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概述
德意志帝國,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整個日耳曼地區后,霍亨索倫王朝的威廉一世宣布為皇帝開始,到1918年11月9日威廉二世退位期間的德國。
它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領先的工業和軍事強國之一。
德意志帝國的起源
德意志帝國是在普魯士王國及其盟友在普法戰爭中獲勝后成立的。
1806年,神圣羅馬帝國被拿破侖·波拿巴率領的法蘭西帝國摧殘解散,取而代之的是萊茵聯邦。但實際上萊茵聯邦其實是拿破侖帝國挾持下的傀儡國家。
1815年,法國在第七次反法同盟戰爭中戰敗,在維也納會議之后德意志聯邦正式成立,由26個國家組成,當然,大部分都是很小的國家和地區,其中最重要的是南部的奧地利和北部的普魯士。
德意志聯邦早期,政治分量主要在于奧地利。但是普魯士王國國力不斷增長,也一點一點地獲得了更高的權力和影響力。
直到1860年代,普魯士的主要領導人——鐵血宰相奧托·馮·俾斯麥,他通過逐步將奧地利排除出去,最終實現德意志地區統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鐵血宰相俾斯麥
鐵血宰相俾斯麥
俾斯麥的第一步是解決整個普魯士王國的行政和立法部門之間的權力沖突,讓這些職能部門的運作有利于國王。隨后,他在公國戰爭(1864年)中擊敗了丹麥,在普奧戰爭(1866年)中擊敗了奧地利,將普魯士的國際地位提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
而在這些戰爭的勝利之后,俾斯麥順利推動了北德意志邦聯的建立。原本的德意志地區被分裂成39個獨立的國家和地區,雖然普魯士面積最大,但一直以來“兄弟國”之間雖然互幫互助,但始終未能真正擰成一股繩。
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帝國開始冉冉升起。
新的德意志帝國包括25個國家和地區,帝國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同時也是德意志國的皇帝和首相。
德意志第一任皇帝威廉一世極為信任俾斯麥,將整個帝國的政務都交給俾斯麥處理,而俾斯麥也不負眾望,將德意志帝國打造成歐洲最頂級的國家。
而俾斯麥執政期間,被稱為“俾斯麥時代”。
普魯士王國崛起
自從俾斯麥被威廉一世從法國召回普魯士擔任宰相之后,他心中的偉大抱負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俾斯麥深知,要想讓普魯斯王國崛起,就必須整合全部德意志地區的國家。為此,俾斯麥制定了一個完美的計劃。
計劃的第一步就是整合普魯士北部的丹麥。
1864年2月1日,俾斯麥聯合奧地利所組成的聯軍越境進入丹麥境內。丹麥在普奧聯軍之下沒有什么抵抗能力,迅速敗北,丹麥將石勒蘇益格和菏爾斯泰因分別交由普魯士和奧地利管轄。
1866年6月,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又對奧地利宣戰,在此之前俾斯麥就已經拉攏意大利,并和意大利簽訂了攻守同盟條約。依照條約,意大利也同時對奧地利進行宣戰。
1866年7月3日,擁有29.1萬軍力的普魯士與23.8萬的奧地利軍隊在薩多瓦發生大戰,薩多瓦會戰的最后結果是奧地利戰敗并簽訂《布拉格條約》。
至此,俾斯麥幾乎收攏了全部的德意志地區,盡管此時的整個德意志民族并未共同團結一致對外,但德意志帝國的崛起已經再也無法遏制了。
普法戰爭
德意志帝國統一
隨著普魯士王國及其盟友在普法戰爭(普魯士vs法國,1870-1871)中的勝利,直接導致巴伐利亞和薩克森的國王以及巴登、不倫瑞克、漢諾威、梅克倫堡、奧爾登堡和符騰堡的王子和公爵宣誓效忠普魯士國王。
從此,輝煌的法國沒落,凡爾賽的榮譽不再屬于法國皇帝,而是屬于勝利的一方,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和他的鐵血宰相俾斯麥。
此戰過后,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向全世界宣布,德意志帝國建立了。威廉一世加冕為皇帝,任普魯士國王的同時兼任德意志帝國的皇帝。而俾斯麥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帝國的首任宰相。
德國從此進入長達數十年的輝煌歲月,直到1918年11月9日威廉二世退位。
德意志帝國的特點
德意志帝國由25個州組成,最重要的國家是普魯士,它擁有三分之二的帝國面積和五分之三的人口。它的官方標志是徽章和國旗,黑,白和紅,結合了普魯士的顏色(黑色和白色)與漢薩同盟城市的顏色(白色和紅色)。
德意志帝國在非洲(坦噶尼喀、喀麥隆、盧旺達、布隆迪等)和大洋洲(薩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等)都有殖民地屬地和海外領土,此外還有從當時的我國清朝手中強行奪取的一些特許權。
德意志的政府形式是君主立憲制,皇帝是國家元首和行政權的擁有者,皇冠是普魯士統治家族霍亨索倫王朝的世襲。由皇帝任命的總理是政府首腦,因為他指揮武裝部隊并負責幾乎所有國家事務的進展。
而兩院制議會則負責法律的批準,議會由聯邦委員會和國會組成,聯邦委員會由德國各州的代表組成,其成員由25歲以上的土著男性選舉產生。匯集天主教徒(第一個宗教少數群體)的中央黨和在工人階級階層中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社會民主黨,是德意志帝國內部的主要政黨。
德意志帝國擁有先進的社會保障制度,其中包括事故、殘疾和養老保險。德意志帝國的這一做法,有效抵御了法國在巴黎公社期間所經歷的革命的危險。但德意志帝國并沒有中央銀行,甚至最初連貨幣協調都沒有。直到從1876年開始,才指定唯一的法定貨幣是金馬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帝國戰敗
德意志帝國的終結
德意志帝國的終結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帝國卷入了列強間的利益紛爭。德意志帝國選擇加入了同盟國的行列,與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共同對抗當時的英國、法蘭西共和國、俄羅斯帝國以及意大利王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長達四年的戰爭使德意志帝國國損失慘重,嚴重削弱了德意志帝國國的有生力量。盡管它在戰爭中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東線的俄國展現了它“歐洲克星”的身份,硬生生將德意志帝國拖到敗亡。
1918 年 11 月,隨著戰爭完全陷入僵局,軍隊士氣低落,而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一場社會主義革命席卷了基爾、柏林和其他德國城市。
而這,最終導致了德意志帝國的終結。威廉二世皇帝退位,繼任者為社會民主黨領導的政府。德意志帝國最終不復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