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解放后,袁世凱曾孫穿著一身軍裝,帶著警衛回家,姑姑開門大驚:你不是死了嗎?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袁世凱的這名曾孫叫袁斝承。
圖/標注為袁斝承
袁斝承的爺爺是袁世凱的次子,打死也不從政的袁克文。他的父親是袁克文的長子袁家嘏。他的母親是方地山(袁世凱為孩子聘請的家庭教師)的女兒方慶根。
袁斝承出生于1926年,他出生時袁家已經開始衰敗。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衰敗的袁家也要比一般人家強很多。
袁斝承高中還沒有畢業,就要報名去參軍。
他的父母也是開明人士,尊重了他的選擇,甚至還送他去部隊報名。
報名后的第三天,他就收到了被國黨海軍部隊錄取的消息。
只是抱著單純保家衛國的想法的袁斝承,覺得只要打鬼子,就是好部隊。
就這樣,他被送到了山東威海劉公島上,這個小島滿共面積不足4萬平方公里,但是卻占據著重要的戰略地位。
它由汪偽裝把持,汪偽海軍總部成立的威海要港司令部就設立在這個小島上。
來之后袁斝承就后悔了,因為汪偽海軍并不是打鬼子,而是日本人的走狗。
被困在賊船上的袁斝承一直在等待逃離的時機。
直到1944年11月5日,島上的海軍以鄭道濟為首掀起起義,袁斝承也積極響應,并從膠東半島登陸。
登陸后的他們與八路軍東海軍分區取得了聯系,并集體加入了八路軍的隊伍。
劉公島汪偽海軍的起義,當時在全國,甚至是全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袁斝承參加起義時年僅18歲,他所在的這支隊伍,后來被改造成了陸軍部隊。
改造后的隊伍又被補充了五百名新戰士,奉命開赴東北作戰。
小說《林海雪原》就是以這支隊伍為原形。
因表現突出,袁斝承也加入了我黨,并一直隨這支隊伍南征北戰。
他先后參加了吉林、長春戰役,在長達三年的戰斗中與敵人廝殺,屢建奇功。
1948年,袁斝承所在的四野在遼沈戰役后,隨所屬部隊參加了平津戰役。
天津解放后,袁斝承回家探親,姑姑打開門看到他,驚詫地問:你不是死了嗎?
袁斝承笑笑:我沒有死,那是我參加了革命,怕連累家人,放出消息說我死了。
袁斝承在家待了三天就歸隊了。
北京解放后,他所在的隊伍進駐北京。
袁斝承所在的部隊被改編為公安部中央警衛師,袁斝承在鐘南海警衛一師任管理股長。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新中國第一支海軍部隊誕生,23歲的袁斝承被調至華東軍區海軍部。
1951年,25歲的袁斝承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六艦隊護衛艦“西安艦”的副艦長。
1952年,26歲的袁斝承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當時的院長是葉劍英。
從軍事學院畢業后,袁斝承被分配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任戰術教員。
周總理見到袁斝承時說:你們袁家參加革命的不少哩!
在袁斝承的影響下,袁家“家”“承”兩個輩分中,加入我黨的有十余人。
雖然袁世凱兒子輩大多沒有成器,但到了孫子輩卻呈現出了人才輩出的景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