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關對外發布消息,經拱北海關技術中心鑒定,確認其所屬閘口海關近期查獲的24塊疑似動物制品為白犀牛角,白犀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12月5日17時許,背著斜挎包的澳門女子李某經拱北口岸旅檢大廳的海關“無申報通道”進境。現場關員發現該旅客有意逃避行李X光機檢查,且神色緊張,遂將其攔截。經進一步檢查,關員從包內發現一件用塑料薄膜層層綁纏的可疑物品,里面裝有一批呈琥珀色的圓柱狀物體。經清點,數量共計24塊,凈重178.83克。
經拱北海關技術中心鑒定,該批疑似動物制品確認為白犀牛角,白犀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中所列的瀕危物種。
海關提醒,根據有關法律規定,除合法持有《瀕危物種允許進出口證明書》并按規定辦理海關手續外,禁止攜帶瀕危物種及其制品進出境,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報送/閘口海關
協審/監管處、技術中心
監制/孫海波
圖文/朱偉俊
編輯/俞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