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之前徒步瀏陽河已歷6個假期:去年五一、端午、今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今年中秋節(jié)假期,我緊接著前面的行程,乘車到瀏陽市大圍山鎮(zhèn)北麓園村村部,繼續(xù)沿瀏陽河(大溪河)上行,經(jīng)瀏陽市白沙古鎮(zhèn),到達位于大圍山鎮(zhèn)源頭村千秋組,乘車返回長沙市區(qū)。
以往每一段行程結束后,我都以散記的形式,在自媒體上發(fā)布了圖文,介紹了沿途見聞,這次也不例外。
一
9月17日一早,我在所住的那家家庭旅館煮一碗面條吃了后,就找過路的私家車坐到16日傍晚走到的瀏河源村江背組3號,繼續(xù)沿瀏陽河岸邊小路或鄉(xiāng)村公路徒步上行,把前一天薄暮時分因光線不好沒拍照片的幾處還算不錯的風景拍進手機。
謝天謝地,天氣晴朗。
大溪河的河道和水流都小了不少,與一般小山溝差不多了。
經(jīng)過同村的臘船組,河道中多是各種形狀不規(guī)則的石頭。
某漂流集結地,有一個開闊的場院和相應設施。外地來這里參加漂流的人都要走到這個漂流起漂點,即大溪河上游的一座攔河壩,然后從這里起漂。
攔河壩的上游側是一個深潭一樣的水庫,碧綠的水深不見底。
經(jīng)過同村的陳家組。收割過水稻的田留著四五十公分高的谷樁。
瀏河源村千秋大屋11號是李蓮公祠,大門兩邊對聯(lián)為:公祠山水秀;后裔子孫賢。門口的紅漆圓柱上楹聯(lián)為:脈自隴西有訓家規(guī)純祖武;經(jīng)傳鹿洞克端身范厥孫謀。
再往上走,就到了同村的陳家組,也就是本人16日晚上入住的地方。
一戶農(nóng)家把稻谷曬在入戶公路的水泥路上,從家門口一直鋪了近百米遠。不遠處的公路邊是一家生態(tài)養(yǎng)殖公司,是一個養(yǎng)殖黑山羊的基地。
前方一大塊預制板架在河溝上,連接稻田的一端用木架子攔斷了。
上午的陽光灑在大溪河岸邊的草木上,像鍍了一層金。
照片中開著紅色小花的植物叫什么名字?花雖小,卻十分引人注目。
一戶養(yǎng)蜂的人家門口的河岸上,種了一長排開著紫色柱狀花的植物,經(jīng)打聽,才知道此花名為千日紅。
千日紅的花序生長在植株頂端或葉腋上方,保持垂直向上的姿勢,給人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感覺,鼓勵人們勇敢面對困難。
千日紅象征著樂觀、堅定的友誼、忠貞不渝的愛情、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堅守榮耀的信念。它的花語還包括不滅的愛、戀人的一心一意和堅守的友情,象征著永恒不朽的花期和堅守的榮耀。此外,千日紅也代表著豁達開朗的性格和永不言棄的精神,鼓勵人們追求愛情、保持樂觀。
千日紅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象征意義,還具有藥用價值。它可以入藥,用于治療咳嗽和呼吸問題,具有止咳定喘、平肝明目的功效。
養(yǎng)蜂人家門口還設了兩架秋千,立了兩根水泥柱作支撐,頂上做了雨棚,外地過來旅游的人可以看看花、蕩一蕩秋千 ,可以吃一吃農(nóng)家菜,順便買一兩瓶蜂蜜帶回去。
幾個蜂桶之間的樹枝上垂下來一個特大號的絲瓜,讓我驚嘆不已。也許是因為這地方空氣好水質好,才能長出這么大的絲瓜。
這里還有一個水池,長著不少水葫蘆。水葫蘆是外來物種,生命力很強,見水就生,蔓延得極快,在國內不少河湖泛濫成災。
筆者曾在浙江建德一帶的蘭溪江上看到大片大片的水葫蘆,據(jù)說建德市每年得花掉好幾十萬資金,用于雇船工每天劃著船在江邊打撈水葫蘆。聽說水葫蘆可以喂豬,總的來看,是弊大于利的。
養(yǎng)蜂人家的女主人得知我是花了好幾個假期,從瀏陽河入湘江口一直徒步旅行上來,十分激動和感動,一定要與我拍個合影留著做紀念。合影拍了后,看得出她很開心,而她家先生也沒有說什么。
二
我繼續(xù)往上游走,“大圍山母親河瀏陽河源頭景區(qū)(前方直行2.5公里)”的牌子就立在河邊不遠處。
因為河道窄小,有的地段完全被岸邊的草木所遮擋,下圖這一片竹林就遮擋了一段河道。
一戶人家的菜地邊長著一叢開得鮮紅艷麗的雞冠花,可謂花團錦簇。
