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D天下
一周一會,
縱覽最接近真實的全球零售風云。
12.23-12.29
廣州塔廣場正式開業
華潤隆地收購香港房屋協會商業零售資產包
美國兩大奢侈品百貨巨頭合并
永輝廣州首家“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店開業
盒馬2024年開出72家新店
華潤置地深圳萬象城二期發行56億元ABS
香港圣誕旅客入境增12%
雅戈爾成國內最高回報上市時尚集團
庫迪咖啡暫停店中店招商
港今年IPO集資額達830億港元
01
商業地產
開業/新招
01
華潤置地南京雨花萬象天地開業
12月27日,華潤置地南京雨花萬象天地開業。
南京市及雨花臺區政府領導、華潤置地董事會主席李欣等高層出席了開業儀式。 南京雨花萬象天地位于雨花臺區,項目集結近311家新趣品牌,其中區域首店及以上占比近60%。
02
“世界級”地標商業綜合體——廣州塔廣場正式開業
12月28日,廣州塔廣場正式對外開業。廣州塔廣場位于廣州城市新中軸線與珠江景觀軸線交匯處,緊鄰廣州塔南側,北連珠江新城CBD商務區,東依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西接廣州國際媒體港,南接廣州美術館,建筑面積11.4萬平方米,商業面積5.7萬平方米,地鐵三號線、十二號線、APM線交匯連通,為市民及游客提供便捷的出行體驗。
廣州塔以“國際潮奢高端購物廣場”為商業定位, 首批引入85家城市及區域首店、城市旗艦、概念店級別的高能店鋪,涵蓋奢華時尚、高端餐飲、生活體驗、精品零售、都市劇場等商業業態。
主力店有華為全球超級旗艦店、源自意大利的奢侈品百貨品牌蔻莎廣州首店、海珠首家SM+永旺精品超市,以及廣州塔劇場。目前,廣州塔廣場招商簽約率達95%,接下來廣州塔劇場、永旺、華為店將于明年陸續開業。
●圖源:小紅書@廣州塔廣場
戰略
01
武商集團與王府井設立合資公司,運營武漢市內免稅店
12月26日,武商集團與王府井宣布簽署武漢市內免稅店投資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人民幣。武商集團出資3920萬元,占股49%;王府井出資4080萬元,占股51%。
合資公司將運營武漢市內免稅店,主要經營食品、服裝、箱包等消費品。
據稱,此次合作是武商集團拓展免稅業務領域的重要舉措,符合公司發展戰略。但目前市內免稅品經營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
02
美國高端百貨Nordstrom宣布私有化,估值62.5億美元
近日,美國知名高端精品百貨店Nordstrom發布重磅公告:公司創始家族將與墨西哥房地產和百貨公司運營商El Puerto de Liverpool合作,以62.5億美元的估值將這家百年連鎖百貨私有化。
據悉,這筆交易預計將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交割。
02
品牌追蹤
新店來了
01
名創優品MINISO LAND成都壹號店開業
12月27日,位于成都春熙路商圈的名創優品MINISO LAND成都壹號店正式開業。作為場景式IP聯名集合店,MINISO LAND成都壹號店以復古木質風的設計風格、沉浸式IP主題場景以及互動打卡元素為特點,充分發揮名創優品在IP聯名領域的優勢,以超級IP賦能超級門店,營造出獨特歡樂的樂園氛圍。
據了解,MINISO LAND成都壹號店位于成都春熙路的核心位置,門店總面積超千平,店內設置了中國熊貓、哈利波特等多個特色IP聯名產品體驗專區。
●圖源:小紅書@MINISO
02
大潤發Super跨年連開三店
12月25日,大潤發Super毫州金橋店、太和瀚林廣場店線下開業。緊接著,海口海秀中路店也將在1月4日正式亮相。據了解,大潤發Super在安徽海南連開三店,門店數量達到34家,覆蓋全國11個省市。
03
TSUTAYA BOOKSTORE寧波首店開業
12月21日,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寧波首店即將在THE PARK by K11 Select盛大開業。TSUTAYA BOOKSTORE 寧波K11店將與寧波的文化氛圍及K11的藝術定位產生美妙的化學反應,帶來令人期待的驚喜。
04
沃爾瑪新一代門店昆明龍泉店和正大店亮相
12月25日,沃爾瑪借由昆明龍泉店、正大店相繼于12月25日和27日開業的消息,官宣了“新一代門店亮相”。據了解,沃爾瑪新一代門店根據顧客日常消費場景設計了16個區塊,包括早餐、火鍋燒烤、戶外出行、寵物、生鮮、全球購等。
同時,根據商品使用場景的關聯性進行交叉陳列,還新增了果切區、西式餐吧、快食購 (Grab & Go) 、鹵水熟食等區域,以回應顧客“即時餐食”的線下需求。
●圖源 :沃爾瑪中國
05
迪卡儂廣東首家新標店在PO PARK東方寶泰開業
