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推送:《這一年,我們在47個周日夜晚亂放94首歌,但你們都聽了》
——今天的編輯 彭主任
年輕人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了上香。
今年大榜的寺廟寫得也比往年多,寫一座火一座,意外地開辟了一條小眾的賽道,團結到很多新讀者。在推文下面留言點贊的朋友,要么頭像是蓮花,要么網名為“原做佛前的一朵蓮”。
拋開宗教功能不談,寺廟道觀里,大多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便宜可口的素齋。古香古色的寺院建筑、園林景觀等,也使得寺廟是人們日常休閑的好去處,隨時進入都可以獲得一段心平氣和的時光。
成都人眼皮子底下的寶藏寺廟,只是文物古跡的一種形態和保存方式。當鉆進城市角落里的一座會館,漫步在一條有千年歷史的護城河,或者去山上尋找散落的石刻造像,不同形式的寶藏,都有自身獨特的魅力。
帶著尋寶的目的,去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看點稀奇,講點有鹽有味的老故事,一直是大榜亂逛的出發點。盡管那些目的地較為小眾,只是曾經輝煌過,但我們始終相信,總有人會對此感興趣,總有人還好奇,而這就足夠。
就像在發出《藏在峨眉山的冷門古建,國寶級》后,網友@Steven 前往后留言說——
今天來了,美美美,寺內就我一人獨覽,旁邊小徑,青苔密布,美得不可方物,搭上石桌石凳,更是神仙歇息之處,房屋建筑錯落有致,雕梁畫棟,美不勝收,體現古建筑之美,石獅飛龍靈趣生動,大有歷史厚重之感。感謝作者的分享。
謝謝你們的謝謝,以至于我們在追逐熱點的同時,還能保持對冷門的挖掘。愿新的一年,你我都還能挖到新的寶。
特別提示
吃齋逛廟探古建
跟著文保單位
去拜訪一個地方
01.
好多年沒逛過的青羊宮
2024年03月12日
有一天從青羊宮路過,才突然意識到“好多年沒來過了。”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熱門景點,有外地朋友前來,還會陪同前往,青羊宮屬于“沒時間去就算了”的地方。
直到再次踏入青羊宮,“收點門票還是很有必要”。小小的門檻,使得它在鬧市中保持住了清幽。躲在青羊宮喝茶,更有地道老成都的感覺。
可以這么說,百年來成都人市井生活的多姿多彩,甚至驚心動魄,都在這座道觀中悉數上演。很長一段時間里,成都人必須要去一趟青羊宮,才算過春天。
02.
砸車救人的成都師兄,祖上這么牛?
2024年06月19日
從繞城綠道有名的馬卡龍橋經過,繼續朝蜀繡公園方向前進,視線的左手邊,有一座掩映在青翠樹林中的八角亭。那便是早在2007年便被列入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焦公亭。
紀念焦公的焦公亭距離焦大銀砸窗救人的地方僅數公里。從郫都區安靖街道焦家大院子走出來的焦大銀,確系焦公親哥哥的后人。
在這里,龍門陣里說到的勇士、“砸車俠”焦大銀,和四川近現代備受敬重的教育家、大善人焦公,因相同的善意,閃亮出傳承的光。
03.
文殊院旁700米藏了個小廟,齋飯5元
2024年07月23日
金沙庵過于隱蔽,大多數人路過,只有一個整體印象,路口上有一片老房子,開了很多小店。若非抬頭,根本想不到這里還有座廟。
帶著一絲好奇,小心翼翼踏進百年古廟,這里鮮有游人,僧人也不多。大隱于市,成都市區最清靜的寺廟,非金沙庵莫屬。
緊湊的空間內,給人以一種傳統民居院落的親近感。站在山門內往里瞧,彌勒佛始終微笑。從小巧玲瓏的天井中望向外面的世界,高樓的出現,古樸和現代有了對話。
04.
