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宅子住過皇親國戚都是曾經的王府大院那么這些豪宅有哪些“是非故事”呢?清末北京的王府大約有50余座,北京尚存府邸22座,如果去掉一座公主府、兩座貝勒府,共有王府19座。仍然有點王府樣子的有7座,即克勤郡王府、寧郡王府、惠親王府、鄭親王府、和親王府、敬謹親王府、循郡王府。就從第一大的恭王府開始恭王府1851年恭親王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名字也由此而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規模宏大,占地約6萬平方米,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擁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派非凡。
其實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初為大學士和珅的私邸.就是那個歷史上著名的大貪官和珅所以可以想象恭王府其實建的很不錯后來轉給號稱“愛豪宅不愛江山”的慶僖親王永璘(嘉慶皇帝弟弟)第三代主人才是恭親王奕訢
說起奕訢,我們歷史書上都有他。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的首領,如果沒有奕訢,整部中國近代史,乃至后來的中國歷史就會改寫。
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所以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恭王府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里的藏寶樓當年放滿了珍寶,富可敵國。嘉慶皇帝抄和珅家的時候,搜出來的財富共約白銀八億兩,相當于當時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這才是真正的富可敵國。這才是真正的壕。大貪官果然名不虛傳!
據說和珅特別中意“福”字,而蝙蝠的蝠諧音同“福”。所以恭王府內大大小小的建筑裝飾上都能看見蝙蝠據不完全統計,恭王府內有9999只蝙蝠樣式的雕刻和裝飾,建于石山上的福廳更像一只展翅的蝙蝠。
恭王府有“三絕”◆ 一絕是花園中的西洋門
◆ 再一絕是康熙御筆“福”字碑
◆ 最后一絕是室內大戲樓
恭王府以其富麗而被稱作“城中第一佳山水”,更因其堪比故宮的府邸建制而聲名顯赫。雍親王府現在一般稱“雍和宮”又是“龍潛福地”和“喇嘛廟”
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并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即位后,將其中的一半改為黃教上院,另一半作為行宮,后行宮為火所焚,遂于雍正三年稱“雍和宮”。
雍和宮坐北朝南,全部占地面積為6.6公頃,據1950年統計,共有房661間,其中佛殿238間。每天睡一間一年365天不重樣雍親王是康熙帝四子也是后來的雍正帝(請參考各種電視劇里霸氣側漏的四爺)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駕崩之后,曾在此停放靈柩,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均被改為了黃色琉璃瓦。
又因為乾隆皇帝誕生于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墻,與紫禁城皇宮一樣的規格。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本宮事務,無定員。
雍和宮是清朝中后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禮親王府“禮王府房,豫王府墻”
禮王府位于西黃城根南街7號、9號,此處最初為明代崇禎皇帝外戚周奎的私宅。在清朝入關進駐北京之后,此地又為禮親王、清太祖次子、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代善所有。
代善為清代第一王,是滿清王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之首。
