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軍事理論認為,在捍衛祖國戰爭中,戰略防守作戰乃至各種戰略作戰類型的力量部署是對戰場和戰爭局面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內容。因此,研究這個內容要從理論和實踐角度早在和平時期嚴格進行。
越軍認為,戰略防守作戰是捍衛祖國戰爭的基本、重要作戰類型,因其符合自身軍隊的能力和條件,充分體現越南軍事藝術的獨特之處。這種作戰類型在戰爭初期、戰爭過程,在全國范圍或一些戰略方向進行,到戰略反攻階段就結束。其基本特征是地方防守作戰、軍區防守作戰和戰略機動兵團作戰在適合規模和形式上的結合,軍事斗爭和其他斗爭緊密相結合,其中,軍事斗爭是主要,武裝力量是核心。戰略防守作戰在政治局、中央軍委的領導、國家的調控與國防部的集中、統一指揮下,按一個總體計劃和方案進行。戰略防守作戰的目的是預防和反擊敵軍的火力進攻,大量殺傷,消耗和消滅敵軍海洋登陸、空降和陸上進攻的一部分力量,及時平息各地方暴亂,保衛軍事、國防潛力、國家重點目標、重要戰略區域,遏制進而打破敵軍的進攻陣勢,保護我軍陣勢,為戰略反攻創造機遇和條件。
戰略防守作戰的對象是敵對勢力武裝力量和國內反革命力量結合進行新作戰方式的外來進攻和內陸暴亂顛覆活動。敵軍的目的是消滅我軍戰略力量,破壞軍事、經濟潛力,攻占政治中心、戰略區域,分割國家,協助反動力量在一些地方進行暴亂顛覆活動等,從此逼迫我們屈服。因此,捍衛祖國戰爭中戰略防守作戰將要動員諸多力量參加,作戰類型多樣并經過多個階段和復雜演變。
越軍認為,為了及時、有效應對敵軍新作戰方式,在研究近期戰爭和吸取民族軍事傳統經驗,尤其是近期各場戰爭經驗以及武裝力量和國家經濟情況等基礎上,未來戰略防守作戰不同作戰力量部署建議如下。
首先,在敵軍發動火力進攻、機動開展力量和煽動武裝暴亂階段,戰略防守作戰的力量部署要貫徹預防是基本、有選擇反擊的思想,把軍事斗爭、政治斗爭和外交斗爭等相結合并行推進,其中以軍事斗爭為核心。力量部署過程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創新地運用,確保全面性和重點性。據此,在分散和疏散各力量,把重要力量搬移出重點破壞范圍的同時,應有計劃部署三種軍防空陣勢,形成廣泛的人民防空陣勢,隨時隨地主動打敵,旨在消耗和消滅敵軍空襲設備。若要保衛重要戰略目標,可以動用一部分國家防空力量,與地方防空力量結合開展規模合適的防空戰役,以便打敗敵軍的進攻。此外,根據戰情演變,可以動用一部分空軍、火箭、特工力量,攻破敵軍后方,動用電子對抗力量進行電子對抗,牽制敵軍高科技武器的進攻。
在有選擇性地反擊空襲的同時,在掌握情況的基礎上,主動調動就地武裝力量配合其他力量,抓緊粉碎暴亂顛覆陰謀,開展保衛邊界作戰。必要時,可以調動海軍力量配合水上特工、空軍、炮兵、戰略火箭和沿海軍區武裝力量組建成規模合適的“力量群”,進行海洋交通分割,反海上封鎖,掩護登島力量,保衛防守陣勢,打破敵軍攻勢。與此同時,配合其他力量加強在政治、外交、心理和思想等方面的斗爭,旨在鞏固我國軍民在戰略防守作戰頭階段的決戰意志。
另一方面,部署力量打敵,保衛各軍區、重要戰略防守區,打敗敵軍第一棲力量群的進攻,為后續戰略作戰活動打造陣勢等活動對戰略防守作戰的勝利起到決定性作用。實際上,戰略防守作戰歸根結底是牢固保衛主要防守區域和目標,穩固保護防守陣勢,營造綜合力量打敗敵軍進攻。因此,在此階段,為了保衛重要目標乃至全區域的安全,首先要動用在和平時期提前準備的各級防守區域、各戰役戰略力量,與其他力量緊密配合進行廣泛打敵。
與此同時,合理部署國防部機動力量,在各方向進行防御、反擊和進攻戰役,尤其是進攻敵人空降,戰役級突擊進攻等,旨在減輕敵軍對主要防守區域和目標的進攻壓力。這是戰略防守作戰存亡性問題,要求我軍把最大努力注入各戰場作戰方向,尤其是主要戰略防守方向和區域。因此,部署力量過程要了解各方面情況,把握機遇,靈活、創新地動用力量,確保作戰取得高效率。
在動用力量保衛重要防守區域和目標的同時,應注重就地和廣泛使用力量,以中、小規模攻打敵人隊形兩側和后面,逼迫他們分散力量應對,降低敵軍機動作戰能力。與此同時,重視動用專責單位深入敵軍暫占地區,發動人民戰爭,實行險要打擊,使敵人陷入困境和衰弱。奪取決定性勝利的條件和時機一到,就動用國防部戰略機動力量,與防守力量緊密配合進行各場戰役、戰役戰略,消滅大量敵軍戰略力量,根本上改變戰場和戰爭局面,為后續轉換戰略作戰活動,奪取決定性勝利打下前提。
加強各作戰力量的協同配合,把軍事斗爭、政治斗爭和外交斗爭緊密相結合,其既是客觀要求又是頭等重要原則,旨在營造和發揮綜合力量,出色完成被交付的作戰任務。由于作戰力量眾多,斗爭形式多樣,敵人想方設法分割戰略地盤和作戰隊形,孤立和消滅我軍主力以及破壞我軍作戰協同指揮,所以,早在和平時期,我軍應集中制定和有效開展各力量在保衛各省市、軍區主要防守區和地方戰役戰略群過程中的協同配合計劃和機制。注重配合保衛各政治、經濟和國防安全的重點區域和目標。協調配合內容要充足和全面,重點是動員戰爭潛力,軍事、政治、外交斗爭力量的作戰行動,后勤、后方保障、軍隊后方政策、戰時維護秩序治安等工作。應加強主力部隊和地方部隊、陸軍、空軍、海軍和網絡空間作戰、戰斗力量和保障力量在每個階段、任務和各戰役、決戰戰略戰役中的協同配合。
為了有效應對敵軍“聯合”作戰,應注重駐軍軍區有關單位和力量朝著形成“綜合作戰群”方向的協同工作。發揮軍事藝術,尤其是各力量的作戰能力和長處,按“廣泛打敵、全面進攻,使敵人陷入被動局面而分散和淪陷”方針確保作戰中相互支援、相互協助的要求。協同配合方法是平時進行,戰時調整。
最終,越軍理論認為戰略防守作戰是非常重要階段,對戰爭局面的變化和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應繼續得到全面、下功夫嚴格研究,而前述的內容只是這種作戰類型的初步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