12月21日,迪卡儂林和店在PO PARK東方寶泰負一層開業,這是迪卡儂在廣州的第13家線下門店,也是迪卡儂全球品牌煥新后在廣東地區的首家新標店。
迪卡儂廣州林和店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門店全面啟用迪卡儂全球品牌煥新后的全新品牌形象與視覺形象。在空間布局上,門店突破傳統的單一購物模式,將產品區、體驗區、運動區融為一體,讓顧客在真實場景中盡情享受購物與運動的雙重樂趣。
06
華潤萬家宣布旗下50家店將煥新開業
華潤萬家官方公眾號宣布,全國50店將于12月31日煥新啟幕,門店遍布上海、廣州、深圳、西安、成都、滁州、南昌市、南京市、沈陽市、蘇州市和天津市等地。
據悉,此次華潤萬家將根據每個城市的消費市場特性,進行針對性業態調整,包括商品、價格、營促銷、服務等內容進行轉型升級。
07
Mango重返香港市場開旗艦店,月租120萬港元
快時尚品牌Mango在香港旗艦店近日開業,早前以月租120萬港元承租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泛海大廈一間巨鋪,此舉標志著其重新布局香港市場的重要一步。
據悉,該鋪位面積達1.9萬平方尺,尺租約63元,租金較疫情前下降20%,較2014年高峰期更是大幅下跌60%。泛海大廈地鋪及1樓的巨鋪此前曾為英國快時尚TOPSHOP的香港旗艦店。
在空置多年后,Mango選擇長期租賃這一核心地段,顯示出國際品牌對香港零售市場復蘇的信心。
08
卡游香港首店開業
近日,卡游香港首店在香港K11購物藝術館開業。這標志著卡游在全球化發展戰略布局上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卡游負責人說,選擇在這里設立門店,主要是為了借助其多元且豐富的背景鏈接國際消費市場,接觸和理解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需求,為全球市場的拓展積累寶貴經驗。
09
Tiffany&Co在臺北開出全新旗艦店
這家位于臺北101購物中心的Tiffany&Co新店不只是一家零售店,是對Tiffany&Co優雅、文化和藝術的致敬。令人驚嘆的定制幕墻,由著名的日本建筑公司Kazuyo Sejima + Ryue Nishizawa/SANAA設計,用拋光鋁包裹著17,000塊玻璃磚。
●圖 源:cpp-luxury
10
永輝廣州首家“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店開業
12月27日,永輝廣州首家“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店在南沙區的萬達廣場開業。早上8點多,萬達廣場門口就排起了長龍。該店為10年老店,共規劃商品約9800支,更新率約60%,商品結構接近胖東來門店的80%。
“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是永輝今年的轉型動作之一,其已在全國各大城市開展。當日,包括廣州首店在內,永輝共有3家調改門店開業,另外2家分別位于北京和西安。
永輝超市副總裁兼全國調改項目組負責人王守誠透露,截至廣州首店開業,永輝在全國的調改店已達29家。到春節前,調改店的數量將超過40家,覆蓋18個城市。
11
盒馬2024年開出72家新店
12月26日,盒馬發布《2024盒區房消費趨勢洞察報告》 (以下簡稱《報告》) 顯示,盒馬今年共開出72家新店,其中三分之一位于二三線城市及縣城。在新供給和新體驗的雙重促進下,這些城市不斷迸發出消費活力。
《報告》顯示,長三角仍是全國消費力強勁的區域之一,全國59個“千億縣”中超過一半來自長三角地區。今年,盒馬進入了其中6個城市:常熟、桐鄉、義烏、諸暨、德清、張家港。同時,長三角蘊藏的消費力,吸引著不少品牌進駐。《報告》顯示,除了盒馬,以Lululemon、野獸派、超級猩猩為代表的新消費品牌正加速在南通、常州、金華等城市布局。
●圖源:盒馬
業績速覽
01
戴比爾斯鉆石庫存創2008年以來最高
英國《金融時報》25日報道,國際鉆石巨頭戴比爾斯集團的鉆石庫存達到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報道說受人工培育鉆石橫空出世和新冠疫情暴發后結婚人數下降影響,戴比爾斯鉆石庫存價值已達大約20億美元。戴比爾斯是全球營收最高的鉆石生產商。
02
雅戈爾成國內最高回報上市時尚集團,累計分紅280億元
雅戈爾時尚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實施“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旨在通過提升公司運營效率和質量,增強股東回報,以實現公司長期穩定發展。
