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7日,VTC新聞發表了一篇名為《1979年邊界戰爭:擊斃50名中國士兵》文章,其中引用采訪的越南高平省百姓杜先生的回憶稱:“37年前的2月,是個難忘的日子,沒有人認為中國會打我們?!?/strong>
越南稱:中國士兵涌入高平,燒毀一切,殺死一切,清理每一棟房屋,用地雷引爆每一根電線桿,然后到處尋找燒焦的尸體……
對越自衛反擊戰,高平方向,中國軍隊真的像越南人講的這么殘忍嗎?如果是真的,我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一、解放軍投入高平一半以上兵力
1979年2月17日,解放軍22.5萬大軍分別從廣西、云南東西兩個方向出發,對越南北部的6個主要地區展開作戰,它們自西向東分別為:萊州、黃連山、河宣、高平、諒山、廣寧。而在這6個主要戰場中,高平是唯一一個從頭打到尾的地方,那么,為什么高平會成為主戰場呢?我軍在這里投入了多少兵力?
對越作戰前夕,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與政委向仲華等召開作戰會議,對越南境內進行戰略部署。司令部認為,廣西邊境有多條通道通往高平省東部地區,這有利于我軍開展南北兩翼穿插迂回行動,只要切斷3號、4號公路,就可以對高平形成關門打狗、逐個殲滅的有利局面。
在許世友和向仲華等軍指的同意下,大家一致認為首攻高平比較有利,于是,周德禮參謀長的主持下,擬定廣西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方案,并得到許世友的批準。
具體的方案內容為:集中41軍、42軍、43軍129師及其加強部隊,采取大膽穿插、包圍迂回戰術,拿下高平市。其中,41軍和42軍主力分別進攻朔江、八姑嶺、復和、七溪,與此同時從念井和布局突破,向高平實施大縱深穿插,并對越軍進行分割合圍。
按照軍區前指的作戰方案,廣州軍區41軍121師、122師、123師,從南向北,自那坡、靖西方向攻擊高平;42軍124師、125師、126師、43軍129師從東向西,自龍州方向攻擊高平,共計7個陸軍師約10萬人參戰。
廣西方向一共13個陸軍師參戰,僅高平方向就占到該線總兵力的53.8%,也就是說,高平省解放軍投入的參戰兵力最多。
而高平方向的越軍投入的兵力有:第一軍區步兵第346師、下轄步兵團246團、677團、851團、炮兵188團,另外還有3個獨立團,高平省567團、852團、諒山省123團,以及5個縣獨立營和特工45營,另外還有11個武裝公安屯,共計15000余人。
然而,這些只是高平方向的正規軍力量,隨著后期民兵的加入,越南總兵力已經達到10萬余人。
在擬定作戰計劃時,軍前指并未將高平地區的民兵計算在內,認為我軍投入7個師兵力,以8倍之敵處于絕對優勢,這場作戰會非常容易取勝。
可是,越南民兵的這股龐大武裝力量太過狡猾、刁鉆,趁我軍不備多次偷襲,加之我軍并沒有做好戰前準備工作,意外情況頻頻突發,最后不得不再次抽調4個師(54軍162師和160師、20軍58師、成都軍區50軍150師)投入戰斗,而這時高平總兵力占到整個廣西方向19個參戰陸軍師的57.8%。
二、摧毀一切背后的憤怒
在中越邊境陷入緊張氛圍、大戰一觸即發之際,高平市內的越南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戰爭已經來臨。
據越南市民杜先生回憶:在高平石安村,步行約8公里到達德隆口岸,對面就是中國邊境,戰爭前夕,邊境兩邊的居民來往進行貿易,互相幫助、探討廚藝。
直到2月17日這天,連續不斷的爆炸聲響起,讓高平市民議論紛紛。然而,這個時候,依然有不少的越南村民認為,這只是邊界沖突,雙方互相發射炮彈嚇唬對方而已。
隨著德隆口岸出現密密麻麻像螞蟻一樣的坦克大隊,這才讓越南市民慌了神。一些人來不及帶走任何東西就逃進了密林。
或許,越南黎筍當局也沒有想到,中國軍隊真的會發動進攻,他們甚至沒有提前安排市民撤離。
解放軍42軍及配屬部隊,從廣西龍州縣從東南方向發起進攻,與西北方向的41軍形成鉗擊攻勢。而越軍指揮卻認為,布局關是坦克進攻的死路,中國軍隊根本不可能從這里實施機械化部隊進攻。
解放軍42軍卻集中200多輛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坦克牽引車、搭載步兵組成強大的突進集團,首先突破布局關,從而撕開東溪突破口,沿著4號公路直搗高平。
