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濟南,有人會說趵突泉,有人會說千佛山,有人會說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有人會提到92年哥特式的濟南站,有人會說“四大火爐”……而我對于濟南的第一印象,模糊中來自老舍先生——《濟南的冬天》,說濟南這個城市,三面環山……正是因為三面環山,限制了濟南的發展。
以前,說起山東省17地市,現在,是16地市。為什么?因為濟南把萊蕪吃掉了!以前的萊蕪市雖然小,雖然經濟全省墊底,但好歹也是個市,現在成了濟南的一個區。即便如此,濟南+萊蕪的GDP成功超過了煙臺,僅僅成為全省第二,距離青島的經濟總量,差距還是很遠。
濟南的地理形勢,限制了城市的發展。濟南市屬于泰山余脈,地質條件復雜,我們經常調侃——如果濟南挖地鐵,把趵突泉挖斷了怎么辦?因為不能向地下發展,所以只能向地上要空間!您看濟南的立交橋琳瑯滿目,騰蛟起鳳,眼花繚亂,一個個鳥巢穿插在立交橋之間……窗外望去,滿眼都是生活,滿眼都是生命的倔強與掙扎!
大約十五年前,第一次來濟南!當時在濟南站乘火車,因為時間還早,所以在車站附近吃了一碗面。那個年代,充電寶還沒有盛行,吃飯的間隙,問店家能不能手機充會電,店家說可以。就這樣,一邊充電,一邊看了一會店里的電視節目,旁邊還有另外一個就餐者!就餐者,老板,我,我們都因為精彩的電視節目而開懷大笑……
大約一個小時,我付過面錢,走進隔壁的小賣鋪買東西。突然,店家怒氣沖沖地跑進來,讓我再付兩元錢!我很詫異的問道:不是充電不要錢嗎?怎么又要兩塊?店家說跟你要兩塊,必須給兩塊!您看,剛才的其樂融融,一掃而空,到頭來,竟然是這么一個結局。雖然當時的我,還沒有讀過《遙遠的救世主》,還不知道高維俯視低維,還是個窮學生,但是我依然給了店家兩塊錢!
為什么店家會這樣?因為另外一個就餐者,吃完飯沒有給錢,直接走掉了!老板好不容易逮到我,能訛一點訛一點,盡量挽回他自己的損失。
您看,時隔這么多年,這一個場景,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這就是濟南市,濟南市民,給我上的非常深刻的一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