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新年前夕,被熱心人告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余額不用就要清零了,說是中醫院開藥可以報銷,就托熟人開了一點兒常用的幾種家庭日常必備藥,算是沾了一回光!
由于對國家醫保政策并不熟悉,加之工作原因,時間有限,那之后,雖然年年新年,年年清零,但由于沒有熱心人再提醒,也就沒再趕在新年到來前,再到相關醫院去開過藥。這一晃,好幾年已經過去了!
前幾天,家人從外邊下班回來,說是碰到了同院鄰居。他們是去開藥了,提醒我們需要的話,也可以到鎮級醫院開一些。
怎么會不需要呢?誰的腦袋也不是鐵箍箍著的!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身體每況愈下,平常急需用藥的時候,就到街上離家最近的藥店買一些。
年初的時候,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過,說是有一部分有資質的藥店,買藥也可以報銷。但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自己和家人一年買那么多的藥,從來也沒有遇到哪家藥店的老板主動說,我們這里可以報銷!
相反的,越來越多的藥店的工作人員,每次當你去到店里要買藥時,他們總是故意給你推薦最貴的藥,甚至你只要這一種,他們卻會不厭其煩的給你推薦很多種相關的藥物,并且照例都是最貴的!除非你對某種常用藥比較熟悉,或者在別的地方買到過比較便宜的,直接要求他們取那一種!
不去開藥不知道,一去開藥嚇一跳!這兩天,我先后應家人要求去了兩次,據說這段時間,轄區鎮級衛生院里,天天人如潮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那場面,真的是太壯觀了!你看到的這幾張圖片,遠不是最壯觀的景象!
這些父老鄉親并不是來沾國家光的!因為即入 2023年,確定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為1020元,其中個人繳費標準380元,財政補助標準640元。而如果一分沒用的話,清零了,也就意味著這1020元,一點兒作用都沒有!唯一起作用的是,能夠證明:你的醫保沒有斷繳!
這些父老鄉親并不是來沾國家光的!更是因為前來買藥的,絕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的弱勢群體!
可能有人會問了:這些人平時用藥,為什么不到醫保定點機構來買呢?
相關政策規定,門診可報的定點醫療機構包括: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級衛生院。但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藥品種類更少,執行政策很不規范:要么不報,要么報了不聲張,也就是不和你說!——至于為什么,只有當事人知道。
而鄉鎮衛生院又不是每一個人每一次有病都能走到的!那么,有病了,怎么辦?上藥店,直接買!沒有繁瑣的程序,藥品種類齊全,想買啥買啥,還節省時間!除非重大疾病需要住院,另當別論!
所以,城鄉居民醫保繳費越來越高,居民能得的實惠卻越來越少,這就是近兩年斷繳者越來越多的原因!
而平時很少用醫保卡買藥的城鄉居民,每年就只能在這時候集中到鄉鎮衛生院,讓醫生開一些院里有的常用的藥,用他們的話說,也算不白繳這一年!——當然,更多的人繳醫保,主要是為了應付那不知何時就會找上門來的突發疾病,到那時,住院可以報銷!
在排隊開方、排隊繳費、排隊取藥的漫長等待過程中,時不時聽到有群眾議論:“往年卡上的余額還給咱累積,這些年國家能了,不但不累積,反倒給咱清零了!”“要不,咋會有人說,ZF才是最大的LM呢!”
聽到父老鄉親們這樣說,聯想到公職人員的職工醫療保險——雖然近兩年國家政策有變,有相當一部分也被“統籌”走了,但剩下的余額,還是會一分不少的累積到自己的卡上的!
既然如此,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險,為什么就不能像職工醫保那樣,做到余額累積呢?是沒有固定工作、沒有固定收入的城鄉居民,比拿著國家工資的公職人員掙得多嗎?
唯一的一種解釋,就是:公職人員,相對于14億國人這個基數而言,畢竟還是很少很少的一個群體!而占國人總數絕大多數的城鄉居民,如果醫保余額長期累積的話,勢必給國家財政醫保補貼造成極大的虧空!
這應該就是城鄉醫保就像車險那樣,不用作廢的唯一原因吧!
筆者所在城市的相關部門,在12月25日發布公告說,明年本地醫保門診統籌,從今年的280元上漲到350元!
到那時,鄉鎮級衛生院里排隊開報銷藥的人,一定會更多吧!
看病難、看病貴這些老大難問題,什么時候才能徹底根除啊?!
敬請關注“劍鳴濤聲”的自媒體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