雅戈爾時尚股份有限公司以品牌服裝為主體的時尚產業,致力于建立世界級時尚集團。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子品牌 (MAYOR、HART MARX、HANP、 UNDEFEATED) 合計營業收入達到3.48億元,同比增長27.59%,占比提高至9.11%,其中合資品牌HELLY HANSEN銷售增速高達80%。
在現金分紅與股東回報方面,雅戈爾自1998年上市以來,累計實施現金分紅28次,總額高達280.28億元,現金分紅總額占累計歸母凈利潤的46.01%。公司計劃在2024年9月、12月及2025年3月實施三次中期分紅,進一步增強股東回報。
關店/破產/裁員
01
資生堂旗下護膚品牌d program安肌心語退出中國市
資生堂旗下敏感肌護膚品牌日前d program安肌心語閉店并退出中國市場,據其于天貓發布的閉店公告顯示,品牌官方旗艦店于12月15日起將不再接受新的訂單。在消費者詢問閉店原因時,客服回應因戰略調整,品牌決定停止在中國市場的產品銷售。
02
星巴克咖啡師罷工擴大到45個州的300多家門店
星巴克咖啡師的罷工正在擴大到45個州300多家門店的約5000名工人,就在該公司繁忙的假期始之際。
雖然它仍然只占美國星巴克門店總數的3%左右,但這是上周在三個城市開始的行動的擴展。
這次罷工由服務雇員國際工會和星巴克工人聯合會組織,旨在引起人們對所謂的不公平勞動行為的關注,并使涉及數千名工人的合同談判陷入僵局。工人們要求星巴克立即將最低時薪提高64%,在三年合同期內提高77%以上。
●圖源:小紅書@星巴克
公司戰略
01
安踏體育首次納入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新興市場指數
安踏體育宣布,首次獲納入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新興市場指數 (DJSI Emerging Markets) ,是唯一被納入該指數的中國鞋服公司,反映集團在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方面的領先地位。
02
Costco開市客深耕寧波市場,推出全新到家配送服務
為進一步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Costco寧波會員店從12月下旬起已正式推出全新的到家配送服務,配送范圍從原有的8公里擴展至中心主城區,進一步提升了主城區會員的購物便捷性與服務效率,滿足會員日益增長的配送需求。
03
庫迪咖啡暫停店中店招商
近日,據《國際金融報》消息,庫迪咖啡店中店(便捷店)模式已暫停招商。
對此,庫迪相關人士回應茶咖觀察,暫停招商是為了集中梳理和優化現有便捷店的運營管理,確保維持良好穩定的運營狀態。同時,庫迪強調,觸手可及計劃將持續推進。
據了解,庫迪的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于今年5月下旬正式發布;7月下旬,庫迪提出下半年開8000家便捷店、未來3年布局50000家便捷店的計劃;10月下旬,庫迪推出“觸手可及”計劃,明年目標門店5萬家。
●圖源:小紅書@庫迪咖啡
04
開云集團與Farfetch電商合作正式終止
從2025年1月1日起,法國奢侈品巨頭開云集團與英國奢侈品電商Farfetch之間的所有直接合作關系將正式終止。此前雙方建立的電商特許經營協議將在2024年12月31日到期。開云集團旗下的 Gucci、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 和 Balenciaga 等品牌也將停止在Farfetch網站上的供應。
05
肯德基回應漲價
12月24日,肯德基宣布啟動調價。據悉,此次調價平均漲幅為2%,具體調整范圍在0.5元至2元不等,這是該品牌近兩年來首次產品價格調整。
肯德基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結合運營成本的變化,公司會定期評估謹慎調整價格結構,但是如“瘋四”特惠、“瘋日”活動、“OK餐”以及“兒童餐”等優惠套餐將維持原價不變。
06
耐克致力于品牌“長期的痛苦轉型”
作為全球最大的運動服裝品牌,在經歷了充滿挑戰的一年之后,耐克正致力于重振雄風。
分析人士說,長達一年的一系列戰略失誤導致耐克在今年夏天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交易日,股價下跌20%,市值蒸發280億美元。
上周,該公司發布了新CEO埃利奧特?希爾上任后的首份收益報告。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標志著該品牌長期轉型的開始。
SW Retail Advisors總裁斯泰西?威利茨表示:“當耐克在產品背后進行創新時,他們就能恢復增長。”“但這將是一個長期、痛苦的過程。”
該公司的挑戰始于2020年,為了提高自己的平臺和商店的銷售額,開始限制與Foot Locker、迪克體育用品店等批發合作伙伴的聯系。該計劃最初增加了直接銷售,但隨著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解除,耐克的直接渠道收入開始停滯不前。