唐場隔壁的黃瓜寺,全成都名字最乖的寺廟
2024年08月26日
進到這座名字怪清新可愛的廟宇,就像走進了任何一座鄉下的院子。任何一個人到訪,都是稀客,都會被熱情地請到擺滿瓜果的茶臺前歇息。
黃瓜寺只有三位師父,閑來無事,附近的居士、居民也愛到寺中喝茶聊天、搭手做頓飯。龍門陣擺到一半,隨時都很開心的師父,還會問你,“你說我們一天好不好耍?”
是挺好耍的。去年師父做了一個夢,加上黃瓜寺的寺名里帶有一個“黃”字,于是,眾人搭手,花了半個月時間,將黃瓜寺里里外外全部粉刷為黃色。
05.
天府廣場旁600米,藏了個300多歲的老會館
2024年08月12日
距離視野開闊的天府廣場僅僅600多米,被老小區、老酒店全面包裹的陜西會館,過于隱蔽。走在街面上,繞圈多次,你也很難發現它的蹤跡。西御街的老小區拆除后,才撕開了一塊窺見陜西會館的口子。
考據發現,陜西會館是成都目前明確知道的建造年代最早的會館。早在距今361年的清康熙二年(1663年),旅川的陜西人就在這里建立起陜西會館。會館既是祀奉祖先先哲、議事會商的地方,也是拜親宴友、聽戲賞玩的去處。
06.
文殊院旁500米,成都最豐盛的5元素齋
2024年03月12日
在距離文殊院700米的金沙庵體驗到5元錢一頓的素齋。因為去晚了,只剩下腐乳和泡菜等小菜。立馬有人提醒,隔壁愛道堂的齋飯也僅需5元錢,飯不夠吃,師父甚至會給你煮面。
抱著一絲雀躍前往,守著到點兒開飯。本以為愛道堂和其他寺廟一樣,也是排隊購票取餐,自己找個位置用餐。結果,用齋方式大為不同。初來乍到的我,盡管小心謹慎,還是壞了不少規矩,表現得像一只潑猴。可謂步步驚心。
07.
飛機與大佛同框的成都寶藏寺廟
2024年10月06日
新津白云寺,很遠就能看到。
因為拐進白云大道,視覺就會迎來震撼,大佛站在牧馬山頂,沒有任何的修飾遮擋,俯瞰著眾生,強烈的威嚴撲面而來。用絕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尤其是涌入第一眼的沖擊。
08.
成都治內耗,還得文殊院
2024年10月15日
最近有副對聯在網上相當火,有人說看完之后就暢然了不少,有人說這副對聯殺死了我的精神內耗,這就是位于文殊院三大士殿的楹聯:
見了便做 做了便放下 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覺 覺生于自在 生生還是無生
這些年去過文殊院多次,卻從未注意過這副楹聯,于是我決定換個視角,重新去看看,讀一讀寺廟里的字。從文殊院、愛道堂、大慈寺,到青羊宮走了一圈發現,治內耗、消煩惱真的還得寺廟。
09.
藏在峨眉山的冷門古建,國寶級
2024年11月28日
同在峨眉山的峨眉大廟飛來殿至今依然如大家閨秀,躲在深閨中。盡管它被梁思成夸贊為“蜀中少見”,在1988年便被單獨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透過飛來殿,古建研究者們“看見唐宋,觸到元明”。
上世紀80年代,專家學者對峨眉大廟飛來殿進行的考古研究,多項實物證據的發現,將飛來殿的建筑年代推向元代,這是四川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筑之一。其初始修建的年代,甚至極有可能是宋代。
它冷門,清凈,足夠驚艷。
不是什么要命的問題
但總還是令人惦記
我們也好奇
并順便解答了其中的一些迷思
找到了一些以為消失的老味道
10.
成都的大學里到底藏了多少戰斗機?
2024年02月23日
戰斗機,一種普通人難以近距離看到的空中“大殺器”。印象中,坐擁132廠的成都人一般也只有在成飛公園才能看到包括殲-20在內的大量戰斗機。
在成都,免費看戰斗機的地方,除了成飛公園,可能就要數部分高校。或自行購買淘汰、退役的戰機,或由捐贈的渠道獲得。
以后去高校玩,除了找天鵝,還可以找戰斗機。
11.
