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19:40,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圖書和文化館、四川省委宣傳部主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文聯、眉山市委宣傳部承辦,四川省川劇院演出的2023年四川文華劇目大獎榜首劇目——經典川劇《夢回東坡》將在北京·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校區禮堂上演。
川劇《夢回東坡》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位于眉山市中心城區的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蘇祠。在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們要敬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須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新時代文藝是具有強烈歷史主動精神的文藝,努力創造生產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神,筑牢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藝術作品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文化使命。蜀地眉山,東坡故里,我們跟著總書記,探尋中華文脈,尋找劇目創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思索怎樣用戲曲藝術賡續傳承好東坡精神。川劇,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植根于巴蜀文化的文脈中。用川劇來演繹巴蜀文化名人東坡先生的故事,也是對東坡精神最契合的詮釋。《夢回東坡》折射出巴蜀文化濃烈的文化自覺,尋根傳統文化找到現代表達。
2022年底,四川省川劇院啟動了川劇《夢回東坡》的創作。以川劇的藝術表達、“夢回”的敘事方式,用川腔蜀韻來演繹東坡先生的一生。該劇由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擔任藝術總監,邀請了國家一級導演查麗芳執導,第十七屆文華大獎劇目《草鞋縣令》的編劇楊椽擔任編劇,國家一級作曲李天鑫擔任作曲,國家一級舞美設計葉建擔任舞美設計,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潘健華擔任服裝設計。經過近一年的創作、排練、打磨,2023年10月,由中國文華表演獎獲得者、二度梅得主、川劇表演藝術家陳智林領銜主演的川劇《夢回東坡》亮相舞臺,并榮獲了四川文華大獎劇目。
“夢回來路尋芳徑,雪泥幾處有鴻痕”,新編川劇《夢回東坡》用虛實相生的故事、內外結合的表達、神形兼備的人物、悲喜相乘的風格和雅俗同堂的審美,透過蘇東坡惠州造橋、黃州悟道、修建雪堂、壯賦赤壁、儋州化民以及和王閏之的愛情故事的閃回,用散文化的演繹形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領略蘇東坡人生智慧。2024年春季,《夢回東坡》開啟了一場尋夢之旅,從東坡故里出發,沿著東坡先生的足跡,陸續在眉山、成都、北京、上海、徐州、杭州、嘉興、黃岡、太倉、常州、青神、內江、樂山等地演出近30余場。
“相隔近千年,東坡猶在前”,這是觀眾在看完《夢回東坡》后發表的由衷感嘆。看過該劇的觀眾說這是接地氣的東坡,可親可敬可愛可信,向善向上向真向美,這一個蘇東坡既是需要仰望的大文豪,也是和我們一樣活在煙火里的“隔壁子老蘇”。通過觀劇,能學習他樂觀豁達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傳遞積極樂觀、幽默豁達生命哲學和人生態度,傳承著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的家風。以中國文人的底色、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的挫折和挑戰。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并非只是對立,而是對立的統一。讓這個充滿‘川味兒’幽默風趣接地氣的蘇東坡,走進更多老百姓心里去。
《夢回東坡》正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為時代畫像明德,在寓教于樂、以文育人中有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素有“蜀戲冠天下”之稱的川劇是巴蜀文化底蘊最為厚重的藝術樣態,更是四川對外文化交流的靚麗名片。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川劇藝術工作者將勇擔新的文化使命,堅守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深入推進“兩個結合”,樹立與文藝事業共榮共生的文化自覺與自信,在推進川劇藝術“出人、出戲、出精品”中為建設四川文化強省提供新動力、注入新活力,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用巴蜀文化之光為中華文明添彩!
本次演出,將由四川省川劇院優秀青年演員雷云、劉詠涵主演,攜手四川省川劇院、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川劇演員李喬松、蘇明德、張義、陽旭、李忠、鄒宏、譚紅梅、楊坤昊,以及00后川劇演員趙思雅、李雨潔、梁浩龍等聯袂出演。
編輯:張芮釩 曹涵凌 劉成浩
責任編輯:樊明君 張晶晶
編審:陳智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