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以“軍魂筑夢 拓荒先鋒”為主題,“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參加深圳建設45周年紀念章”頒發儀式在深圳廣電集團800演播廳舉行。近300名原基建工程兵老兵、退役軍人代表與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代表歡聚一堂。
45年前,深圳在全國率先奏響改革開放的號角。兩萬名基建工程兵和一批批早期建設者們相繼南下,投身于深圳經濟特區的建設之中。他們不畏艱難險阻,移山填海、鋪路架橋,克服重重困難,使得萬丈高樓從平地拔地而起,締造出“三天一層樓”的中國速度,建成了國貿大廈、電子大廈、市委大樓等標志性的建筑。他們也被尊稱為深圳的拓荒牛。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做好軍人軍屬的榮譽激勵,進一步弘揚深圳的“拓荒牛”精神,在基建工程兵參加深圳建設45周年之際,深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深圳市關愛辦、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特別制作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參加深圳建設45周年紀念章”。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商澎濤在致辭中表示,45年前,2萬基建工程兵肩負國家重托,拓荒邊陲小鎮,建設深圳經濟特區。他們把軍魂融入這座城市的基因血脈,成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特區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勵著后來的建設者們不斷前行。紀念章的頒發正是對他們無畏勇氣的崇高敬意,對其無私奉獻的深情銘記,對其無悔付出的真摯感恩。它承載著深圳人民對他們的感激,也彰顯著這座城市對2萬基建工程兵功績的認可。他激勵老兵們繼續傳承和發揚基建工程兵的優良傳統,發揮余熱,老有所為,以基建工程兵群體中涌現的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劉坤德、廣東最美退役軍人黃干達、深圳最美退役軍人周順斌、沈遠彪等先進典型為榜樣,以更大熱情弘揚“拓荒牛”精神,為深圳的建設發展再出發、再奮斗、再添彩。
活動現場,舉行了紀念章頒發儀式,為45位基建工程兵老兵代表頒發了紀念章。手捧沉甸甸的紀念章,上臺領取紀念章的老兵代表發自肺腑地表示,他們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將繼續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投身公益,展現軍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紀念章及書籍捐贈儀式。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張占恒代表主辦單位,將眾多記錄深圳基建工程兵拓荒筑城歷史的文學作品《榮光與夢想》、《拓荒牛的記憶》以及《基建工程兵·深圳傳奇》紀錄片,連同“基建工程兵參加深圳建設45周年”紀念章一并捐贈給深圳黨史館,將基建工程兵們鑄就的豐功偉績和傳承的拓荒牛精神永載史冊,以激勵一代代深圳人奮勇前行!
活動現場,一個個溫暖的節目也深深打動了在場的老兵和嘉賓。活動以創意而溫情的短片,通過深圳市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工作“百人講師團”成員中的四位基建工程兵老兵代表展開,講述了基建工程兵的拓荒事跡。現場《我是一個兵》、《咱當兵的人》、《永遠是個兵》等軍旅曲目,不僅唱出了老兵們的心聲,也將老兵們的記憶帶回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而當詩歌朗誦《致敬,光榮的基建工程兵》和全場大合唱《祖國不會忘記》的歌聲響起,在場的很多老兵都被感動得潸然淚下。
會后,深圳市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總顧問王京生表示,全國沒有任何一座城市像深圳這樣,一支部隊的命運緊緊地與一座城市連在一起。在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進程中,深圳之所以能夠創下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奇跡,蝶變為一座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和兩萬基建工程兵的辛勤付出緊密相連。
深圳市委原常委、警備區原政委、深圳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曹紹業表示,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我們就應銘記其功績、傳承其精神,提升他們的獲得感、榮譽感和幸福感。深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和市關愛辦、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推出的一系列關愛退役軍人的公益項目和公益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崇軍擁軍愛軍氛圍,值得點贊!
當天,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還有,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副主任張妙珍,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文全,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深圳特區報副總編輯唐亞明,深圳廣電集團副總經理葉曉濱,市關愛辦專職副主任陳建中,市關愛基金會代理秘書長陳美壽,以及市政府原副秘書長陳玉堂、市勞動局原局長孫大海、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段亞兵等老領導。退役軍人關愛基金發起人、榮譽主席劉坤德和主席沈遠彪、副主席黃干達等也上臺領取了紀念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