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黃昏百分百,趁著國補,我入手了Mac Mini M4 16G+256G+萬兆的版本,當然花銷沒有買千兆而因為京東延遲發貨的朋友低,但是入手4200左右我也已經十分滿意了。
今天,我就與大家聊一聊,在入手丐版儲存的MAC MINI M4后,幾種常見的無損拓展儲存的方法。
那么廢話不再多說,我們開車吧。
連接PHDD or PSSD
▲首先自然是使用移動硬盤或者移動固態硬盤儲存數據,這里我使用的是雷孜LaCie 新一代棱鏡移動硬盤,采用了與MAC MINI M4相同的陽極氧化鋁外殼,與MAC MINI M4搭配顯得十分融洽,不會有任何的突兀感,且其金屬外殼優秀的散熱能力在持續寫入時也可以保證穩定的傳輸速度。
▲這里再簡單介紹一下雷孜LaCie,它是希捷(Seagate)旗下的高端子品牌,我這款棱鏡薄如手機,美觀便攜,平日連接MAC MINI,出差時隨身攜帶也十分輕便。
且其標配Type-C線材,設備兼容性非常強,無論是PC,還是Mac,都可以通過這款移動硬盤來傳輸數據,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的。
▲因為其同時支持MacOS與Windows,所以我這里使用的是Windows下的CrystalDiskMark軟件進行測試,雷孜LaCie 新一代棱鏡的順序讀寫速度均為136MB/s左右,足以流暢播放4K原盤視頻,所以我基本上把它當作移動影音庫來使用,用來存一些自己愛看的影視作品,短途出差的時候也會隨身帶上,在酒店住宿時看電影也要比訪問家里NAS中的視頻要方便特別多。
▲而如果你想要更高的速度,那么我建議你自組一款雷電(雷靂)協議的PSSD,這里我使用的是綠聯的USB4硬盤盒,它還兼容雷電3/雷電4協議,擁有40GBps的帶寬。
▲且這款硬盤盒的內部擁有主動散熱風扇,可以保障SSD長久使用而不掉速。
▲實測使用USB4/雷電4的硬盤盒,鏈接Mac Mini M4后面三個雷靂4接口時,順序寫入速度為2701.9 MB/s,順序讀取速度更是高達3073.8MB/s,已經追平Mac Mini M4的內置儲存,表現非常好。
連接NAS
當然,相較于上面使用移動(固態)硬盤的方案而言,我個人更加推崇使用NAS來為MAC MINI M4進行“擴容”,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NAS的儲存空間豐簡由人,且不談機械硬盤,單就目前已經有2280尺寸的M.2固態硬盤發售來看,4盤位的全閃NAS便可為Mac Mini提供最大約32TB的儲存空間,是256GB版本Mac Mini M4內置儲存空間的128倍,要是去固態貴如金子的蘋果買,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 多盤位NAS可以使用磁盤RAID技術進一步提升數據的安全性,進而在使用NAS對MAC MINI 進行“擴容”時,包括Mac Time Machine備份的NAS內文件安全性還會進一步提高。
- NAS為獨立供電,使用NAS為MAC MINI擴容,不會對MAC NINI 的供電與散熱造成負擔,也不會影響MAC MINI CPU的性能釋放。
- NAS內儲存的數據可以供包括Mac Mini在內的全屋設備同時訪問,包括PC、手機、平板、智能電視等等,要比使用移動硬盤方便很多。
- NAS所提供的影音墻、自動備份等功能十分有用,所帶來的體驗感也是外掛移動硬盤擴容所體驗不到的。
因為以上原因,我專門選擇了帶有萬兆網口的Mac Mini M4,我這里就與各位詳細展開以下我的萬兆內網解決方案。
▲NAS方面,我是用的是綠聯的480T PLUS全閃萬兆NAS,這款NAS無論是配置上還是做工上,都十分出眾,同時,這款NAS體積小巧,全固態儲存也非常安靜,放在桌面上使用非常合適,幾乎可以做到潤物細無聲。
▲別看這款NAS體積小巧,它的接口還是十分豐富的,除了最左側的DC供電接口之外,還有兩個雷電4接口(40Gb/s),能夠很好的釋放出其內SSD的高速讀寫性能。
