主品牌產品中,66.4%由民營企業完成。
時代與環境在變,出海的需求與問題也層出不窮,但真實有洞見的答案卻是亙古不變的稀缺品。
2024年末,阿里國際站調研了上百名中小外貿企業主,從他們提出的涵蓋外貿新形勢下的市場選擇、行業發展路徑、AI新技術的150多個問題中,濃縮、總結出了四大外貿“年度之問”:
1、不確定時代下出海,應該選擇新興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2、內卷時代出海,應該選擇細分縱深還是橫向拓展?
3、AI新技術沖擊下,AI對初創企業還是成熟企業更有用?
4、當代外貿人的成功出海,創一代還是創二代的含金量更高?
12月26日,阿里國際站數字外貿真牛獎在杭州舉行。
線下,18位年度外貿商家家,登上了這一外貿“奧斯卡”的舞臺現場,以辯論的形式,回答了2024外貿“年度之問”。他們中有內貿轉型而來做外貿的,有線下轉線上的,更有剛開始創業的新團隊——而他們在不同的行業、用不同的路徑,都取得了成功。這或許是給所有外貿人的一個好消息。
線上,2024外貿“答案之書”的網上共享文檔也迎來激辯。僅僅3天時間,就有3251名商家“隔空”激辯了6萬多字,甚至有100多人深夜2點還在“同時在線”編輯文檔。
這些飽含熱血與真誠的外貿人,在阿里國際站真牛獎的行業交鋒中,將源于自己真實的外貿經歷與所見所想的答案,共同匯集成了一本——
從2024通向2025的外貿“答案之書”。
2
關于市場選擇的方向,他們的答案是:
條條大路通羅馬,也通斯里蘭卡。
辯論場上,作為堅定選擇“發達市場”的阿里國際站商家巴典認為,“只有大需求才能養大規模,大規模才能做領軍者”。
巴典的20年織帶生意做了20年,通過阿里國際站等渠道賣向美國。而在面對美國商務部的雙反調查時,他們在國家的支持下敢于應訴,并成功勝訴,至今始終穩居滌綸織帶品類的世界第一。
發達國家有遠遠超過新興國家的需求體量。巴典曾算過一筆賬,生產一百萬碼的成本只有生產一萬碼的七分之一,只有上規模,才能降成本。
規模效應,一定是建立在巨大的需求之上的,自然也一定是會面臨巨大競爭挑戰的。在發達國家,規則和限制更復雜,標準更高、競爭更激烈,但巴典秉持一句中國老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為了能啃下這塊肥肉,巴典也打過硬仗。早在2009年,美國商務部就發起了針對中國一百多家企業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巴典帶領的姚明織帶作為08年和09年對美織帶出口額最大的公司,也在名單上。
面對高昂的應訴成本,他們是紡織業里唯一一家應訴企業,最終也是第一家勝訴的企業。最終調查結果,“傾銷幅度為零”。這也是中國企業反傾銷調查的第一次勝利。
當巴典堅定地說出,“勝利一定屬于中國企業家”時,場下掌聲雷動,中國外貿人的出海熱血在場內每個人的心中涌動著。
另一邊,作為堅定選擇“新興市場”的阿里國際站商家劉利杰則認為, “同樣是超車,超一輛F1賽車和超一輛老頭樂的情況還是不一樣的”。
劉利杰在做了13年的新能源車內貿之后,將目光轉向了海外。幾乎完全是通過阿里國際站,在出海只有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里,將新能源車的出口額做到了7.5個億。
新興市場對拉動經濟的強烈需求,給了中國企業站穩腳跟、出海拓荒的機會。
劉利杰發現,很多新興市場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幾乎0關稅,一臺汽車小則幾十萬、上則幾百萬,這對當地的消費刺激、GDP增長來說完全不是本土其它產業可比的。
于是,劉利杰通過阿里國際站,迅速打入了中亞、東歐、中東、東南亞以及非洲多個新興市場。雖然是外貿新手,但在阿里國際站精準高效的平臺能力幫助下,成交非常快。
有一次,劉利杰帶公司進一個新的新興市場,AI一鍵發品,沒幾天半夜詢盤就來了,AI自動接待回復,早上業務員接手,轉小滿去做背調,知道對方是有汽車綜合展廳的經銷商后,立刻加派銷售經理跟進,9天就賣出去42臺比亞迪。
如今,她一腳油門,生意已經做到了40多個國家,線上拓展國家市場的速度堪比線下開4S店的速度。
在出海這件事上,阿里國際站上的中國外貿人,足跡已經遍布許多個“羅馬”,也觸達了許多個“斯里蘭卡”。
3
關于“一代”的從0到1,和“二代”的從1到100,他們的答案是:
九九八十一難,關關難過關關過。