王府規模宏大,北京有句老話“禮王府房,豫王府墻”,意思是說禮王府的房子多,豫王府的院墻高。由此可以看出禮王府的規格,在北京諸多王府里面的等級是非常高的。
有曾傳過禮王府“兇宅”之名。王府的深宅大院就成為了鬼故事流傳的載體各位喜歡恐怖故事的網友可以作為娛樂聽聽
嘉慶十二年,禮王府毀于大火,當時的禮親王昭連于原址重建,民國后曾為蔡元培所辦之華北大學,如今是國務院機關辦公地。慶親王府“和珅舊宅”
慶親王府位于西城區定阜街西部路北,是清代四個恩封世襲罔替的親王府之一。也是清末再封慶親王奕劻的王邸,慶王府當是在光緒十年(1884)晉封慶郡王后按王府規制改建,始稱王府。
此處原是和珅的舊宅,嘉慶四年和珅被誅,沒收其宅,賜給第一代慶親王永璘作府邸,所以可以想象這宅子的豪華程度。
道光年間為大學士琦善的第宅。因琦善擅許割讓香港獲罪,被逮捕查辦并籍沒家產。其宅被沒收后閑置。咸豐初年,奕劻遷至此地。秀樓為大家閨秀住的地方也就是說這是慶親王府家的小姐住的地方慶王府東側是濤貝勒府、恭王府,西側是梅蘭芳故居,梅蘭芳故居以前是王府馬官居住的地方,梅蘭芳先生曾在這里生活了10年,到今天,王府是北京衛戍區司令部及家屬區。醇親王府1872年醇親王奕譞成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醇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分別由多個四合院組成,后為二層后罩樓。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樓。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園。
醇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這里是納蘭明珠舊宅,納蘭明珠是康熙年間武英殿大學士兼太子太傅,他的長子、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就是在這里出生和長大的。
宣統皇帝的父親光緒出生于此所以說醇親王府見證了大清王朝的結束。
(光緒皇帝)1963年,宋慶齡遷入此地居住。如今,府邸部分為國家宗教局所在地。
醇親王南府宣統皇帝出生地
晚清,醇親王奕譞夫婦(光緒父母)這里是宣統皇帝出生地醇親王奕譞最早的王府,
(宣統皇帝)按大清規制,光緒繼位后醇親王必須遷出,于是才有了后海的醇親王北府。
如今是中央音樂學院所在地,其前庭院宮門與中央音樂學院連為一體。當年汪峰組過一個樂隊叫鮑家街43號,就是以王府門牌號命名的孚郡王府怡親王府“二版”
孚郡王府曾是十三爺胤祥的怡親王府。1851年孚郡王奕譓成為宅子的主人,孚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孚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胤祥為康熙十三子,被封為怡親王,居住此地。1730年,胤祥病重將死,雍正皇帝親赴王府探視,但未及見到最后一面。遂為胤祥舉辦隆重的葬禮,并將怡親王府改建為賢良寺,以示紀念。
胤祥(十三爺)后咸豐皇帝封6歲的九弟奕譓為孚郡王。1864年,改賜孚郡王奕譓,稱孚王府,因奕譓是道光帝第九子,所以這里就是“九爺府”。
淳親王府七爺允佑的府宅
允祐于雍正元年(1723)晉封淳親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
淳親王府分前殿后寢兩個院落。有大門一座,中啟三門,前院為王府大殿,東西有翼樓各一座。
大殿之北為二門,二者之間連以月臺。二門三間,歇山頂建筑,左右各帶順山房三間。在東順山房之東,建有一座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王府主要殿宇均覆以綠色琉璃瓦,檐下施以斗栱,空間軒敞,很有氣勢。其格局與東單北極閣的寧郡王府極為相似,代表了清代王府的一種典型布局形式。
咸豐十年,王府成了英國使館,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睿親王府多爾袞府邸
睿親王府共有兩處:一在東華門大街迤南普渡寺一帶,一在外交部街。前者是睿親王進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則是乾隆年間恢復睿親王世爵后的新府。