另外還有一個USB3.2 Gen2 Type-A接口(10Gb/s),用于進一步拓展儲存空間。另外還有一個HDMI 2.0接口與一個3.5mm音頻輸出接口,使其可以直接放在電視前作為播放器使用。
▲其內的固態硬盤,我選擇了4塊十銓G50組建了RAID 5,RAID 5是一個同時兼顧了傳輸速度、容量與安全性的一種RAID方式,其容量為(N-1)x最小盤符容量,如果使用4根1TB的SSD,則擁有3TB容量,而如果使用4根8T SSD,綠聯480T PLUS則可提供24TB的驚人儲存空間。同時,RAID 5在一根SSD損壞后仍能保持數據安全,對于4盤位的NAS來說十分適合。
▲之所以選擇十銓的G50,是因為其采用了英韌科技(InnoGrit)的主控,穩定可靠,同時選用了優質NAND顆粒,并配以擁有專利的超薄石墨烯散熱片,在NAS中使用也可以持久、穩定運行,1TB與2TB版本分別擁有650TBW與1300TBW的保固寫入量與長達5年的保固時間,讓人用著十分放心。
▲組建萬兆內網,一個接口豐富,性能強悍的路由器實屬剛需,這里我使用的是華碩的RT-BE88U WIFI 7無線路由器。
▲之所以選擇這款路由器,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有線網口的配置十分豪華,擁有一光一電共兩個萬兆接口,2.5G與千兆有線網口各4個,對多數家庭來說,10個網口完全夠用,即使搭建有線內網也無需額外購買交換機了。
▲不過,因為華碩RT-BE88U的兩個萬兆接口為一光一電,而MAC MINI M4與綠聯480T Plus的網口均為RJ45電口,因此我們還需要一個萬兆光轉萬兆電的模塊。
▲連接好后,下載客戶端,即可訪問綠聯480T Plus萬兆NAS中的內容了,除了MacOS,綠聯的UGOS Pro客戶端還提供了安卓手機/pad,Windows,TV與iOS(需在APPLE STORE中下載)的客戶端,主流平臺都覆蓋到了。
▲除了使用客戶端之外,還可以使用SMB等協議直接將綠聯480T Plus的儲存空間直接掛載在各臺設備上,我這里使用的是SMB協議,之前我還將綠聯480T Plus作為Steam游戲庫,將《黑神話:悟空》安在了NAS的SSD上,并用PC萬兆有線直連游玩,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我那一篇文章。
▲這里我放上在MAC MINI M4端掛載綠聯480T Plus儲存空間后的連接速度,順序寫入速度886.6MB/s,順序讀取速度741.1MB/s,已經滿足直接剪輯儲存在綠聯480T Plus NAS中的視頻素材的需求了。
▲MacOS與Windows下的文件速度不同,我這里貼一張我之前在Windows下測試萬兆直連綠聯480T Plus NAS時的速度,讀寫速度均為1185MB/s左右,表現更加優秀,所以,將擴容預算放到萬兆NAS端,讓全家所有設備享受更大的儲存容量與更快的傳輸速度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最后友情提示一下,如果需要使用Mac設備的Time Machine功能將系統內容備份至綠聯NAS中,需要在UGOS Pro后臺的控制面板-文件服務-高級設置中啟用Bonjour服務,這樣Mac設備便可以自動備份啦。
總結
這次國補+教育優惠,使得蘋果的Mac Mini M4居然也成了一款性價比產品,當然,這只限于丐版或萬兆的次丐版而言,畢竟對于蘋果產品而言,無論是內存還是SSD儲存,似乎都是金子做的,溢價極為嚴重。
內存咱們很難擴容,不過儲存空間咱們卻有非常多的擴展方法,暴力的換顆粒直接升級內部儲存空間會導致Mac Mini失去保修,個人不建議新機直接擴容,因此本次推薦的方式都是不會損傷Mac Mini 本身的保修,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場景,按需選擇。
好了,以上便是本次Mac Mini“擴容”選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我是黃昏百分百,我們下次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