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資產規模過千億的合肥科技農商行發布公告顯示,原行長張景運正式擔任董事長,原監事長王浩然正式擔任行長,任職資格均已獲核準。
此次合肥科技農商行董事長、行長雙雙更替,均為內部“調劑”,而且基本上是遵循“順位”接替。
資料顯示,合肥科技農商行新任董事長張景運,1976年12月出生,今年48歲。
張景運1998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合肥市商業銀行支行行長助理、副行長(主持工作),徽商銀行合肥分行部門副總經理、總經理,匯豐銀行合肥分行副行長、行長,2018年起正式擔任合肥科技農商行行長。
張景運擔任行長已經6年,在此期間一直與剛到齡退休的原董事長胡忠慶搭班子。
擔任合肥科技農商行行長不久,張景運就進入了董事會。
2019年9月29日,該行召開 2019 年度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選舉了包括董事長胡忠慶在內的10名董事,行長張景運和副行長秦曉倩都進入了董事會。
董事會3年一換屆,到了2022年7月27日,合肥科技農商行董事會再次換屆,不過,作為行長的張景運卻沒能成為董事。
董事會換屆選舉議案顯示,共有11名董事當選,比上一屆還多了一名,但僅有董事長胡忠慶和獨立董事吳成頌連任,其他9名均為新當選董事,而且董事會中沒有一名高管團隊成員,行長和副行長都沒能成為董事。
行長張景運“落選”董事會,這種情形并不多見。而且,張景運還擔任黨委副書記。
然而,本屆董事會尚未屆滿之時,董事長胡忠慶卻到齡退休。簡歷顯示,胡忠慶1964年2月出生,曾任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支行副行長、業務部主任,招商銀行合肥分行支行行長,興業銀行合肥分行行長助理、副行長等職務,2014年起任合肥科技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至退休時已經掌舵該行10年之久。
胡忠慶退休后,未進入董事會的行長張景運成為董事,并接棒董事長。由于是“新任”董事,張景運的董事、董事長的任職資格于今年12月18日才被公告獲得核準。
行長在董事會的“去”與“留”之間,留給投資者諸多疑問:行長張景運在上一屆董事會當選為董事,為何換屆后未能進入董事會?新的行長王浩然是否會進入董事會?
金通社注意到,在2023年財報中,合肥科技農商行對公司治理表述稱:本行嚴格按照《公司法》、《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致力于探索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公司治理架構,不斷健全公司治理制度,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效能。形成了黨委會與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之間“權責法定、邊界清晰、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構體系;建立了以章程為基礎,五大治理主體規范運作規則為框架,股東股權管理、關聯交易管理、信息披露管理等制度為支撐的“1+5+N”公司治理制度體系。
好像什么都說了,又好像什么都沒說,對照合肥科技農商行的這段表述,依然找不到行長在董事會“去”與“留”的理由。
眾所周知,完善的公司治理是銀行穩健發展的基礎,如何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顯然是擺在合肥科技農商行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除了公司治理,合肥科技農商行在業務層面也有諸多值得關注之處。
資料顯示,合肥科技農商銀行成立于2007年2月,是全國省會城市首家農村商業銀行,也是安徽省唯一的科技金融推進試點銀行。
盡管名頭上有“科技”,但從財報披露的貸款投向,卻顯示不出“科技”的含量。2023年財報顯示,貸款投放前五類行業分別為:房地產業,占比21.2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14.43%;批發和零售業,占比11.07;制造業,占比11.32%;建筑業,占比8.62%。
同時,該行在財報中披露,截至 2023 年末,科技型企業貸款突破“百億千戶”。
而貸款余額超過百億的行業僅有房地產業(150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02億)。百億科技型企業貸款到底隱藏在那個貸款方向內,財報披露并不清晰。
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合肥科技農商行資產總額 1367.68 億元,較年初增長144.12 億元;各項貸款余額 781.51 億元,較年初增長 87 億元;各項存款余額 959.19 億元,較年初增長 71.89 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