07
法國前內政部長加入Shein顧問小組引爭議
法國前內政部長Christophe Castaner最近被任命為快時尚品牌Shein顧問小組成員,專注于社會和環境影響,尤其是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此舉在法國引發了廣泛爭議,特別是在反快時尚法的背景下,該法旨在減少一次性時尚帶來的環境污染。
Shein 已在法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每天推出高達 8000 個新款,引發行業和公眾對其環境和社會影響的擔憂。與此同時,Shein 還聘請了前歐盟能源專員 Günther Oettinger 作為顧問,強化其在歐洲法規環境中的游說力量。
03
資本捕手
收并購
01
華潤隆地收購香港房屋協會商業零售資產包
12月23日,華潤隆地完成對香港房屋協會 五個屋苑商場的收購,收購包括土瓜灣欣榮商場、長沙灣喜薈、喜韻、喜盈及喜漾共五個社區商場在內的商業零售資產包。
這是華潤隆地年內在香港第三筆資產收購,進一步擴大在港商業版圖,顯示出對香港長期繁榮發展的堅定信心,及支援香港經濟發展、維護繁榮穩定、改善社會民生的堅定信念,努力為廣大香港市民提供更優質、更美好的生活。
02
越秀集團斥資17.68億港元收購香港人壽
12月27日,越秀集團以17.68億港元收購香港人壽,亞洲金融作為持有香港人壽16.67%股份的股東,預計將從交易中獲得2.95億港元。
據亞洲金融宣布,此次交易涉及創興保險、華僑銀行 (香港) 、上海商業銀行及招商永隆等代理,出售所得將用于公司業務擴展及一般營運資金。亞洲金融表示,出售香港人壽股份將錄得盈利1.59億港元。
03
萬科繼續以物抵債,萬物云5500萬元收購萬驛商管100%股權
12月26日,萬物云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萬物云) 宣布,其全資附屬公司北京萬科物業服務與聯萬享建筑科技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涉及萬驛商業管理100%股權的轉讓。
根據股權轉讓協議,賣方同意向買方出售,且買方同意向賣方購買不附帶任何權利負擔的萬驛商業管理100%股權,代價為人民幣5500萬元。股權轉讓完成后,萬驛商業管理將作為附屬公司于萬物云財務報表中入賬及合并。
04
綠城服務2.227億元收購宋衛平等合資企業杭州健成25%股權
12月23日,綠城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宣布,于2024年12月23日 (交易時段后) ,該公司附屬公司杭州椿悅企業諮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買方與賣方杭州憶錦投資有限公司訂立股權與債權轉讓協議。據此,買方同意購買及賣方同意出售杭州健成的25%股權及股東貸款,代價約為人民幣2.23億元 (其中股東貸款代價為人民幣1.75億元)。
05
新華保險再出手,已接手多地萬達廣場
12月27日報道,日前銀川金鳳區萬達廣場置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退出,新華保險旗下的坤華 (天津) 股權投資合伙企業 (有限合伙) 成為公司唯一股東。同時,公司主要人員也發生了變更。
今年以來,新華保險已通過坤華(天津)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接手了萬達旗下多個萬達廣場項目,包括北京、煙臺、南京、成都、赤峰、晉江等地的萬達廣場。
06
上海力寶廣場被新加坡OUE REIT拋售
12月20日消息,新加坡上市房托OUE REIT (華聯商業信托) 決定放棄位于上海核心地段的投資物業——力寶廣場Lippo Plaza。
根據OUE REIT發布公告,該公司剝離資產的總對價約為人民幣19.17億元,折合3.574億新元。其中,物業本身的商定價值為人民幣16.8億元,折合3.132億新元。交易預計在2024年內最終落地。
07
26.5億美元成交!美國兩大奢侈品百貨終成一家
12月23日,美國奢侈品百貨連鎖Saks Fifth Avenue的母公司HBC宣布,已達成收購同行Neiman Marcus Group(以下簡稱 NMG) 的最終協議,此次交易對NMG的企業估值為26.5億美元。交易完成后,HBC將成立Saks Global,定位世界一流的奢侈品零售和房地產資產公司,負責管理Saks Fifth Avenue、Saks OFF 5TH、Neiman Marcus和Bergdorf Goodman,與此同時,這些公司將繼續以各自的品牌運營。
●圖源 :cpp-luxury
08
歐萊雅宣布收購韓國護膚品牌Dr.G
