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森錳鋅作為一款廣泛應用且備受信賴的保護性殺菌劑,20 世紀 40 年代,由美國杜邦公司研發問世,我國于上世紀 60 年代引入,隨后國內自主研發與生產能力逐步提升,歷經幾十年發展,如今代森錳鋅已擁有多樣劑型,登記適用范圍涵蓋大量農作物。
作用機理
代森錳鋅主要通過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保護膜,這層膜能有效阻隔病菌孢子與作物接觸,使其無法侵染作物組織。同時,它釋放出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錳、鋅離子,能夠抑制病菌體內多種酶的活性,干擾病菌正常代謝,從多方位阻止病菌繁衍,為作物營造安全生長環境。
產品特點
(1)廣譜防護:對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銹病等幾十種常見真菌病害展現出強大預防功效,堪稱“病害防火墻”,幾乎能守護各類主流農作物。
(2)低毒環保:屬于低毒殺菌劑,對人畜危害極小,且在環境中易降解,不會造成長期污染,契合當下綠色農業發展理念。
(3)耐雨水沖刷:獨特的劑型與作用方式,使其即便遭遇雨水沖刷,保護膜依然能發揮一定作用,無需雨后立即補噴,減少農戶勞作量。
(4)協同增效:常與其他內吸性殺菌劑混用,既能彌補自身治療性稍弱的短板,又能提升整體防治效果,發揮 1 + 1 > 2 的優勢。
代森錳鋅適用范圍極為廣泛,糧食作物如小麥、水稻、玉米,經濟作物像棉花、花生、煙草,果樹涵蓋蘋果、梨、葡萄、香蕉,蔬菜包含番茄、黃瓜、辣椒、白菜等,適用于多種真菌病害的預防。
使用方法
(1) 噴霧防治:
①防治黃瓜霜霉病,可選用 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稀釋 600 - 800 倍液,在發病初期,著重對葉片正反兩面均勻噴霧,每 7 - 10 天噴一次,連續噴 3 - 4 次,能有效遏制病害蔓延。
②針對蘋果炭疽病,使用 70%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稀釋 800 - 1000 倍液,從蘋果坐果后開始,每隔 10 - 15 天對果實、枝干噴霧一次,為蘋果生長全程護航。
(2)種子處理:
①小麥種子處理時,以 50%代森錳鋅懸浮種衣劑為例,按藥種比 1:200 - 1:300 進行包衣,助力種子抵御苗期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保障幼苗茁壯成長。
②番茄種子處理,采用 30%代森錳鋅膠懸劑,按藥種比 1:150 - 1:200 包衣,提高種子抗逆性,預防苗期病害。
混配方案
(1)代森錳鋅 + 烯酰嗎啉:這一組合是防治蔬菜霜霉病的利器,如 60%代森錳鋅 + 2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稀釋 1000 - 1500 倍液,在發病初期噴霧,能快速控制霜霉病發展,二者協同作戰,效果顯著。
(2)代森錳鋅 + 甲霜靈:用于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將 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與 2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按 1:1 混合,稀釋 800 - 1000 倍液,發病初期噴霧,能精準打擊病菌,降低病害損失。
注意事項
(1)使用禁忌:需嚴格按說明書劑量施藥,不可超量,否則易造成葉片灼傷、發黃,尤其在高溫強光下,作物對藥劑耐受性降低,超量風險更大。
同時應避免在作物花期大量使用,以防影響授粉,導致坐果率下降,不同作物花期敏感性有差異,需格外留意。
(2)混配混用:代森錳鋅雖混配性佳,但與強堿性農藥混用會失效,混配前需確認農藥酸堿性質,可先小范圍試驗。
(3)對環境的毒性:對水生生物有一定毒性,使用時遠離水域,防止藥劑流入污染水體,危害魚類等生物;正常使用下,土壤殘留較少,但長期、過量使用可能影響土壤微生物群落,要合理控制用量。
(4)安全間隔期:蔬菜收獲前 7 - 14 天、水果收獲前 14 - 21 天應停止使用,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