成都飯店路口的建設者雕塑到底去哪兒了
2024年04月02日
IFS的熊貓雕塑,代表了當下城市的一種審美風格。還有一些雕塑,曾經火得一塌糊涂,現在卻成了過氣網紅,漸漸淡出了視野。
比如上世紀80年代起,立在水碾河路口上的《建設者》雕塑。除正式名字,它還有個流傳更廣、心照不宣的“歪號”,身份證為51010開頭的人應該都懂。
至少在三十四年前就紅極一時,作為景觀的成都經典雕塑們,不止《建設者》一座,每一個都很有來頭。它們現在還在不在,又身處何方,我去實地找了找。
12.
成都人捐的“未來號”天橋
在30公里外的村子重生
2024年04月15日
上世紀80年代,57萬成都市民和青少年捐錢修建了“未來號”天橋及上面的雕塑。因不能適應騾馬市交通的發展,2003年“未來號”天橋便被拆除。
除了在老照片里還能看到“未來號”的影子,它真的徹底消失了嗎?答案其實是沒有。
九里堤的成都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還保存著“未來號”天橋上的雕塑。而在距騾馬市30公里外、青白江的一處村子里,由“未來號”重生而來的希望小學的建筑,還在。
13.
李冰同款鎮水石犀,成都街上有多少只?
2024年07月19日
四川人更熟悉的具有鎮水魔法的神奇動物,自然是石犀和石牛。《蜀王本紀》有載,“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以厭(壓)水精。”
除了放在博物館里的文物石犀,現在成都還有石犀嗎,或者還有其他具有本地特色的鎮水神獸嗎?從339旁邊的新華橋,到因李冰在水邊沉石犀而得名的犀浦,再到望江公園旁的河堤,還真有。
重新回到老地方
有的味道還在,有的卻已經遠去
14.
在成都茶廠門市部買到資格的三花
2024年09月19日
1951年,國營成都茶廠正式在一心橋街成立,并在很長一段時間承擔為全成都供應花茶的重任。在那個還需憑票購買茶葉的年代,無數的成都人拿著茶葉票,在成都茶廠的門市部排班站隊購買花茶。
2003年,成都茶廠從一心橋搬至蒲江,茶廠搬空,成都茶廠的大門旁,門市部仍在運轉。實在是小巧簡單的門市部,在歲月靜好中保持了老派做法。
布滿磨痕、起霧的玻璃柜上,規整貼上品名,老三花、職工茶、散裝茶等,是老成都一眼就懂的熟悉。
15.
在洪河茶廠買到老成都資格花茶
2024年11月18日
國營成都茶廠的三花,陪伴數代成都人,成為成都茶葉最經典的代表之一。不止一位老茶客還提到洪河茶廠。其名氣之大,品質可靠,一度可以和成都茶廠較勁。
洪河還有茶廠?洪河茶廠今何在,哪里能買到老輩子記憶中的洪河花茶?隨著又一段在城市中尋茶的旅程開啟,找到了洪河茶廠,也拾起了一段茉莉花香飄成都300年的往事。
16.
是誰,在廠門口搶樣樣5元的康元餅干?
2024年07月10日
康元的手指餅干和提子餅干,豈止成都人,全國人民都吃過吧。
聽說機場路方向,新園南一路旁的康元餅干廠門口,5塊錢能買好幾袋餅干。低廉的價格,讓誰的眼睛又放光?是誰在納悶,怎么康元在成都還有廠?
17.
尋找286歲的資格臨江寺豆瓣
2024年12月23日
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資陽籍御廚陳興友的“八寶豆瓣”演變而來,經千年古井水釀造的新款豆瓣正式在此誕生,并成功討得乾隆的歡心,皇帝賜名“臨江寺豆瓣”。
名氣很大,但,臨江寺豆瓣好像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有些時日。或許,如今只有到臨江寺豆瓣的老家——資陽雁江區的臨江鎮,還有希望買到最資格的臨江寺豆瓣?
很想嘗一嘗臨江寺豆瓣到底是什么滋味,借著去資陽逛耍的契機,我順路前往臨江鎮沱江邊,尋找豆瓣的蹤跡。
去老地方
挖老故事看新面貌
它們永遠令人津津有味
因為傳奇不死
18.