那些第一代出海的創業人,已經踩著時代的鼓點,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02年出生的李佳樂,雖然出身于“家里沒礦,老爸沒廠”的普通家庭,但在大學期間,就通過阿里國際站的自主創業,從班長、副班長和一眾同學的大學生隊伍開始,從第一筆96美金的訂單開始,第一年干了480萬,第二年干了700萬。
后來,李佳樂又通過阿里國際站的AI生意助手,將團隊中每一個人都變成了一支隊伍。不但能用AI生成不同的“花墻”場景圖,用AI減少2-3倍的發品時間,還能在沒人在線的時候輔助接待,迅速將交易數據增長到了同行業平均的一倍。
草根出身的鄧超霞,出生在廣西一個離越南只有50公里的小村子,從打工妹做起,如今已是年銷售額3500萬的博雅電器老板。
孤身創業的鄧超霞,沒有可繼承的資源和人脈,一切都是自己一步步積累出來的。她經歷過離破產只有14天的至暗時刻,也體驗了通過阿里國際站銷售額四年翻四倍的爆發式增長滋味。
而那些第一批出海的廠二代,在接手父輩探索星辰大海的同時,也坐穩了霸總的C位。
97年出生的張卓田,接手了爸爸25年打下的規模上億的企業。爸爸膽子大,她膽子更大,把原本線下的傳統企業全部搬到線上,用數字化破局,4個月后就在阿里國際站上拿下了1.3億的卡塔爾世界杯訂單,公司業績首次超2億,90%來自線上。
98年出生的官孟杰,則將父親20多年前白手起家的傳統服飾外貿生意,通過阿里國際站,為家族工廠開辟了新的爆發賽道。只花了6個月就成了平臺上最快打造高星店鋪的商家之一,毛利達到了45%,目前已經是國際站籃球服類目毫無爭議的top1。
無論是起跑還是接力,阿里國際站上的中國外貿企業,有長風破浪的勇氣,也有扭轉乾坤的能力。
4
作為中國外貿界的“奧斯卡”,阿里國際站真牛獎為什么要在今年首次引入辯論賽形式?
答: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辯出成功路徑,也辯出新機會。
當下,中國外貿人正迎來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既有新舊市場之變,又有新舊技術之變, 既有細分與多元的策略之變,又有一代與二代的認知之變。
出海過程中,變化每天都在發生,道路每天都有不同。每個外貿人的轉向與路途,沒有是非對錯,只有觸類旁通,各取所長。
“4個辯題,8個觀點,是8條不同的路,而每條路都有不同類型的企業家走通了。”
在阿里真牛獎辯論場的最后,阿里國際站總裁張闊用一句話點破了謎面。
誠然,阿里國際站的商家用自己的真實經歷證明了,無論是什么類型的企業,無論面臨什么樣的產業變化、政策限制、激烈競爭,中國外貿企業都能找到自己成功的路徑,都有能力做到一年幾千萬、上億的體量。
這正是阿里國際站真牛獎的辯論核心,也是中國外貿人一同寫就這本“答案之書”的意義。
如今,阿里國際站上有幾十萬足以改變未來的中國外貿企業,而平臺明年也將進一步圍繞核心的貿易模式和體驗做升級。
張闊透露,阿里國際站正在圍繞三種核心貿易類型:以定制為主的一般貿易、快速增長的現貨批發業務以及新興的海外倉,在核心國家和區域深度整合供應鏈,定制從資金服務、物流履約到售后保障在內的完整交易鏈路,并且圍繞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需求,做更好的供需匹配。讓不同企業做外貿生意的過程都變得極度簡單。
在真牛獎現場,也可以看到外貿商家在阿里國際站這個一鍵賣全球的跨境B2B平臺上全球接單,同時也在往核心區域縱深突破。現如今,阿里國際站這樣的數字化平臺,已經能幫助千千萬萬個創業者連通全球。
真牛獎記錄的這本“答案之書”,為中國外貿人的出海之路提供的,也并非單一公式化的標準答案,而是豐富多元化的參考答案。
當我們跳出“答案是什么”的思維模式,去關注和思考“答案有什么”,也就能看見超越答案本身的更大想象空間。
逢山開道,遇水架橋。
一如在阿里真牛獎現場,面對大家對外貿不確定性的困惑,薛兆豐教授的回答是:天氣怎么樣沒必要反復討論,重要的是穿什么衣服應對天氣變化。
中國外貿人的未來出海路,也許會充斥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
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外貿人出海的答案,已經越來越豐富而清晰。
貪財好色的花兒街致力于為大家帶來更有價值的閱讀。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花兒街參考(zaraghost)、作者,侵權必究。
往期熱文· 推薦
點在看的人怎么吃都不會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