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學幼兒園實驗園舉辦的家園聯動辭舊迎新傳統文化體驗活動中,“藝術的造”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扎染、漆扇、作畫非遺留白島,以及近距離欣賞油紙傘作畫、開展天馬行空藝術展等活動全方位了解和體驗非物質文化,從而培養孩子們的藝術素養和文化自信。
在本次活動中,小小二班設計師圈圈爸爸不僅主動提供資源,還積極地參與整個藝術活動的策劃。他以自己獨特的藝術眼光和創造力,對活動場景的布置和設計進行了精心的策劃和實施。幼兒園室內外都被裝點得美輪美奐,整個活動的布展工作充滿了藝術的氣息和美感,孩子們仿佛置身于一個藝術的殿堂。
整個藝術活動分為了三個場次讓孩子們可以零距離深度進行體驗。第一場——扎染體驗。小小一班語言媽媽邀請到兩位非遺扎染老師,以及在小一班小橙子媽媽的示范指導下,小中大班的小朋友們小心翼翼地用皮筋將白色的布料扎緊,隨后,浸入藍色的染料中。不一會兒,一件件獨一無二的扎染作品就呈現在大家眼前,小朋友們興奮地晾曬著自己的作品,期待著它們晾干后的美麗模樣。
第二場——“童嬉傘扇”。小一班可樂媽媽聯系并邀請到了非遺文化工作室的李老師和丁老師,在她們的專業指導和陪同下,小朋友們體驗了漆扇的制作過程,一把把精美的漆扇在孩子們手中誕生。隨后,孩子們圍坐在草地上,觀看油紙傘的創作過程。只見老師們手法嫻熟地在傘面上作畫,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圖案躍然傘上。觀看結束后,小朋友們興奮地自取漆扇帶回班級,將它們作為珍貴的紀念品珍藏了起來。
與此同時,托班的小朋友們也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觀賞了藝術活動。別看他們的年齡較小,但在老師的陪伴和引導下,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
第三場——“藝術留白——童夢非遺留白島”。各班孩子利用自然物、低結構材料、黏土等材料制作了一份屬于自己的新年愿望作品:有的孩子用黏土在紙盤中塑造出迷你沙灘,幻想著新年能夠前往海邊游玩;有的則用彩色棒冰棒裝飾成臘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傲然綻放;有的利用各種裝飾材料制作出了一條漂亮的新裙子;還有的通過手繪,讓交通工具栩栩如生地躍然紙上...這些作品充滿童趣、寓意深遠,充分展現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其中,中大班的部分孩子還在現場進行了繪畫創作,將他們的新年愿望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攝影師們為每一位孩子的藝術創作過程和他們的作品拍攝了精美的照片和視頻,記錄下這一難忘的時刻。
最終,孩子們創作的所有藝術品都在園內進行了展示。在家委爸爸媽媽們的提議下,還進行了延遲攝影,捕捉了這些藝術時刻,它們成為了“天馬行空藝術展”的珍貴組成部分。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在往來中對這些充滿創意和想象力的作品贊不絕口,不斷發出感嘆:“這真是一場布藝的盛宴啊!”
本次活動不僅通過多種方式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了扎染、油紙傘、漆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的制作過程,也讓他們在感受非遺傳統藝術美的同時,提升了孩子們的藝術鑒賞力和表達力,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非物質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徐靜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