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新時代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共同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業務能力和水平,12月28日下午,市第一法院、市律協共同舉辦“數字經濟發展與數字知識產權保護”同堂培訓。我國著名法學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者”資深教授、校學術委員會主任、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吳漢東作專題授課。市兩級法院、市兩級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市律協等單位近 300人參加培訓。
▲吳漢東教授作專題授課。
吳漢東教授開宗明義,指出我國已成為數字經濟大國,并形象地將數字經濟的核心——數字技術形容為一道“大餐”,將數字技術的三大要素——數據、算力和算法分別比作“食材”“炊具”和“烹調方法”,生動而通俗易懂地剖析了數字技術的內容。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將帶動如信息電子產業、人工智能產業等數字技術產業的發展,并將賦能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發展。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法治的保障,包括數字產權配置、數字合規審查和數字秩序治理三大任務。
吳漢東教授還表示,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應當結合數字技術中的算力、算法、數據及數字技術生成內容等方面進行完善和拓展,進一步強化對芯片及算法專利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數據相關權益的保護,進一步研究、探索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知識產權疑難問題及其解決路徑,以更好保障創新成果得到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謝志強院長發表講話。
市第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謝志強感謝吳漢東教授的精彩授課,并表示吳教授詳細解讀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概況和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知識,深入淺出、闡釋精當,此番分享是一場知識產權學術領域的“饕餮盛宴”。謝志強院長還指出,此次同堂培訓是中山市法律職業共同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的具體舉措,是強化院校協作,提升公檢法司、行政管理部門、律師協會知識產權保護能力的務實方法,通過創新培訓形式,以“共學”聚“共識”促“共進”。
▲參會人員積極與吳漢東教授互動交流。
現場參訓人員表示,吳漢東教授在知識產權領域極具前沿的學術研究,對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理解和運用相關法律條文具有重要意義。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次同堂培訓圓滿落幕。
壹法中山融媒體工作室
編輯:何潔瑩
一審:貝奇聰
二審:丁向娜
三審:林 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