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末,內娛頂流易烊千璽新片《小小的我》上線。
該電影聚焦特殊群體主人公,易烊千璽飾演的劉春和是一名腦性麻痹少年,影片深入劉春和的家庭生活和成長經歷,展現這類特殊人群最真實的故事。
電影創作佳,立意好,上線以來反響熱烈,口碑不俗,對電影的評價高,易烊千璽的表現得到觀眾一致好評。
預告片中,一個背影將期待值拉滿。劉春和扭曲的身體,巍巍顫顫的步伐,走在人群中格格不入,身體總是歪斜,手腳不受控制。
正片上線超乎預期,易烊千璽詮釋出人設特征,塑造出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背影是一個普通患者的背影,迎面是一張熟悉又陌生的臉龐,但幾乎看不見易烊千璽的影子。
易烊千璽完全拋開自我,真正投入到劉春和本身,從里到外全都成為劉春和:細致入微的動作、姿態、言行舉止……
電影不抨擊苦難,歌頌美好,沒有跌宕起伏的篇幅描繪人物的生活苦楚,用細膩的筆觸展現劉春和生活里的喜怒哀樂。
劉春和的生活充滿他人的善意。跟外婆在老年樂團學習、成長,用歡聲笑語擁抱每一天平凡而真實的生活。
外婆的陪伴,他人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填滿了平凡而真實的人生。
那些被嘲笑、嫌棄、冷漠對待、針對、忽視的瞬間也格外真實。
為了學費打工賺錢,考駕照,卻遭屢嫌棄。
給他人讓座,司機師傅卻猛剎車而摔倒,事后司機師傅第一句話是“像你這種情況少來擠公交車”,沒有道歉,沒有關懷。
好的遭遇和遭受的遭遇涌進生活各個角落,現實的一次次挫折遭遇打擊渴望向往的人生,一顆躊躇滿志的心經過無數次打擊,卻也只能吞咽所有的心酸委屈。
他人異樣的眼光、母親的控制欲以及喜歡的人的欺騙都深深觸碰劉春和心理無法言說的痛。
劉春和渴望融合,渴望被當作普通人看待,可那些無視的眼神,區別對待的動作無處不在。
面對那些眼神、言語,他的委屈像牛軋糖一樣難以下咽、平息,但不論如何都會有吞下去那一刻。
影片中不刻意避開角色的感情問題,呈現劉春和像普通人一樣有對愛情的渴望。
劉春和跟雅雅的身體觸碰,打破人們對這類人群的刻板印象,深入角色內心活動,突出他們“正常”的欲望和情感渴求。
感情線的加入挖掘出劉春和深層次的情感反應,青春期男孩的生理和情感變化跟現實情況碰撞,展現出人物內心世界的情感需求。
影片采用用積極樂觀的方式呈現劉春和在荊棘滿布的人生道路上勇往向前 ,用平視視角和細膩手法深入探討特殊人群。
親情或是愛情都是層層遞進的過程,劉春和對雅雅的情愫熾熱而滾燙,對外婆的愛感恩而依賴。
外婆懷著對女兒的愧疚承擔起照顧孫子的責任,將所有的溫暖和愛給予劉春和,他們的相處日常沒有東亞家庭代溝阻礙,更像是好朋友聚在一起。
劉春和在外婆帶領下跟一群老年團打成一片,他們的善解人意、慈祥有愛像一道照亮劉春和的生活,劉春和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細膩的情感在易烊千璽的表演下細致入微,透過外形深入到內心,展現出一個獨立個體純真美好的情感世界。
影片沒有刻意煽情,以平視視角微微道路,更像是在記錄劉春和真實生活的紀錄片,鏡頭只是默默作為旁觀者,觀察他的生活起居。
劉春和和外婆日常生活里的歡聲笑語、嬉皮打鬧洋溢著幸福、美好的生活本真模樣,流露出暖暖的溫度,溫暖觀影者的心。
電影將觀眾帶入腦癱患者的世界,感受他們那份堅強的生命力和頑強的生活能力,精細入微的人物本身和周圍人物的刻畫,探討深刻的社會話題。
電影本身之外,男主角易烊千璽的表演令人吃驚,不僅顛覆愛豆的形象,也顛覆曾所在塑造過的所有角色。
形體上的模仿控制,面部的管理完全沒有“演”的痕跡,從形象雕琢到內心精鑄,塑造真實立體的角色形象,交上一份滿分答卷。
影片中有一個走在馬路上的鏡頭,沒有臺詞,一個轉頭,一個微笑,直擊內心深處。
那份震撼,一部分來自普通人“劉春和”的個人魅力,一部分來自易烊千璽的“整容式”表演。
