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汲黯傳》是趙孟頫傳世小楷書法作品中的精品,被譽為“小楷之冠”。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是元代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博學多才,尤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漢汲黯傳》寫于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是趙孟頫67歲時的書法作品。此作基于《史記》中的《汲黯列傳》內容,但原作品中缺197字,這部分內容為明代書畫家文徵明所補。
作品為宋淡黃藏經紙本,形式為小楷冊頁,共10頁,每頁縱17.6cm,橫17.4cm,烏絲欄界,每頁12行,行字數16至18不等,凡119行,計1946字。現藏于日本東京細川家永青文庫。
整體面目平和簡靜,給人一種嚴整、肅穆之感。這種氣息使得作品在視覺上具有一種統一感和整體感,達到相應的審美效果。
起筆敦重典雅,輕重得宜;行筆從容不迫,一氣呵成,無一筆失度。筆畫之間提按使轉,方圓兼施,十分講究筆畫間的粗細和累重變化,極富有節奏感。
筆畫雖峻利而不失溫和,收筆似稍重,更顯筆鋒不茍。彎筆從容使轉,凝遲內含;折筆立頓方棱,工雅文靜。豎筆捺撇皆重,其他筆畫疏淡參差,穿插其中,如叢碧中疏枝密葉,月光透射,掩映成趣。
字的重心平穩,內部空間分布均勻合理。左右結構的字相互呼應,上下結構的字則主次分明。如“君”字,橫畫平行等距,豎畫垂直,整個字給人以規整大氣之感。
在規整中蘊含著靈動之美。它既傳承了晉唐小楷的法度,又融入了趙孟頫個人的書法特色。與趙孟頫的行草書相比,小楷《漢汲黯傳》更顯內斂含蓄。
后世書法家如文徵明、倪瓚、馮源深等都對趙孟頫的《漢汲黯傳》給予了高度評價。文徵明跋趙書《漢汲黯傳》稱他“楷法精絕”;倪瓚也說:“子昂小楷,結體妍麗,用筆遒勁,真無愧隋唐間人。”;清代馮源深評云:“此書方峻,雖據歐體,其用筆之快利秀逸,仍從《畫贊》、《樂毅》諸書得來。”
《漢汲黯傳》被譽為小楷之神品,是小楷初學者最好的范本之一。它對后世書法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書法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漢汲黯傳》主要講述了西漢名臣汲黯的生平事跡和性格特點。汲黯為人倨傲嚴正,忠直敢諫,從不屈從權貴,逢迎主上,以此令朝中上下皆感敬畏。他多次犯顏直諫,言辭犀利精粹,其情之激切義憤,皆力透紙背,震撼人心。司馬遷懷著極其欽敬的心情為汲黯樹碑立傳,表彰他秉正嫉惡、忠直敢諫的杰出品格。
綜上所述,《漢汲黯傳》以其精致的書法、平和簡靜的氣息、干凈爽利的用筆、清腴婉轉的筆勢、嚴謹端莊的結構以及秀逸典雅的風格而著稱于世。它不僅展現了趙孟頫深厚的書法造詣,也為后世書法家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學習范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