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凍死狗……”
這是在我家鄉流傳的一首數九歌謠,但是今年的情況似乎有點特殊,也就是在剛“入九”的時候有點冷,甚至是冷如“三九”。而不久后就升溫了,簡直是暖如春季。
在2024年的12月30日就迎來了“二九”,不過也是晴天,并且還比較暖和,最高溫度都有18℃。
那二九到了,2025年的春節是在“幾九”呢?到時候過年的時候冷不冷呢?答案來了,我們先來看看老祖宗的經驗是咋說的。
2025年春節是在“幾九”。
這個問題比較簡單,我們就先從簡單的問題入手,其實只要搞清楚了何時數九,一切也就一目了然了。
在古代盛行的是“冬至逢壬數九”,可是這種方法比較復雜,不好計算,每年入九的時間也不同,所以在后來就是以冬至節氣當天開始數九。
冬至當天是“一九”的第一天,而冬至后第10天就進入“二九”,冬至后第19天是“三九”,以此類推直到第82天后就“出九”了。
通過日歷我們可以查找得到2025年的春節是在1月29日(正月初一),而在這個時候已經是“五九”的第四天了。
因此2025年的春節大部分還是處在“五九”和“六九”。根據經典的數九歌謠來看,“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所以從數九時間表來看,三九、四九期間是最冷的,也就是在2025年的元月中下旬,即三九(1月8日-2025年1月16日)和四九(2025年1月17日-2025年1月25日)。
而2025年的春節是在五九第4天開始,其中大部分是處在六九,此時已經是比較暖和的了。
2025年春節真不冷嗎?看老祖宗的諺語咋說
當然了,數九還只是起到參考,也就是大致的方向。但具體如何,我們還可以通過老祖宗傳下來的諺語進行一番預測。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些諺語,都是老祖宗長期觀察和經驗的總結,聽老輩人說準確性還是比較高的。
其中在南方不少地方就有“一九二九不凍臉,大雪紛紛迎過年”的說法,它的意思是說冬至后的第一個和第二個九天,即使天氣開始寒冷了,但是卻還不是很冷,比如也不凍臉的話,那么預示著過年期間雨雪多,也就是過年的時候很冷。
古人這話的依據就是如果一九、二九的時候不怎么冷,這往往是因為冬季來得晚一些,而這樣的話寒冬就推遲了,可能三九、四九不是最冷的,而是在五九、六九的時候才冷。
這個諺語告訴我們,在“一九”和“二九”期間,天氣已經比較寒冷了,降雪較多的話,那往往到了春節的時候就很暖和。
再來看第二句農諺:“二九雪花飄,過年不上炕”。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在冬至后的第二個九天開始下雪,那么春節期間可能會非常的暖和了,人們甚至都不需要在炕上取暖。
在過去北方地區非常的寒露,冬季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燒火炕,以此來取暖。而如果二九的時候已經下雪了,那表示這一年寒冷提前了,這樣過年的時候就暖和了。
因為最冷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這也就是另外一句諺語所說的:“二九凍得透,過年暖洋洋”。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二九期間已經非常寒冷了,那么春節期間可能會比較溫暖。這種觀點認為,“二九”的寒冷是春節溫暖的預兆,預示著春節期間天氣將會比較宜人。
綜上所述,如果二九期間冷,那么春節就暖和,而二九期間暖和,那么可能春節期間下雪,氣溫也比較低。
而這些看法都是基于老祖宗的經驗和觀察,雖然它們并不能完全準確地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但是作為參考和預測的依據還是有必要的。
其實,通過數九歌我們也可以看得出,正常的年份是在三九、四九期間最冷,而過了之后氣溫就上升了。
尤其是今年的情況特殊,立春是在五九尾,并且是在正月初六日(2月3日)立春的,按照往年的經驗來看,這就是“春脖子短”,到了春節期間的時候一般不怎么冷了。
但是無論春節期間天氣如何,我們都應該做好防寒保暖的準備。在冬季,尤其是春節期間,大家要走親訪友、拜年祭祖的更要注意安全問題。由于天氣寒冷,道路可能會結冰或積雪,行走和駕駛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因此,在出行前應該關注天氣預報和路況信息,做好防滑措施,盡量避免在高峰期出行。
同時,還應該遵守交通規則和公共秩序,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最后,提前祝福大家度過一個愉快、溫馨、安全的春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