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12月22日表示,已與瑞士零售商Migros簽署協議,將收購后者在韓國的護膚業務Gowoonsesang Cosmetics,其中包括韓國化妝品市場排名第一的面部護理品牌Dr.G。
09
香港佛教聯合會豪擲2.45億港元購入羅守輝等民生商場鋪位
12月25日,香港佛教聯合會在市場疲弱期間斥資2.45億港元購入北角寶馬花園基座商場多個鋪位。此次收購涉及面積達38,515平方呎,平均呎價6361港元。據悉,賣家包括已故裕泰興集團創始人羅肇唐之子羅守輝等人士。
10
傳阿里巴巴韓國業務與易買得合并,估值或達40億美元
據知情人士消息,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計劃將其在韓國的業務與韓國零售商易買得 (E-Mart Inc.) 的電子商務平臺合并,以加強在韓國在線零售市場的競爭力。此次合并后,新實體的估值預計將達到約40億美元。
此次合作將使阿里巴巴進一步擴大其在全球電商領域的影響力,同時為易買得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持和市場資源,有助于提升其在韓國市場的份額。
11
黑石集團出售都靈150年歷史的地標性購物中心Galleria Subalpina
12月19日,意大利房地產投資商Crea.Re集團宣布從黑石集團(Blackstone)手中收購位于都靈的購物中心 Galleria Subalpina,交易價格為4000萬歐元。
Galleria Subalpina 建于1873年,占地面積約14,000平方米,地理位置優越,連接著都靈市中心兩大廣場 Piazza Castello 和 Piazza Carlo Alberto 。作為都靈的地標性建筑之一,Galleria Subalpina曾多次作為電影取景地。
ABS/REITs/債務
01
華潤置地深圳萬象城二期ABS完成發行,規模56億元
12月27日,國壽投資公司發起設立的“國壽投資-華潤置地深圳萬象城資產支持計劃” (ABS) 完成發行,資金規模56億元。
資產支持計劃底層資產為深圳羅湖萬象城二期綜合體項目,而深圳羅湖萬象城為深圳市最大的商業綜合體項目之一。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是華潤集團旗下負責城市建設運營的業務單元,構建了開發銷售型業務、經營性不動產與資管業務、輕資產管理業務三大主營業務與生態圈要素型業務有機聯動的“3+1”一體化業務組合模式
02
劉強東擬斥資1億元增持嘉實京東倉儲REIT
12月27日,嘉實京東倉儲基礎設施REIT發布公告,宣布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作為基金原始權益人之一致行動人,計劃在未來24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買入或交易所認可的其他方式增持基金份額,增持金額不超過1億元人民幣。
公告顯示,嘉實京東倉儲物流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管理人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27日收到本基金原始權益人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關于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計劃的通知。
03
大悅城地產為天府大悅城17億元15年期借款提供擔保
12月27日,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披露了其控股子公司成都天府辰悅置業有限公司向中國銀行申請借款及擔保進展情況。
公告顯示,大悅城控股控股子公司成都天府辰悅置業有限公司向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營業部申請17億元借款,期限15年,用于置換天府大悅城銀行貸款及關聯方委托貸款,以及支付天府大悅城維護、裝修、改造等經營支出。
●圖源:小紅書@成都大悅城
IPO
01
滬上阿姨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IPO
滬上阿姨(上海) 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滬上阿姨”) 于2024年12月27日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中信證券、海通國際和東方證券 (國際) 擔任聯席保薦人。