東溪是越軍高平省石安縣縣城,連接高平和諒山重要重鎮,乃中越雙方必爭之地。不過,這里地勢險要,四周群山環抱,森林茂盛,易守難攻,不適合大部隊進攻作戰。
駐守在這里的為石安縣獨立營(4個連),邊防公安1個連,武裝民軍共1000余人,為了阻止我軍進攻,越軍共設置了4道防線:
一線在班陡至無名地區,由公安屯特工隊防守;
二線在東馬地區,由縣獨立營一個連防守;
三線在靠松山、北廣高地地區,由縣獨立營2個連防守、營指揮所設立在這里;
四線在東溪鎮,由縣獨立營一個連防守。
顯然,這里的大多數基本上都是由獨立營在駐守,其實力不可小覷。而越軍之所以投入這么少的獨立營,是因為這里地勢險要,在解放軍的必經之路上設置了層層障礙,反坦克陷阱等。
另外,在布局關方向,從這里到東溪根本沒有公路,只有一條狹窄的,僅能夠通過牛馬車的坡路,想要將坦克從這里開進,無疑難上加難。
2月17日6時,43軍坦克團1營作為開路先鋒,率先沖破越軍防御,于6時40分到達東溪,隨后42軍126師緊隨其后,與坦克一營會合。與此同時,42軍坦克團與124師從側翼向高平迂回,與其他部隊形成合圍之勢。
雖然東溪穿插作戰成功,但是在穿插過程中,我軍多次遭遇越軍火力阻止。另外,天然的山體、泥塘、河流等自然障礙也需要克服。在前進途中,一些坦克被越軍偷襲,有的被擊毀,有的被卡住,甚至翻落懸崖。
在行進途中,步兵為了節省時間,只能利用背包帶將自己捆在坦克上,沒想到卻遭遇了越軍襲擊,造成我軍傷亡慘重。
另外,在作戰中途,我軍步兵作戰部隊與坦克部隊因為沒有協調好,發生脫節,導致坦克一營抵達東溪時,后方步兵師未能夠及時跟進,直到雙方戰斗4個小時后,后續步兵才到達東溪,徹底與一營會合,穩住戰局。
高平石安縣丹西公社邦村的李文杜回憶稱:他們來的太快了,根本沒有人來得及反應。
上午9點,中國坦克抵達東溪,李文杜稱,石安縣很多人以為是蘇聯車輛,所以不停揮手,直到坦克的炮口對準了人群,整個磚窯附近的房子被炸,所有人才紛紛逃跑。
高平市紅島公社已經80歲的阮文迪稱:“中國士兵涌入高平燒毀、殺戮、清理每家每戶的場景。他們埋設地雷炸毀每根電線桿,然后到處搜尋。到處都是被燒焦的尸體和哀嚎聲。”
真相真的如此嗎?
越南全民皆兵,解放軍在高平市投入11個師約10萬人兵力,直到攻陷諒山之際,都未能全部拿下,可見戰況多么慘烈。然而,越軍僅僅15000余人的正規軍怎么能夠抵擋得住中國10萬大軍呢?而且在戰斗中,我軍發現源源不斷的敵人不斷出現,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越南的軍隊中,除了一部分正規軍力量,還混入了太多雜魚,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民兵武裝。
越南民兵是廣泛的群眾性武裝,在抗法抗美期間規模不斷擴大。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夕,越南政府曾自稱,全國民兵有500萬之多,在各省、各縣、各鄉組織管轄,他們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每月至少三次以上軍訓,能夠在命令下達后15分鐘內即可出動。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之后,越南正規軍防御能力空隙較大,而這些民兵便被派上用場,主要任務是進行邊境巡邏和封鎖,他們利用布雷、挖陷阱等中斷中越邊境通道,沿路襲擊。
高平作戰期間,我軍穿插部隊以及各補給線、炮兵陣地、指揮所都受到越南民兵襲擾。他們以游擊分散方式、獨立作戰,利用山岳叢林作戰優勢,給我軍帶來很多麻煩。常常利用冷槍、冷炮對我軍進行襲擾。
顯然,這些越南民兵根本就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已經與越南正規軍沒有不同。而我軍面對敵人不斷襲擾和破壞,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保護好。
在高平一役中,解放軍部隊不僅要面臨斷糧斷藥的危險,還要防范越南正規軍,甚至民兵力量,在實施穿插作戰勝利后,竟然看到越南倉庫內全都是中國當初援贈的糧食和武器,這種吃著中國飯、砸中國碗的做法,我們不摧毀這一切,難道還要便宜這些白眼狼嗎?
越南講到最多的屠殺“平民”一事(死亡43人),是平民還是襲擊解放軍隊伍的民兵,越南應該很清楚。此事在國際上并沒有相關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