揣6塊錢就敢去錦江賓館
2024年08月23日
實話路過錦江飯店100次,這是我第一次踏進錦江飯店,門口的中式龍紋花瓶、屋頂的水晶吊燈、地面大理石拼花地板,花紋繁雜不俗,富麗中透著一種古典的味道。
大堂的左側,就是著名的西餅屋,走到柜臺簡直被價格驚呆了!這可是五星級老牌酒店啊,瑞士卷6元、可可西里6元、黑森林8元,水果切片蛋糕6元!稍微貴一些的拿破侖15元,三明治23元。
19.
岷山飯店的港火往事
2024年09月05日
作為人民南路上的雙子星,提了錦江賓館就不能不提對面的岷山飯店。
這里有成都最早的粵菜酒樓安華粵菜酒樓、第一家洞穴酒吧、第一家藥膳餐廳百草園、第一家開自助餐的酒店西餐芝芝餐廳。
這里是成都第一批超哥拿著大哥大穿著金盾襯衣談笑風生的地方,也是成都第一批踩著粗跟皮鞋穿著蓬蓬裙輕歌曼舞的地方,港火、洋盤、提勁,再多詞都不足以形容岷山飯店曾經有多閃耀。
20.
沒有川化廠,就沒有青白江
2024年09月26日
新中國成立后,“一五”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我國第一個自力更生建設的中型氮肥廠,是川化廠;建成我國第一套引進大型氮肥裝置的,是川化廠;建成我國第一套引進大型三聚氰胺裝置的,還是川化廠。
川化廠制造了無數個第一。要是沒有川化廠和成都鋼鐵廠等超級大廠,也不會有青白江區。1960年,剛成立的青白江區,第一書記不是別人,正是來自四川肥料廠(川化廠早前為此名)的黨委書記韋從儉。可想而知,川化廠有多牛。
21.
成都消失的老西門車站
2024年10月22日
從2002年完全關閉算起,西門車站已消失了22年。消失歸消失,并不妨礙老成都依然視西門車站為重要的參考坐標。只要西門車站的名字響起,足以讓人想起老西門的車水馬龍,和一連串的經典地標。
時間倒回二三十年前,從郫縣(今郫都區)犀浦、金牛的土橋沿著成灌公路往城里方向走,經金牛賓館、茶店子、五里墩、營門口兒,過西門車站才算進城。
直走過一環,順著花牌坊、八寶街、西大街繼續深入城市中心,抵攏倒右拐,很快能到天府廣場。一環兩側,一側可到沙灣、火車北站;另一側,是充滿市井煙火味的撫琴小區、青羊小區等。
22.
勇闖成都國防樂園。
報告!發現航母
2024年11月05日
很多人可能已經忘了,成都還藏著一艘航空母艦。它出現的年代,比萬里號更早,體型也比萬里號大得多。很多成都人小時候肯定見過,但一時間又想不出具體在哪兒。
不久前剛去看了一眼,遠望之下,鋼筋水泥的航母依然壯觀。只不過,20年前碧光粼粼的水面,幾乎成了沼澤濕地。不是停泊,航母更像是被旱在了原地。
23.
金融城旁的成都生研所
藏著一代人的芳華
2024年06月08日
一千種拍下雙子塔的角度,往往都指向相同的奪目。直到,走到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活區的陽臺,定格的畫面里,跨越不同時代的元素,老樹、舊小區的一角、正在建設的高樓和雙子塔,擁有了新的意義。
一秒從國際城南穿越到芳華城南,長成一座綠島的生研所,有著20世紀中期中國所建立的國營大廠的顯著特點。獨立且巨大的區域內,生活區和廠區相連,只隔一道門。
順著梧桐林蔭路穿過生活區,更深處,才是進入廠區的大門。職工上下班必定會經過的路上,白底紅字的“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樸素的時代印記仍未褪色。
24.
