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是現存最早系統記錄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共二百卷,含本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由五代后晉時宰相趙瑩奉命監修,最后由宰相劉昫進呈,被列為“二十四史”之一。
《舊唐書》敘述史實比較詳細,保存史料豐富,因而受到后代的重視。
但立直標,終無曲影。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二十八》
解釋:只要樹立的是一根筆直的竿子,就不會有彎曲的影子。
感悟:只要行得端坐得正,就不用擔心影子歪斜。
士之致遠,先器識而后文藝。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
解釋:一個人要想有遠大前程,應當先培養器量見識,其次是文才技藝。
感悟:人應當有氣量、見識和格局,才能有所成就。
當局稱迷,傍觀見審,
累朝銓定,故是周詳,
何所為疑,不為申列?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五十二》
解釋:下棋的人臨局糊涂,在局外旁觀的人則看得清楚。累朝銓定的事物,一定十分周詳。先生為何還有疑問,而不為之申訴。
感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做事要多聽旁人的意見,很多時候困擾人們的并非問題本身,而是人們看問題的角度和立場。
法不一則奸偽起,政不一則朋黨生。
摘自《舊唐書·本紀·卷七》
解釋:法令不統一,奸邪偽詐之風就會興起;政策不統一,結黨營私之徒就會出現。
-5-
與人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
與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二十二》
解釋:與人民一起享受自己的快樂的,人民一定會為他的憂愁而憂愁;與人民一起享受自己的安逸的,人民一定會在他困于危難的時候全力拯救。
感悟:對待百姓、下屬的態度與其基業的興衰成敗有著密切的關系,唯有愛民如子,百姓才會同心同德、患難與共。
-6-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
解釋:不尊重他人,別人自然也不會尊重你。
感悟: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他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7-
運籌千里,勇冠三軍。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三》
解釋:在千里疆場上謀劃征戰,身先士卒英勇殺敵。
-8-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摘自《舊唐書·志·卷三十》
解釋: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作以后行事的借鑒。
感悟: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人們從前人或自己以往的成敗經歷中吸取經驗教訓,作為以后的借鑒。
-9-
微不可不防,遠不可不慮。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五十一》
解釋:細枝末節的事情不可以不防范,長遠的發展不可以不憂慮。
-10-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一十五》
解釋:字如其人,書法用筆的關鍵在用心,人心是正直的,那么書法自然端正。
-11-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摘自《舊唐書·志·卷七》
解釋:舊指女子在家要順從父親,出嫁要順從丈夫,丈夫死了要順從兒子。
-12-
朝聞夕殞,及泉無恨。
摘自《舊唐書·本紀·卷一》
解釋:早晨知道了學識和真理,哪怕當天晚上就死去,到了黃泉也沒有悔恨。
感悟:朝聞道,夕死可矣。
-13-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
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三》
解釋:用完南山的竹子,也寫不完罪惡;放盡東海之水,也無法流完壞事。
感悟:罄竹難書。
-14-
貓能致功,鼠不為害。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六十九》
解釋:貓如果能忠實地履行職責,老鼠就不能造成禍害。
感悟:人在其位,當盡心履行職責。
-15-
忠臣不順時而取寵,烈士不惜死而偷生。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三十七》
解釋:忠良之臣不會迎合世俗,嘩眾取寵;有志之士不會害怕犧牲,茍且偷生。
-16-
自古以來,國之興亡,
不由積畜多少,唯在百姓苦樂。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二十四》
解釋:自古以來,國家興亡,不在于積蓄的多少,在于百姓的生活是痛苦還是安樂。
感悟:以百姓的利益至上,只有關注、發展民生,才能使國泰民安,永保大業。
-17-
儉,德之恭;
侈,惡之大。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四十六》
解釋:儉樸,是道德的恭敬;奢侈,是最大的壞事。
感悟:注重節儉,避免奢侈浪費。
貴不與驕期而驕自來,
富不與奢期而奢自至。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二十一》
解釋:尊貴不和驕傲約定而驕傲會自己到來,富裕不和奢侈約定而奢侈也會自己到來。
感悟:無論身處何種環境,一個人都應該保持謙遜、自律的態度,否則驕縱、奢侈等禍患就會隨之而來。
能思其所以危,則安矣;
思其所以亂,則治矣;
思其所以亡,則存矣。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二十一》
解釋:想到危險的原因,國家就平安了;想到混亂的原因,國家就治理了;想到滅亡的原因,國家就得以生存了。
感悟:居安思危,保持時刻謹慎警惕的態度。
鑒前古之興亡,明當時之成敗。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
解釋:借鑒前朝古代的興亡教訓,明鑒成功或者衰敗的原因。
-21-
君臣朝序,貴賤之禮斯殊;
兄弟大倫,先后之儀亦異。
摘自《舊唐書·本紀·卷七》
解釋:君主臣子朝見有先后順序,尊貴卑賤的禮制是不相同的;兄弟同輩之間的倫理也有先后不同的禮儀。
-22-
在主將善用耳,不在多也。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三十三》
解釋:軍隊克敵制勝,不在于人數眾多,而在于主將善于運用自己的將士。
-23-
力寡而敵堅,則先其所易。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八十九》
解釋:兵力少而敵人的力量堅固,首先應當攻擊其易擊破之處。
感悟: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善于尋找突破之處,在自己的優勢領域發揮優勢,以獲得最終的勝利。
-24-
為令者自近而及遠,行罰者先親而后疏。
摘自《舊唐書·列傳·卷五十》
解釋:施行法令要先由近及遠,施行刑罰也要先親而后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