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有周期,人不能逆周期而動。
無論你身處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做好個人的財產保護、保值,始終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一個不確定性很強的時代,每個人都很迷茫,這時候,能給你安全感的就是金錢。
例子就在眼前:俄烏戰爭期間,有錢人大部分都在歐洲等國外到處游歷,等待戰爭結束。
最近很多人開始預測2025年的經濟,也有人說,今年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但這個時代是很難預測的,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一些已經出臺的戰略性政策,比如即將在接下來對中國經濟有著決定性影響的——超級大放水。
12月25日,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擬在2025年發行3萬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以提振經濟。
可能的通脹,已經在路上,此時如果不做好準備,將來可能會面臨手中資產不斷貶值的窘境,卻無可奈何。在這時候如果你還是只會把錢存在銀行,那么錢將會迅速貶值。
舉個例子,你在2005年擁有100萬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但你沒有用來做任何投資,只有一點微薄的銀行利息。到了2020年,100萬元的實際購買力已經遠遠不如當年了。
今年的大放水之下,有可能會將這種十幾二十年為期的進程,縮短到一兩年之內,你的感受會異常急促而劇烈。
現在要做一個思想實驗:手中現金和資產縮水了30%,甚至縮水了一半,你能承受嗎?你將怎么辦?
或者:物價在現有基礎上上浮了50%甚至翻倍,而你的收入不變,你能承受嗎?你的生活質量會下降到何種程度?
俄烏戰爭以后,歐洲的物價就幾乎上漲了約50%,這是很痛苦的。但因為歐洲本來就富裕,這種痛苦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了,但作為底層,生活質量還是下降了很多。
要對抗通脹,其實只需要做到基本的幾點,你就會成為幸免于難的人。
1、不要相信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看上去很美好,但實際上是最典型的財富縮水。在正常的情況下,定期存款都不是很好的選擇,更何況在大放水的時候。
前面說了,平常所能感到的溫和通脹,在大放水時期,會加速好幾倍。也就是說,你可能得做好準備:一碗現在10元的面,在一兩年時間內漲價到15元甚至20元。
你的家庭生活費,可能從每月4000元飆升到每月6000元至8000元。
把這種飆升拉長到10年、15年的期限,不會有太強的感覺,因為工資也在漲。但是在一兩年內,這種感受會異常痛苦。
現在中國五年期定存利率也只有1.55,所以定存就是直接的財富縮水。
在平常,無論活期還是定存,不要超過家庭財富的30%,在通脹時期,則最好不要將錢只是儲蓄起來。
2、不要買房。
房價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政策并非100%奏效,如果這時候去博弈房價會漲,將面臨極大的風險。
這種風險一方面來自房產的低流動性,也就是說,一旦房價下行,你將賣不掉你手頭的房子,眼睜睜看著房子爛在自己手里,貶值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不要很快相信地方上一些“房產回暖”的消息,至少站在6個月的周期上去看待房價,而不是一兩個月。
目前的中國房價,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不具備上漲的動力。所以當我們談論大放水有可能帶來的通脹,并不包含房價這個資產價格的上漲。
房價的周期以5年起,英國經濟學家弗雷德·哈里森研究表明,一個完整的房地產周期是18年左右——你愿意用手中的大量財富去博弈如此之長的周期嗎?
3、如何選擇股市、黃金等投資方式?
A股我不談,談了負面的文章會敏感。
在當下周期,處于美元降息通道,正常情況下全球資本會流向新興市場。這個周期內比較有前景的一種投資就是新興國家的股市ETF,可以購買這種基金產品。
怎么判斷哪里將會漲得好?看看那個國家的GDP增長情況和未來預期,看看該國的相關新聞,未來是否有大規模高價值產業布局,再看看該國現在的股市估值高低。
一般來說看這幾個國家的ETF:日本、越南、印度、德國,其實2025年還可以關注一下阿根廷股市ETF,今年它漲得非常好,阿根廷經濟也還有繼續爆發的預期。
下圖為阿根廷股市2024年的漲幅:
黃金的話,是典型的抗通脹資產。很多人覺得現在黃金在高位了,但隨著地緣政治關系進一步緊張、特朗普上臺后的不確定性增大,黃金的抗風險、抗通脹地位不會很快消除。
這也是一個大周期,而黃金真正上漲才漲了一兩年。
其實黃金背后最大的邏輯是美元的弱化,在金融戰持續、美元地位有被削弱風險的大背景下,黃金將會始終是各國央行重點儲備的抗風險資產。
跟著各國央行走,不會錯的。
不過也不能操之過急,2025年的黃金面臨一大不確定性就是地緣政治關系的短暫變化,比如俄烏戰爭的結束。等特朗普上臺后可以觀察這些情況的變化再做決定。
但無論如何,美國的再通脹預期和低利率都將大概率持續,而黃金價格仍將在這種背景下上漲。這樣的話,俄烏戰爭結束這個時間點可能是黃金砸出“黃金坑”的時候,到時候可以觀察。
4、持有高息的外幣
可以購買和持有一些在當下周期內高利息的外幣,用來進行周期的“逆轉”,這就等于你擁有了一個“抗通脹蹺蹺板”。
現在是降息周期,因此也可以尋找那些提前進入加息周期的貨幣,作為投資。
不過還是要考慮到美國經濟現在的復雜性和美聯儲決策的變化,目前還不太明朗,特朗普的上任會加劇這種不確定性。所以也是一樣,可以等到春節以后再看情勢以做決定。
但是總體而言,持有外幣未必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起到一個對沖通脹的保值作用。道理很簡單,當你預期本國貨幣有可能貶值,那就持有其他更堅挺的貨幣來避險。
當貶值周期到了尾聲,你再將這筆外幣換回本幣,就等于完成了避險,甚至還會賺一些錢。
尤其是在人民幣如果繼續大幅降息的情況下,配置外幣將是重要的抗通脹手段。
總體來說,中國人能選擇的投資可能性太少了,因此對抗通脹的能力也有限。但要遵循一個標準,就是那句老話——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如果你在大放水的周期來臨之時,仍然傻乎乎將人民幣現金存在銀行里,那你可能將在未來兩年追悔莫及。
上述的避險資產,做一個均衡配置是最佳選擇:按照高中低風險,進行各30%的配置。
最后還是請記住,這將是你有生之年所經歷過的最大規模的放水。2025年,將會充滿了“驚濤駭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