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近半個月以來,哈爾科夫作為烏克蘭第二大城市,最發達的重要的工業城市,成為當仁不讓的俄烏戰爭的絕對焦點,哈爾科夫距離俄羅斯邊境近50公里,屬于俄羅斯語地區,生活著大量的俄羅斯族人。是俄軍進攻基輔的重要樞紐,攻占哈爾科夫不僅能使俄軍進攻整個烏克蘭的后勤線路順暢而且會成為俄軍獲得戰爭勝利的最重要的進攻基地。從開戰之初即成為整個烏克蘭戰爭的焦點。
哈爾科夫為何如此重要
哈爾科夫州是烏克蘭東北部的一個州,1932年設立。東南部與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相鄰,北鄰俄羅斯。面積3.14萬平方公里,相當于五個上海的面積。首府是哈爾科夫,曾是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首都。1934年,首都遷往基輔。它的主要民族成分為:烏克蘭族48.5%,俄羅斯族29.7%,猶太族15.6%。雖然官方語言是烏克蘭語,但全民使用方言俄語。
從地緣上看,哈爾科夫向北可以影響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向南可以影響高加索地區,作為南北交往的重要門戶,戰略價值非常大。哈爾科夫是烏克蘭最大的科研、文化和高等教育基地,擁有88所高等學府,在校學生大約25萬人,還有眾多來自世界多地的外國留學生。烏克蘭國立藥劑大學、哈爾科夫國立醫科大學都在這里。哈爾科夫可以說是烏克蘭醫藥行業的匯聚地,是烏克蘭最大的藥物學教育、科研中心,藥品及醫療器械制造基地。另有7個烏克蘭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和超過200個的科學研究分支機構。25座博物館和8226座文化建筑紀念碑述說著這里悠久的歷史。同時天文館、植物園、劇院,馬戲團、交響樂團、圖書館等文化設施一應俱全。
二戰名城哈爾科夫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哈爾科夫曾經爆發過三次重要戰役,均以德軍獲勝結束。
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1941年7月,蘇軍在烏克蘭經歷了慘痛的基輔之戰,60多萬大軍潰敗,為了能夠封鎖烏克蘭境內蘇軍的后撤路線,德軍最強的第6集團軍在當年10月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了哈爾科夫。
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1942年5月,蘇軍集結了數十萬人,向哈爾科夫發起進攻。結果德軍在17天的時間里,僅僅消耗了2萬人,消滅蘇軍30萬人。考慮到為了爭取更多國際援助,蘇軍自開戰以來,首次承認了雙方損失差距的懸殊。此戰是莫斯科保衛戰后,德軍速戰速決的計劃被粉碎了,指揮莫斯科保衛戰的朱可夫聲望達到了頂點。是在此背景下蘇軍盲目發動這次戰役所導致的失敗。
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此戰又稱哈爾科夫反擊戰,是德國元帥曼施坦因一生的經典之作,被后世評價為軍事歷史上的奇跡。軍事歷史上一般認為,1943年上半年的這次哈爾科夫反擊戰,曼施坦因指揮了70萬德軍擊敗了200多萬蘇軍的進攻,將斯大林格勒戰役潰敗的不利局面扭轉,重新奪回來了戰爭的主動權,避免德軍在1943年就被滅亡。
俄烏戰爭中俄軍對哈爾科夫的進攻態勢
目前,外界已知在烏克蘭北部和東北部當面的俄軍主力是近衛第1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紅旗第20集團軍,前者有近衛坎捷米羅夫卡坦克第4師與近衛塔曼摩步第2師這樣歷年參加紅場閱兵的精銳部隊,全集團軍配備500輛主戰坦克,而后者所轄2個摩步師全是恢復蘇聯模式的6個團編制,一個師編制數約為1萬人。
烏軍在哈爾科夫的駐軍并不多,主力是政府軍機步第30旅(一說72旅)和兩個步兵營,外加500人規模的國民近衛軍基輔羅斯營,主要武器T-64BM坦克、BTR-4輪式裝甲車和D30榴彈炮。
在戰爭初期俄軍進攻并不順利的情況下,俄軍調動最重強大的火力進攻哈爾科夫,俄軍目前最強大的203毫米自行榴彈炮已經抵達哈爾科夫前線,要把對手炸成廢墟。日前,有媒體拍攝到照片,發現在烏克蘭哈爾科夫方向出現了俄軍最重型的自行火炮——2S7M型“馬爾卡”203毫米自行榴彈炮。
2S7M是目前世界上現役口徑最大的自行榴彈炮,這門火炮的炮彈差不多有200斤,相當于一個成年胖子的體重。火炮的威力非常大,很適合殘酷的城鎮爭奪戰。
目前戰況俄軍兩位將軍陣亡尚未控制哈爾科夫50%
截至3月10日,俄軍對哈爾科夫的進攻已經持續了13-4天,并沒有顯著戰果,俄軍高級將領在哈爾科夫戰斗中戰死兩位。2月28日,蘇霍維茨基少將被烏克蘭軍隊的狙擊手擊斃,最后也得到了俄方的證實。3月7日,維塔利·格拉西莫夫的少將,據烏克蘭軍稱被定點清除,他是俄羅斯中央軍區第41集團軍第一副司令,曾參與過車臣戰役以及敘利亞戰爭,是一位具有豐富經驗的俄軍作戰指揮官。
據“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前國防部長斯特列爾科夫稱,來自某些信源的消息顯示,俄羅斯軍隊已經撤出環城公路,離開了這座城市。這可能不是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俄軍沒有從西面和西南面封鎖哈爾科夫。烏克蘭武裝力量仍然控制著丘古耶夫和相關城鎮轄區內的軍事基地。
從目前的戰報看,俄軍并沒有封鎖哈爾科夫,大部分地區仍舊控制在烏克蘭守軍手中,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俄軍如果不能有效補充兵力,哈爾科夫很難獲得突破性進展,雖然俄羅斯軍隊對哈爾科夫進行了毀滅性炮擊,基本上毀滅了這座歷史名城絕大數建筑,甚至部分國家領事也遭到炮擊。
經過多日的戰斗,俄烏和談也進行了多輪,俄烏雙方開通了人道主義走廊,部分居民和外國留學生離開哈爾科夫。俄軍也向哈爾科夫發放了120噸人道主義物資。
領導這次哈爾科夫保衛戰的烏克蘭州長是位83年的烏克蘭政治精英。
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哈爾科夫的戰斗仍將持續也必然是雙方爭奪的焦點。最受傷害的還是烏克蘭人民,期盼俄烏雙方盡快達成和平協議,和平早日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