睿親王即攝政王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極之弟,是清初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睿親王府建于順治年間園內建筑十分奢華睿親王新府規模十分宏大,曾有房五百多間。中路建筑有東西翼樓、銀安殿、二道門、神庫、安福堂等殿堂,像是小版紫禁城。西路為王府花園,東路為宗祠,大廚房、燈籠庫和戲臺等,府門外還有馬圈和車房。現睿親王新府舊址為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學。原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子現也已埋入地下。2006年,二十四中正在施工建設新校舍,清代王府的舊貌早已蕩然無存。鄭親王府清代開國元勛濟爾哈朗的封邸
鄭王府位于北京大木倉胡同,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第六子濟爾哈朗的府邸。濟爾哈朗亦是清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以親王爵世襲罔替,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是清朝歷史上除多爾袞外唯一一位受“叔王”封號的人。
王府坐北朝南,占地廣闊,建筑雄偉,原布局自東而西分三部,東部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中部為院落住宅,西部為花園。
鄭親王府花園是北京所有王府花園之冠!王府建成后,歷代襲王均有所修繕和擴建,最大的一次是第八襲次襲王德沛對府西部花園的擴建,并將花園命名為“惠園”。
現存王府筑,只東部殘留有街門、正門、正殿、東配樓、西配樓和正寢
中國大學使用時改名逸仙堂,今尚延用。濤貝勒府
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醇賢親王奕譞的第七子載濤過繼給鐘郡王奕詥為嗣,承襲貝勒爵,遷居于愉王府,作為貝勒府,稱濤貝勒府。
濤貝勒府古樸典雅,綠樹成蔭。主體建筑古色古香,是舊北平著名三大中西合璧建筑之一。
這里依舊保留著清代宮廷的痕跡,長廊、樓亭、花廳、假山,一個都不少。由于沒有經過大的裝修和整治,因此徜徉其中,還能感受到曾經逝去的氣息。
1929年,該府南馬圈和花園前空地出售,改建為輔仁大學主樓,府北部改為輔仁大學附中,今為北京市第十三中。主體建筑尚存。平西王府“唯一不在內城的王府”
平西王府位于昌平區鄭各莊記錄了清朝唯一一個太子的最后時光,見證了清朝唯一一座不在內城的王府興衰,還流傳著一段令三位皇帝頭疼的煙云往事。
它的主人是康熙的二兒子胤礽,早早的被封為太子,卻因暴露野心被廢,后復立、再廢。雍正繼位后將他軟禁在此,直到去世。
胤礽之子弘皙被削爵后,這里不能被稱為王府,后人便叫它弘皙府或昌平弘皙府,久而久之,便被簡化為平西府了,這個地名也因此保存了下來。廉親王府“八爺府邸”
廉親王胤禩是康熙皇帝八子,因其屢次暗中與雍正作對,終不為雍正所容。奪嫡失敗后被雍正扁為平民并軟禁。
實際上,胤禩的廉親王府有兩處。《京師坊巷志稿》記載:第一處為“裕親王、廉親王府,俱在王府大街。”
第二處“今皆為昭忠祠”文中提到的“昭忠祠”在臺基廠頭條一帶,不過現在這里早已物是人非了。和親王府“九爺胤禟府邸”
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第九子允禟建住宅,稱貝子府。
后來,該府被分給雍正第五子弘晝,也就成了現在的和親王府。清末時,原建筑被拆,重建一座三層小樓民國時曾先后是總統府、國務院、總理府。段祺瑞執政府所在地也是這里。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駐地。
新怡親王府“十三阿哥胤祥府邸”
王府前后共有三處,且有新舊兩處之分。其中,舊府位于王府井帥府園,只居住過始封王允祥(胤祥)一代。乾隆二十年移于冰盞胡同,李鴻章剛進京的時候就住在這里。20世紀80年代是校尉小學,如今已無。
新府位于朝陽門內大街路北,住的是允祥第七子弘曉。后來慈禧太后發動宮廷政變,處死了繼襲怡親王爵位的載垣。將此府賜予道光帝第九子奕譓,即孚郡王。
寧郡王府就成了第三座怡親王府同治三年,怡親王爵位恢復,但繼承親王爵位的后人已住在寧郡王府。因此寧郡王府就成了第三座怡親王府。
敦郡王府“十爺胤?府邸”
十阿哥胤?府邸胤?(yìné)是康熙的第十子。因支持八阿哥奪位被四阿哥所厭惡雍正二年被革爵圈禁,乾隆二年被釋放。
他的府邸是敦郡王府,也叫十王府。克勤郡王府“曹雪芹姑父宅邸”
此王府順治年間所建克勤郡王岳托的后人羅科鐸改號平郡王,故此府又稱平郡王府。其側福晉為曹寅長女,所以納爾蘇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姑父。