二次元“攻打”昔日成都百貨大樓
2024年03月01日
想當年,成都百貨大樓也是成都首屈一指的時尚潮流圣地。從1952年營業之初到現在,成都百貨大樓見證了鹽市口商圈的興衰。
如今,在不知不覺中,在成都最繁華的市中心,老成都的眼皮底下,二次元們在此發展起更隱蔽的秘密基地。天府廣場多如牛毛的出入口,地下商場錯綜復雜的街道,將掩護二次元們通往另一個世界。
咖啡店有“咖壓”,這里只有來自二次元的“二壓”。你能想象,緊鄰天府廣場的天府紅里,精心cos的二次元們密集出沒,講著聽不懂的黑話,從負一樓,直至七樓。
亂逛不是一定要靠走
不citywalk
就cityride
25.
騎行清水河,決定在春天好好生活
2024年03月15日
留言說,“沿著河邊騎完,會讓人有想要好好生活。”“奉勸成都人騎一趟清水河。”我們也是聽勸的,于是挑了個普通的初春,一個成都常見的陰天去騎了清水河。
騎清水河和之前騎磨底河、沙河感受完全不同,從頭騎到尾很少見到高樓,河兩邊大多是各式各樣的別墅,唯一生活氣息頗濃的地方是五大花園。
26.
春和景明,奉勸成都人去騎西郊河
2024年04月18日
當金河、御河變成了消失的風景,可能有過改道、有過拓寬的西郊河,大體上仍保持千百年前的格局。早在唐代修羅城起,西郊河就是城西重要的護城河之一。
河流護城的功能變弱,身處市中心,西郊河的名頭也沒有那么響亮。但沿著河邊,在探索中前進,其經過的撫琴、永陵、三洞橋、十二橋、青羊宮和百花潭等,仍然極具人文煙火,是老成都的心頭好。
27.
夏樹蒼翠,奉勸成都人去飲馬河徒步
2024年06月17日
夏樹蒼翠的季節,強烈建議成都人沿著飲馬河徒步。確實是用步行的方式,更小巧,更低調的飲馬河,全長只有兩公里出頭。
相當短的距離,不是問題,在城市的縫隙中流淌了1000多年的飲馬河,依然生生不息。她從歷史厚重的五丁橋、北校場的城墻邊流過,也從煙火市井的新二村經過。
以一座通錦橋為界,當飲馬河不再自南向北流,而是流向截然不同的反方向,經過少城極隱蔽的一面,這條將成都的古代、近代和現代,絲滑自然地串聯在一起的飲馬河,也讓人想起好多舊事。
28.
沿府河而上,騎行成都最美水杉綠道
2024年12月05日
自去年開始,成都賞水杉的風越刮越大之際,我去蜀繡公園附近看過這條水杉路的一小段。今年,找了半天時間,沿著府河而上,悠閑騎了將近16公里的綠道,再次被驚艷到。
如果說,溫江的溫玉路代表的是成都梧桐景觀的最高水平,那么,藏在郫都區府河源頭的這條鄉間綠道,是我心中成都最美的水杉路。
29.
三星堆博物館旁
挖到一個寶藏的考古遺址公園
2024年10月10日
去三星堆不止看博物館,強烈建議騎車在附近兜風。曠野之中,尋著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二號祭祀坑、月亮灣城墻遺址、青關山建筑遺址等蹤跡,穿行在馬牧河、鴨子河流過的土地,佇立在遺址旁,那是不同于博物館內的體驗。
目前,游客難以進入遺址內部參觀。沒關系,站在圍欄外,都足夠讓人心潮澎湃。越靠近文物出土的第一現場,越能感受古蜀文明的脈搏。似乎田間的氣味、河流濕潤的風和太陽照耀的溫度,都在講述三星堆的傳奇。
30.
藏在三岔的秘密基地,環湖公路超適合徒步
2024年05月05日
不用完全繞三岔湖一圈,只需截取其中精華的一段,就是神清氣爽、愜意無比的半日。具體是從三岔鎮上的望湖北街出發,沿著060縣道,一路往前,在全程7公里左右的走走停停后,直達馬鞍山觀景臺,登高將三岔湖的波光粼粼和綠樹成蔭盡收眼底。
如果想和我們一起玩兒
可以期待大榜一月初的
嗝嗝局5.0
今日編輯 |彭主任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