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14號,海軍總司令劉華清正在開會,總參謀部的急電打斷了正在進行的會議。
當接到了赤瓜礁附近發生中越海軍沖突的消息時,劉華清沉吟片刻,隨即做出了一個決定:“不等了,直接開打!”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雖然在70年代末,中國和越南之間,經歷了一場對越自衛反擊戰,也算是極大程度上打擊了越南囂張的侵略氣焰,不過越南人的野心,卻并沒有隨著戰爭失敗而徹底被粉碎,眼見跟中國在陸地作戰討不到好,他們就把目光轉向海洋。
眾所周知,中國對于南沙群島,從歷史來說就有充分的歸屬權和領土權,這在國際社會也是不可爭議的,可是越南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就打著諸多借口,派出軍隊對中國在南沙群島島礁上設立的界碑和建筑物進行破壞。
原本在越南分裂時期,只是南越這么干,結果到了越南統一后,這個情況反倒是愈演愈烈了,尤其是到了80年代末,對越自衛反擊戰已經過去了十年,越南人好了傷疤忘了疼,又開始蠢蠢欲動。
面對這個情況,黨中央就決心,在南沙群島的永暑礁,修建一個海洋觀測站,一方面是響應聯合國此時發布的《全球平面聯測計劃》號召,另一方面,也是向國際社會再次宣誓這片海域的主權,歸中國所有。
結果這個行為讓向來色厲內荏的越南恐懼萬分,之前他們以為中國不會跟他們計較,所以才敢肆意妄為,沒想到這次中國竟然真的決定要在永暑礁彰顯國力了,結果越南人恐懼之下,派出了兩艘武裝運輸船前往永暑礁。
他們想要先中國一步,在永暑礁設立自己的基地,搶個先手以逸待勞。
不過越南這點小心思,哪里能瞞得過人民解放軍,實際上越南人剛剛派出船只,解放軍就得到了消息,于是也派出了一艘護衛艦進行阻攔,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越南人一點便宜沒撈到,只得打道回府。
當然了,還沒開始就結束了,越南人心里自然也是不會服氣的,所以就在1988年的3月12日,越南軍隊又從金蘭灣出兵,派出了兩支戰艦編隊,一支撲向赤瓜礁,一支駛往鴻庥島,打算從這兩個區域對人民海軍進行圍堵。
實際上,從南海地區整體的艦船數量來看,此時的人民海軍相對越南,并不占據絕對的優勢,但人民海軍依然選擇“亮劍”,南海艦隊和東海艦隊分別派出了502號和531號艦,迅速前往南海諸島,會同之前布置在此處的15艘艦艇。
霎那間,南海諸島戰云密布,大戰似乎也一觸即發。
一天后,3月13日,502號護衛艦已經來到了赤瓜礁附近,戰士們率先登島,負責全力戒備此處即將到來的越軍,很快越軍也已經登島,本著“不開第一槍”的原則,解放軍開始跟越軍進行了全面對峙,兩方都沒有絲毫松懈。
終于,又過了一天,越軍按捺不住,開始跟人民海軍爆發了沖突,島嶼上的兩名戰士,楊志亮和王正利,隨即跟越軍扭打了起來,正在這個節骨眼上,一名越軍拉開了手中步槍的保險,朝著楊志亮開了一槍。
這槍一開,徹底預示著這場沖突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很快,沖突爆發的消息,就傳到了北京,此時已經是3月14號,海軍總司令劉華清正在開會,總參謀部的急電打斷了正在進行的會議。
當接到了赤瓜礁附近發生中越海軍沖突的消息時,劉華清沉吟片刻,隨即做出了一個決定:“不等了,直接開打!”
周圍的人卻有些疑慮,于是有人提醒劉華清:“部隊調動,也要考慮軍委的指示,咱們要不要先向上級請示一下?”
誰知聽了這話,劉華清扭過頭來嚴肅地說:“打仗,講究的就是戰機,戰機稍縱即逝,現在去請示了,萬一錯過機會,誰來負責?南海島礁,我看一寸也不能丟!”
就這樣,“南沙海戰”就這么爆發了,而人民海軍也在這次海戰中,展現出了過硬的戰斗素質和意志。
最終經過一番激烈的交火,越南海軍的艦艇,在我人民海軍的火力壓制下,最終被當場擊沉了兩艘,還有一艘受了重傷,后來也沉沒了。
至于我軍,其實只有戰士楊志亮受了傷,而且他受傷的原因也令人啼笑皆非:當越軍打開步槍保險后,因為過度緊張,子彈打偏了,擦傷了楊志亮的胳膊。
最終,這場“南沙海戰”,以我人民解放軍大獲全勝而告終,以永暑礁和赤瓜礁為代表的六座島礁,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中,這場勝利又一次極大程度遏制了越南擴張的野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