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作為一種慢性心血管疾病,被稱為“隱形的心臟殺手”,其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該病通常表現為胸悶、胸痛等癥狀,且多在勞累或情緒波動時加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盡管冠心病本身不會立刻威脅生命,但其反復發作極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患者必須時刻警惕。
一、冠心病患者該如何保養?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擔。同時,患者要避免過度勞累,因為過度勞累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的負擔。
此外,患者還應該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因。
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害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而酒精則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導致心律失常等問題。
在情緒管理方面,冠心病患者需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度的情緒波動。
長期的情緒波動會導致心率、血壓等生理指標異常波動,進而影響心血管系統的正常功能。
患者可以通過學習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來平復自己的情緒。
同時,與家人和朋友進行良好溝通,以及積極參與社交活動,也有助于緩解心理壓力,提高生活質量。
運動可以增強心臟的功能,提高心肌的儲備能力,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
在運動過程中,患者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心悸、胸悶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及時就醫。
二、冠心病患者日常飲食要注意什么?
1、低鹽飲食
食鹽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當人體攝入過多的鹽分后,鈉離子會在血液中積累,導致血管內的水分滯留,血容量增加,進而引起血壓升高。
冠心病患者必須嚴格控制日常飲食中的鹽分攝入,以降低血壓,保護心血管健康。
冠心病患者需要警惕隱藏在食物中的隱形鹽。除了烹飪時直接添加的食鹽外,許多加工食品,如腌制食品、熏制食品等,都含有大量的鹽分。
這些食品不僅口感偏咸,而且鈉離子含量極高,長期食用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的損害。
因此,冠心病患者在選擇食物時,應盡量避開這些高鹽食品,選擇新鮮的食材,如蔬菜、水果等,它們不僅鹽分含量低,而且富含纖維及維生素,對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在烹飪時,可以采用一些替代鹽分的調味品,如檸檬汁、醋等,它們能夠增添食物的口感,減少我們對鹽分的依賴。
在烹飪技巧上,我們可以采用先煮后炒、先蒸后燉等方法,將食材中的水分鎖住,減少烹飪過程中鹽分的添加。
2、低脂飲食
冠心病患者應盡量選擇瘦肉,其脂肪含量相對較低,同時富含優質蛋白質,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除了動物性食品,許多加工食品也含有大量脂肪,尤其是那些經過油炸、煎炒、烘焙等加工方式的食品。
這些食品不僅脂肪含量高,而且往往含有反式脂肪,這是一種對健康極為不利的脂肪類型,它會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水平,同時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膽固醇”)水平,從而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
因此,冠心病患者應盡量避免食用高脂肪的加工食品,選擇新鮮的食材。
3、多吃新鮮蔬果
維生素C和維生素E是兩種重要的抗氧化物質,它們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反應,從而保護心血管系統免受損害。
維生素C還能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增強血管壁的彈性,預防血管破裂。
而維生素E則能夠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減少其在血管壁上的沉積,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
新鮮蔬果,如西蘭花、菠菜、柑橘類水果、草莓等,都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良好來源。除了維生素,新鮮蔬果還富含礦物質。
這些礦物質在維持心血管系統的正常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總之,心血管健康是整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冠心病患者必須合理安排飲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保持心臟和血管的長期健康。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關注心血管健康,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作者:壽光市洛城街道衛生院 王聚祥
編輯:唐蔚李碩然
審核:姜峰 李雅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