資料顯示,雞冠花別名為雞髻花、老來紅、蘆花雞冠,花高30-80厘米,粗壯;分枝少,近上部扁平,綠色或帶紅色,有棱紋凸起;單葉互生,具柄;中部以下多花;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質,夏秋季開花,花多為紅色,呈雞冠狀。原產(chǎn)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供觀賞;花和種子供藥用,為收斂劑,有止血、涼血、止瀉功效。
過了瀏河源村社前組,山勢越來越陡,河道越來越窄。
在半山坡上,有一戶人家,兩層的磚木結構,頂上蓋瓦,正面二樓有欄桿。樓上招牌“湘東第一家”,兩邊楹聯(lián)是“峻嶺千尋憑檻起,名河九曲順溪來”。
因這地方距湖南和江西交界處沒多遠,又是人們去看瀏陽河源頭的必經(jīng)之地,所以得地勢之利。房主開著飯店,自家養(yǎng)蜂取蜜賣給過往游客。
本人與房主聊起來,得知源頭距此地只有兩公里左右,中年人說他平時在外地打工,這次放中秋節(jié)的假,才回家來陪他年屆8旬的父母親過節(jié)。他父母手工做了幾十個艾葉巴巴,正準備上鍋去蒸。
他們家房子右后側不遠處的路邊上,立著一塊方碑,文字有“瀏陽河源頭項目”,是2018年8月18日立的碑。
三
往瀏陽河源頭方向走,游道路面鋪了一層小顆粒的鵝卵石,還寫了“2018”的字樣和畫了蝴蝶的圖樣。
經(jīng)過一段約一公里的平路,看到瀏陽河邊的一個亭子,亭子正面的頂上懸著一塊匾,匾上書“瀏河之源”四字,兩邊楹聯(lián)“圍山藏圣跡,源水釀名歌”。亭子里三面設了美人靠,供游客休息之用。
游道中間設了水槽,淺淺的水從中流過。
一片竹林被燦爛的陽光照耀,篩下斑駁的竹影。
沿著時而平緩時而陡窄的游道上行。沒有路的地方架設了簡易橋,以不銹鋼管架支撐,用不銹鋼管做欄桿,以木板鋪橋面。有的小橋還加了鐵鏈。一些長在水邊的植物垂下長長的根接近水面或懸在半空。
有的路段沿山坡用條石修了梯步,有的路段橋上木板已朽壞或掉落。
經(jīng)過十幾個小橋后,前方出現(xiàn)了一個小亭子,游客可以坐在亭子上小憩。一段數(shù)米高的瀑布像從上而下懸掛的白練。
在這里,我碰到幾名專門從湖北荊州趕過來游覽瀏陽河源頭景區(qū)的年輕人。我們同行了一段路,在部分景點游玩中,互相拍照,留下紀念。
瀏陽河源頭景區(qū)的水流大部分流在巖石交錯的陡窄山溝里,流出了多種小瀑布。
有一處瀑布非常有名,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宣傳媒體上的照片,拍的就是這個景點的照片。
幾乎所有來到這個瀑布前的游客都會在此留影,拍下難忘的瞬間。
現(xiàn)有游步道就修到這個瀑布前,再不能往上去了,我只好順河道沿原路折返。
至此,本人經(jīng)歷7個假期的漫長行程,終于來到瀏陽河源頭,完成了全程的徒步旅行目標。
下午約一點過,我走回到湘東第一家,買了蜂蜜,品嘗了主人家蒸好的艾葉巴巴。然后,搭了一輛私家車,來到瀏河源村江背組,坐上了返回長沙的車。
在車上,我的思緒又回到一年多前。
四
去年初,我就萌生了徒步旅行瀏陽河的打算。多年前分數(shù)個假期徒步旅行過浙江的金華江、蘭溪江、富春江,直到杭州。時隔多年,能否順利徒步瀏陽河全程,我心中沒底。現(xiàn)在終于實現(xiàn)了之前的目標。
聯(lián)想到清代詩人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此詞寫的是詞人天涯羈旅思鄉(xiāng)情懷,我的這七次明斷實聯(lián)的徒步旅行雖與詞中所述情形迥異,但心境差不多,所以對此詞頗能產(chǎn)生共鳴。孤獨的行程中,想念家鄉(xiāng)親人的感情曾是多么的強烈。
難忘那些風雨無阻、頭頂烈日或嚴寒,一個人踩著泥濘,或披荊斬棘,跋涉前行的日子,山一程水一程,難忘一路上欣賞到的在城市里看不到的美景、接觸到的有情有義的人。
如今回首來時路,仿佛人生,一旦確定了目標,只要邁開步,堅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夠抵達詩和遠方。
可以告訴各位關注我的朋友們的是,我的徒步旅行還沒有結束,明年的第一個小長假,我將開啟小溪河(瀏陽河的另一條支流)的詩意徒步之旅,去揭開瀏陽河的另一塊神秘面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