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12月23日澤連斯基收到中國國書,意味著我國新任大使正式履行,也意味著中烏兩國也將開啟嶄新篇章,對此烏方當場表達謝意。
緊隨其后,同一日澤連斯基就通報了一則與朝鮮參戰的相關消息,被部分輿論認為其中隱含希望中國對朝發揮“影響力”的信號。
那么真實情況到底如何?而烏克蘭的“信號”中國又是否能夠接收到呢?
上個月20日,馬升琨成為我國新第十一任駐烏克蘭特命全權大使,抵赴烏克蘭進行就任履新。
緊隨其后馬升琨大使就開始了繁忙的“行程”,在同烏副外長佩列彼尼斯會面后又先后召開了“在烏中企及媒體座談會”,并會見了烏克蘭農業政策與食品部部長。
在這其中馬升琨大使多番表示需要進一步加強中烏兩國交流合作,展現出一副兢兢業業的優秀工作狀態。
不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更好奇的還是馬升琨到底是誰?為什么能在如今烏克蘭身陷戰火的情況下出任大使一職?
根據資料顯示,馬升琨大使本身曾在外交部國際司、中國駐日內瓦、駐維也納代表團中都有過工作履歷,可見本身外交經驗十分豐富。
與此同時,馬升琨大使還曾就任于外交部軍控司,要說起這個部門那可以說是至關重要,且與烏局勢“息息相關”。
外交部軍控司的主要職責本身就包含如同調研國際軍控、裁軍、防擴散等內容,并且在出口管制方向也有涉獵。
所以從這些角度來看,馬升琨大使確實是一位非常適合作為“駐烏克蘭大使”的優質人選。
只不過就算如此,其實馬升琨大使也還不算完全“就任”,因為還有一件事沒有做。
說起國書很多人或許并不算太過清楚,其實國書就是兩國間由一國派出或者召回大使所用的正式文書。
簡單來說,只有正式遞交國書后外交使節才算是正式就職,并且享有國際法所賦予的權利和義務。
而馬升琨大使之所以還未算是正式就職也正是因為還沒遞交國書,只不過日前這一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12月23日,在烏克蘭首都總統府內,中國新任駐烏克蘭大使馬升琨鄭重向烏總統澤連斯基遞交國書。
在過程中,馬升琨大使也表達了我國高層對烏親切問候,并明言既然中烏兩國是戰略伙伴,那么中方對烏克蘭堅定立場就不會改變。
而烏總統澤連斯基也在對華感謝后,著重提及兩國應該在經貿、人文等各領域多多合作,才能維護健康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澤連斯基并未提及“俄烏沖突”相關內容,但是其所希望加大對華合作的內容,卻同樣與之“相關”。
以經貿為例,2023年中國與烏克蘭之間雙邊進出口額相比22年大幅下降了10.8%,而且還是進口、出口雙降。
其中中國對烏克蘭出口同比減少了5億多美元,進口也減少了3億多美元,很顯然這受到了“戰爭影響”。
首先這就會令烏克蘭方面期望兩國能夠重回“戰前狀態”,從而給烏克蘭本就“破爛不堪”的經濟提一提氣。
此外,能夠對華加大合作同時也是對“戰爭對手”俄羅斯另一種方式的“打擊”,澤連斯基同樣深諳其中道理。
日前澤連斯基就曾公開斥責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不斷從俄羅斯購買能源,就是在幫助普京削弱歐洲。
事實上中國同樣也從俄羅斯進口了大量的能源資源,單就今年上半年來說,中國從俄進口商品總額就達到創紀錄的652億美元。
在這龐大的金額中,至少有75%以上是石油、石油產品以及天然氣這些能源相關產品,可見中俄貿易量之大。
所以烏克蘭能否“拉攏”中國減少對俄合作自然也成為一個關鍵。
當然對華來說,澤連斯基自然不敢像對斯洛伐克那般直接斥責,畢竟烏克蘭還“有求于”中國。
從俄烏沖突開始后,烏克蘭就多次要求中國發揮“影響力”,只不過這個影響力發揮的目標或許在近來有所變化。
曾經烏克蘭讓中國“影響”的自然是俄羅斯,畢竟在烏克蘭乃至很多美西方國家眼中,中國有能力直接對俄羅斯“叫停”。
但眼下這一狀況卻有所改變,因為朝鮮近來加入了俄烏沖突,而作為朝鮮“鮮有”的友好國家中,中國無疑是影響力最大的。
本月14日俄烏雙方都已經證實,朝鮮士兵正式納入俄方聯合部隊,并且投入到庫爾斯克州的行動之中。
而朝鮮士兵的表現則很快就帶給烏克蘭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據報道朝鮮士兵在沒有俄軍協助的情況下,就迅速奪取被烏軍所占的普列霍沃村。而且還完成了2.5小時穿越雷區,以及殺敵300人等一系列“佳績”。
那么朝鮮士兵是如何做到的呢?恐怕源自朝鮮軍隊善用的“三三制”戰術,這種體系就是指朝鮮士兵在突破障礙區后,就會立刻組成若干3人戰斗小隊。
在這個小隊里,有人負責沖鋒有人負責掩護,各個小隊還能直接迅速支援和變換隊形,這樣的戰法足以迅速壓制住烏軍火力,并成功奪取陣地。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靈活多變的戰術首創者也是中國,并且在當年的朝鮮戰場上“所向披靡”達成不少戰果。
簡言之在某種程度上,中國也算是朝鮮軍隊的“師父”,那么自然烏克蘭更會希望中國能夠發揮“影響力”以緩解烏軍壓力。
所以就在澤連斯基收到中國國書并當面感謝中方后,很快他又通報了一則朝鮮參戰相關的消息。
12月23日,澤連斯基先是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在庫爾斯克州朝鮮士兵已經有超過3000人死傷。
緊隨其后澤連斯基就發出“警告”,稱平壤還可能對俄派出更多的人員,并且這可能導致朝鮮半島及“鄰近地區”陷入動蕩的風險增加。
雖然澤連斯基沒有明確提及,但是朝鮮直接接壤的國家只有中俄韓三國,其中朝俄已經達成“統一戰線”,朝韓則是一直虎視眈眈盯著對方本就局勢危險。
那么“唯一”會擔心風險升級的“臨近地區”也就只剩下中國了,至于澤連斯基這番話中到底有沒有“對華暗示”?事實上我們已經無需多言了。
參考資料:
封面新聞《新任駐烏克蘭大使馬升琨履新 曾任外交部軍控司副司長》
環球網《馬升琨大使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遞交國書》
華經情報網《2023年中國與烏克蘭雙邊貿易額與貿易差額統計》
新民周刊《“朝鮮參戰”,他們都證實了》
聯合早報《澤連斯基:逾3000朝鮮軍人在俄戰場死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