財務數據方面,2021年至2023年,滬上阿姨的營收分別為16.40億元、21.99億元和33.48億元,2022年和2023年的同比增幅分別為34.1%和52.3%;同期,滬上阿姨的凈利潤分別為0.83億元、1.49億元和3.88億元,2022年和2023年的同比增幅分別為79.2%和159.5%。今年上半年,滬上阿姨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6.58億元和1.68億元。
02
9個月狂賺近3億元,綠茶開始第五次沖刺上市
12月20日, 在小菜園 掛牌上市的同一天,綠茶集團(下稱“綠茶”) 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是其第五次沖刺港交所。
2024 年前三季度,綠茶的營業收入為29.20 億元,同比增長7%;經調整凈利潤為2.92 億元,同比增長11%。
門店數方面,截至12月20日,綠茶門店數為461家,是2021年期末236間的近一倍之多。
此外,綠茶計劃于2027年完成千店目標。根據招股書,2023年綠茶開設了89間新店,并計劃于2024年、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分別開設120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廳。
03
絕味食品赴港上市計劃擱淺
12月23日,絕味食品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終止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 (H股) 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議案。
此次終止H股上市的原因,絕味食品表示是基于維護股東利益、對股東負責的原則,綜合考慮公司目前的實際經營情況、資金需求及業務發展規劃。公司經過審慎討論分析并與中介機構反復溝通論證后,決定終止籌劃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相關事項。
04
行業風向
01
港今年IPO集資額達830億港元,明年有望問鼎全球三甲
受惠投資氣氛轉趨熾熱、加上香港近年加強與中東地區聯系,本港今年上市活動和集資額遠勝去年,更躋身全球第四大新股市場,較去年進步兩位。港交所日前發表2024年回顧,截至12月20日,本港共迎來66只新股上市,總集資額達830億港元,暫為今年全球四大新股市場之一。
本港今年亦迎來多宗大型新股IPO,其中美的集團 (0300) 以357億元集資額,成為自2021年以來規模最大IPO,另有三只新股集資逾50億元,分別為順豐控股 (6936) 、華潤飲料 (2460) 和地平線機器人 (9660) 。有分析看好香港明年有望問鼎全球新股集資三甲。
●圖源:商業地產頭條拍攝
02
哈爾濱警方嚴厲打擊冰雪大世界黃牛
近日,針對網傳“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有‘黃牛’非法倒賣景區門票和娛樂項目預約碼”等相關信息,哈爾濱市公安局迅速成立工作專班,全面開展追蹤溯源,依法嚴厲打擊非法倒賣冰雪大世界景區門票和游樂項目預約碼,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現已破獲倒賣有價票證系列案件21起,抓獲違法行為人23名,上述違法行為人對加價20至2000元不等的價格兜售門票和游樂項目預約碼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
03
定制服務吸港客,深圳商圈客流大增
為了強化港客黏性,深圳商超紛紛推出多款港客定制服務,其中領展中心城全場開通了AlipayHK、WeChat Pay HK、中國銀行數字人民幣等便捷支付服務,針對港客喜歡的體驗業態新增了常樂推拿、漣·泰式按摩等多家連鎖品牌,還新引入包括知名的豬肉婆私房菜旗下大小點·順德點心專門店、鮑師傅糕點華南旗艦店等全新首店品牌入駐。
羅湖口岸附近的金光華廣場,港人乘地鐵1號線至國貿站A出口出站即達。一樓外廣場打造了以姜餅派對為主題的圣誕美陳,在姜餅屋型的枴杖周圍環繞著繽紛的糖果裝飾和姜餅人及閃爍的燈光,營造出夢幻的圣誕節日氛圍,吸引了不少港人打卡。金光華廣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商場單日的客流量能達到8萬人次,其中港客的占比約30%。到了周末,廣場的客流會進一步增加到10萬人次左右,港客占比將近50%。
福田口岸附近星河COCO Park則從營銷活動、服務供給來提升港客到店服務體驗,不僅針對港人設置有專屬權益包,更有消費滿額獲贈深圳地鐵一日票等好禮,為港澳朋友帶來切實福利。福田星河COCO Park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去年恢復通關起,港客北上熱度的持續,商圈港客流量不斷提升,約占總體客流25%左右。
04