據紅學專家推斷,《紅樓夢》中北靜王的原型即是平郡王福彭。民國后最后一代克勤郡王曼森將府售給熊希齡為住宅,曼森最后淪為洋車夫,社會上戲稱為“車王”。如今是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豫親王府(遺址)
該府始建于順治年間豫親王始王為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鐸,后受多爾袞影響降為郡王。此后綿延13代。該府前身為明代諸王館址。
隨著清王朝的倒臺,1916年末,有近300年歷史的豫王府,不得不賣給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建立了協和醫院
順承郡王府張作霖的大帥府
王府是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的府邸,勒克德渾則是滿清第十一位“鐵帽子王”。在民間被稱為“打磨蘇王”、“達磨憎王”等。民國時曾一度為張作霖的大帥府,解放后成為全國政協辦公地。
王府原在西城區趙登禹路,上個世紀末,全國政協禮堂修建新樓,將順承郡王府異地搬遷,復建到了朝陽區朝陽公園東側,這也是北京的鐵帽子王府第一次整體異地復建。僧王府蒙古王爺的府邸
原僧王府府門在炒豆胡同,全府占了幾乎炒豆胡同一條街,規模相當可觀,現在公布的只是原王府的一部分。其主人是晚清名將僧格林沁蒙古族因擒殺太平天國主將而被咸豐皇帝封為親王并世襲。
民國后,府第被親王的后代逐漸拍賣,被分成了許多院落。現在的炒豆胡同71號至77號(單號),板廠胡同30號至34號(雙號),都是原王府的范圍。肅親王府“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墻,肅王府的銀子用斗量。”
肅親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一個皇子是清初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肅親王府現存主樓和大門不見王府大門不見綠琉璃瓦覆蓋的銀安殿,外表看來像個大院。
肅親王府環境優美,富麗堂皇,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法國曾經要求將肅王府作為自己的使館。被拒絕。之后也未逃過八國聯軍入侵,義和團運動后,肅王府被劃為日本使館。
現為北京市人民政府駐地貝子府5號線旁的王府
貝子奕謨的府邸,規模不大,五六十年代成了某單位的家屬宿舍。1976年地震后,淪為大雜院。后來地鐵5號線和平安大街的擴建,將宅院占用了一部分。誠親王府(棍貝子府)
原是明代的鏡園舊址,清代初年,此府為康熙帝第三子誠親王允祉新府。嘉慶年間,皇帝將此府賜給女兒莊靜固倫公主,公主下嫁內蒙古土默特世襲貝子瑪尼巴達喇。其后代棍布札布承襲貝子,是此府又被稱為棍貝子府。
如今是著名的積水潭醫院清末至民國年間此府猶存,1956年改建成北京積水潭醫院。那王府“超勇親王府”
為清代規模較大的一座蒙古王府。王府亦稱“超勇親王府”;又因最后一代親王名叫那彥圖,王府遂有“那王府”的俗稱。
王府位于東城區安定門地區,是蒙古和碩親王那彥圖王府。院中有2南房3間,西廂房3間,西廂為過廳,北房5間。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之前,那王府用于幼兒園。現在部分辟為會所。
大公主府
始建于乾隆年間為康熙皇帝第二十四子誠親王允秘的王府,同治年間,賜予咸豐皇帝女兒榮安固倫公主后又轉賜給榮壽固倫公主,榮壽公主是恭親王的長女,故稱“大公主府”。
和敬公主府
敬公主府,在東城區張自忠路7號(原鐵獅子胡同)。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倫和敬公主下嫁后的賜第。
洵貝勒府
宅第坐北朝南,西界臨西單北大街。現宅路北的垣墻和一組四合院均保存完整。載洵為醇賢親王奕第七子,攝政王載灃之弟。載洵入繼時原在平安里西大街的端王府已被八國聯軍燒毀,故在東槐里立府。
霱(yù)公府
霱公即溥霱貝子,綿勛之曾孫。是現存較為完整的貝子級府第。霱公府分中路和東、西兩路,在中路南北縱軸線上有府門,由五進院落組成。1959年在此開辦四川飯店。綿德府
綿德是清高宗第一子定親王永璜之長子,乾隆十五年(1750)襲王爵,乾隆四十二年封鎮國公,此處是封鎮國公以后的住宅。曾作為吳應熊的駙馬府。1913年蒙藏院在此開辦蒙藏專門學校。也就是原先的西單“民族大世界”那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