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個月各大汽車廠商的銷量出來了,其中比亞迪銷量車輛360萬臺,這么算下來,今年總銷量,估計在400萬輛左右。
僅僅在4年前,2020年比亞迪全年的銷量,網上公開的數字是416337輛。
也就是說,4年時間,比亞迪汽車的產能提高了足足十倍。
如果你在工業領域,可能會被深深的震撼,某種程度上,這稱得上是一個奇跡。
這并不是我對比亞迪這個企業有多崇拜,或者說我對比亞迪坐的車有什么好感,即便是到了今天,我依然抱著如果要買,再觀察兩年的態度。
我自己是陜西人,畢業后,在西安工作的時候,跟比亞迪的采購們打過交道,一方面,比亞迪要求的東西不算好,簡而言之,一線品牌不要,要二線品牌最好。
另外一方面,比亞迪對標準件采用寄售的制度,也就是我要用你的東西,你先拿1000個過來放在我貨架上,我一個月用多少個,給你結算多少個。
在我看來,這不是一個很良好的交易制度。交易的本質是平等,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最好,如果做不到,那么也要盡可能做到兩家公平,而不是仗著自己的規模,平白無故去壓榨供應商。
因為知道他們的采購標準,包括我知道的很多零部件,比亞迪用的都不是業內最好的,所以我一向對比亞迪的產品不感興趣。
但這不意味著比亞迪不是一個強大的公司。
40萬輛車的規模,和400萬輛車的規模,可不是把同樣的產線再復制10個這么簡單。
傳統燃油車上有3到4萬個大大小小的零部件,電動車上有1萬5千個零部件,把這么多產品整合在一起,4年時間產能提高10倍,絕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比亞迪一開始就是代工做電池的,誰也沒有想到,后來乘用車也改做電池了,從做電池到做燃油車的我不知道有幾家,從做過電池,又做燃油車,然后又到了電動車的,恐怕目前就只有比亞迪了。
自己做電動車最核心的部分,電池本身就節省了成本,又依靠強大的產能,對供應商進行最嚴苛的要求,大大降低了自己的成本,于是比亞迪的車,好不好看是一回事,好不好開是一回事,便宜不便宜則是另一回事。
在其他車還在宣傳智駕,平臺,什么科技的時候,比亞迪低端領域,就主打一個便宜,其實這個打法以前也很常見,以前叫做大屏大電量,現在叫大空間長續航。
而比亞迪著眼未來做的這幾款高端車,雖然現在看起來賣的一般,但實際上,這些高端車,有研發性質,就跟F1一樣,他們用的東西不一定是性價比最高的,但一定是最前沿的。
用高端車來提高研發能力,在現在這個規模的銷售下,恐怕比亞迪,真的要成為一個巨頭了。
這不像蓋房子,房子蓋了就在那里,車每過幾年是要換的,跟手機一樣。
比亞迪這么高銷量,就算以前造的車質量不行,在這么大規模的練習下,造好車恐怕不是一個什么難事。
當然,有人會問比亞迪到底對工人怎么樣,我只想問一句,到底哪個打工人,能過得很好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