對前景擔憂,美國上市公司CEO離職人數創新高
由于股市不確定和對2025年動蕩的擔憂,促使美國上市公司的高管紛紛離職,盡管薪酬獎金創下歷史新高。
咨詢公司Challenger Gray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1月的一年中,有327名美國上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宣布離職,超過了2019年創紀錄的312人離職人數。
今年,波音公司、英特爾公司和耐克公司的領導人在股價下挫的情況下紛紛離職,藍籌公司發生了多起動蕩的首席執行官離職事件。
05
宏觀截面
01
“一簽多行”帶旺,香港圣誕旅客入境增12%
香港入境處數字顯示,圣誕節當日,各口岸錄得超過116萬人次出入境,包括12.2萬旅客入境,較去年圣誕節增加12%,其中近8萬人是內地旅客,按年增加4%。
市面人流暢旺,惠及各行各業。餐飲業界人士透露,圣誕期間業界生意額按年增加約8%,情況令人滿意;藥房業界也稱,圣誕期間大部分藥房生意按年增10%至20%,他們都相信是受惠于“一簽多行”恢復。
根據入境處數據,圣誕節當天共有超過116萬人次出入境香港,當中近47萬人次入境,69萬多人次出境,出境人數較入境處原先預期多10萬人。入境旅客中,7.9萬是內地旅客、4.2萬是其他旅客,合共12.2萬旅客訪港。26日截至晚上9時,共有超過94.6萬人次出入境,包括近52.2萬人次入境,近42.4萬人次出境;入境的內地旅客有6.7萬人次,連同平安夜和圣誕節,三天合共有36萬旅客訪港,當中24.1萬是內地旅客。
02
粵港澳大灣區GDP與東京灣區并駕齊驅
12月23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廣州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藍皮書: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 (2024) 》。
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大灣區經濟總量已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 (約合1.92萬億美元) ,超越紐約灣區的1.8萬億美元和舊金山灣區的1.38萬億美元,與東京灣區并肩而立,登頂全球灣區第一梯隊。大灣區GDP從2018年10.8萬億元人民幣躍升至2023年的超過14萬億元人民幣,增加了3.2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深圳。大公報記者梳理報告發現,大灣區經濟的“騰飛”,離不開世界級科創走廊“成型”和世界級產業集群走廊“成勢”兩大動力。
03
“經濟沒有好轉”,40%德國公司希望在2025年裁員
德國近期有關裁員的報道越來越多。一項調查顯示,德國許多企業正在考慮明年裁員。據稱,德國自2005年以來就業持續增長的繁榮景象已走到了盡頭。
法新社報道,德國經濟研究所 的一項調查顯示,由于經濟增長乏力,40%的德國企業希望在2025年裁員。德國《商報》援引該研究結果稱,在受訪的2000多家企業中,有38%正在計劃裁員。原因就是經濟形勢黯淡。
調查顯示,40%的企業預計2025年業務前景會變得更糟,五分之一的企業對新的一年持樂觀態度。因此,只有23%的公司計劃增加投資,而40%的公司預計會減少投資。
04
節禮日線下購物慘淡,英國商業街“很受傷”
近日,英國的客流量數據顯示,相比去年,消費者在節禮日不愿去商業街和購物中心購物。
英國BBC報道,房地產投資者和運營商管理軟件供應商MRI Software收集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2月26日20時,英國商業街的客流量比2023年下降了9.6%,而購物中心的游客數量下降了5.1%。數據說明,網購繼續主導傳統節禮日銷售。
數據顯示,實體店到訪量比疫情前水平低20.5%。截至26日20時,與去年同日相比,英國所有零售地的整體活動水平下降了7.6%。分析人士表示,實體店的利潤越來越低,因為能源成本上升,員工在銀行假日值班工資高,都導致了實體店的營業成本很高。相比之下,網店的運營成本低,管理費用也更少。
封面圖片來源深圳萬象城官方小紅書
消息來源贏商網、 紐約時報、CPP LUXURY、BOF、歐洲時報、時尚商業daily、華麗志、日經中文網、流通新聞、界面新聞、財華社、新浪財經、36氪、野馬財經、經濟日報、中新社、第一財經、品牌服裝網、墨爾本時代報、東方財富網、中國網地產、AFN研究院、觀點網、澳洲財經見聞、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 泰國《世界日報》、新加坡《海峽時報》、21世紀經濟報道、hke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