技術層面的把控,情緒層面的投入,看到演員對作品、角色的真誠,微小的細節變化將全面的“劉春和”演繹得有生命力,賦予人物獨特的氣質。
若不是看到易烊千璽主演的名字,可能會覺得是一個長得有點像易烊千璽的素人腦癱患者。
因為不論怎么看,劉春和跟“易烊千璽”更像是兩個不能融合在一起的角色。
雖然以往的作品中,易烊千璽的實力屢次帶來驚喜,突破00后年紀所帶來的驚艷,但當看到劉春和一角的跨越,還是被震驚到了。
當“不像演”的評價堆疊如山,易烊千璽的表演已達到令觀眾挑不出毛病的境界。
有人說,華語電影20年內不會有人再能演出第二個劉春和,對易烊千璽的表現給予最高評價。
易烊千璽塑造能力強,在影片中的表現被稱為絕對的頂級表演。
有人說,易烊千璽再不拿影帝真說不過去。
對人設的精準把控,對腦癱病患群體在社會中的生活情況觀察細致入微,看得見的鏡頭或看不見的背景鏡頭,渾然天成的表演塑造出人物最真實的狀態。
據說,為了塑造好角色,易烊千璽下了很多功夫,查閱大量資料,還特意深入這個特殊群體,了解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情感世界。
學習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語言特點,拍攝期間找角度、找狀態,一遍遍尋求最滿意的呈現,最終才有廣獲贊譽的評價。
易烊千璽說,劉春和是所塑造的角色里停留最久的角色,拍攝完半年的時間里,他都無意識保持劉春和手內扣的姿勢,笑的時候不自覺仰頭。
參加各類活動或機場路透物料中,易烊千璽的不自覺內扣手勢最明顯。
易烊千璽說看了才知道自己的手勢狀態保持飾演劉春和時的無意識肌肉記憶。
對每個角色深入剖析,全程投入到角色本色,精心打磨每一個細微的情緒變化,靈活面部變化,豐富人物內心世界。
劉春和不是易烊千璽挑戰的第一個具有挑戰的角色,卻是所有角色中的挑戰難度的翻倍,包含身體、心理、專業等等方面的全面投入。
劉春和一角的塑造并非一蹴而就,是經過長期的經驗、專業以及對特殊群體的觀察、融入、了解、鉆研下的多重積累,和結合人設、故事情節的結果。
易烊千璽從舞臺愛豆轉向影視圈發展,走一條跟同齡演員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易烊千璽的表演天賦和后天努力讓這條道路一步一個腳印向前延伸,如今已走到相當成熟的階段。
《長安十二時辰》的李必是少年將軍,易烊千璽00后的年紀撐起李必的成熟、穩重、干練,鎧甲披身,眼神犀利,辦事雷厲風行,將門風范拿捏自若。
《少年的你》中的小混混小北,用善良維護遭受校園暴力的陳念,他們一起躲在處在城市邊緣的黑夜角落,互相傾訴心聲,熬過最艱難的日子。
易烊千璽的小北處在困境卻見不得他人被傷害,守護一個女孩,為她打開光明的未來,默默承受牢獄之苦。
小北一角讓易烊千璽的演技被看到,演員身份得到認可。
《長津湖》里的伍萬里隨哥哥一起前往戰場最前線,初期的他天真有野性,經歷戰爭洗禮,褪去孩子稚氣,從一個男孩蛻變成一名真正戰士。
年紀雖小,跟一群老戲骨同框毫不拉胯,在《滿江紅》里撐起孫均的氣質、氣場,沒被前輩的實力壓倒。
一個個角色中,易烊千璽總是挑戰跟自身群體、年齡不符的角色,大多數是底層小人跟命運、現實、社會作抗爭的人設。
作品的熱度和獎項數量見證易烊千璽演繹生涯每一個階段。
舞臺歌手轉型演員,被貼上愛豆、流量的標簽,付出的努力也曾被一部分聲音忽略,直到不斷堆積的作品數量,不斷累積的獎項,刻下努力的痕跡。
作為舞臺上唱跳第一的愛豆很難,轉型成為一名被認可、支持的演員更難,需要經歷無數次現實考驗和時間打磨。
內娛從不缺拿第一的影帝,機會也都在,但萬人過獨木橋,摘取第一不是一朝一夕奮發圖強就能實現,拼盡全力到最后的才是贏家。
大眾的眼睛雪亮,實至名歸的勝利者積攢的點點滴滴自有見證者,懷揣誠意,奔赴藝術,秋收的碩果終有滿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