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單程旅行。我們常常因為放不下內心的執念,沉溺于過去的人和事,擔憂著當下和未來,為種種遺憾感到傷懷,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享受當下。
很喜歡一句話:“對待自己溫柔一點,你只不過是宇宙的孩子,與植物、星辰沒什么兩樣。” 每個人都不過是宇宙的過客而已,過去的終會過去,不必糾纏;未來的終會到來,無需憂慮。別執念于故人,那些走遠的人只是生命中的過客;別困擾于當下,生活總會為你開啟新的篇章。
曾聽過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有個人有一個特別的習慣——總愛隨手關上身后的門。有一天,他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每經過一扇門,他總是隨手把門關上。朋友忍不住問:“你真的有必要關這些門嗎?”他笑著回答:“當然有這個必要。我這一生都在關身后的門。關門,就是把過去的一切,無論美好的成就,還是懊悔的失誤,留在身后。只有這樣,我才能輕裝上陣,重新開始。”
的確,成為一個快樂、成功的人,關鍵在于學會關好身后的門。不被過去牽絆,不沉湎于往事,才能將人生的重負清零,輕松邁向未來。無論過去發生了什么,都是已經過去的“過去時”。我們需要及時清空自己,才能重新啟程。
面對生活中的得失,應當把心當作一面鏡子——物來則應,物去不留。輕拿輕放,是人生的一種智慧。心緒難平時,我常重溫一個故事,每次讀完都感到豁然開朗:
有位老鐵匠,靠賣鐵鍋、菜刀和剪子為生。無論經過他的鋪子,都會看到他悠然自得地躺在竹椅上,聽著收音機,身旁放著一把紫砂壺。某日,一位文物商人看出那紫砂壺是名家之作,開價十萬元購買。老鐵匠雖驚訝,卻拒絕了,因為這壺是祖傳之物。
然而,自從得知紫砂壺的價值,他便夜夜難眠,時時擔心茶壺會丟。直到有一天,商人再次來訪,這次他出價二十萬,并帶了現金。一時間,這把紫砂壺的名聲傳遍四方,甚至吸引了街坊鄰居前來圍觀。不料,因為人太多,一個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茶壺。孩子的父母嚇得瑟瑟發抖,直言即便傾家蕩產也賠不起。
誰知老鐵匠長嘆一口氣,竟釋然道:“算了吧,自從知道這壺值錢那天起,我就再沒睡過一個安穩覺。現在倒好了,又踏實了。”
《菜根譚》有云:“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你擁有什么,而在于你能放下多少。一個人若太過執著于外物,必定為此牽累。唯有放下得失心,才能得自在之心。
順境時,將自己清零,能夠戒驕戒躁,不斷超越自我,打破現狀;逆境時,將自己清零,能夠收拾心情,將失敗轉化為經驗,勇敢觸底反彈。
人,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有什么樣的選擇;有什么樣的選擇,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里,不糾結于過去,不沉迷于得失,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才能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