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個月,“俄烏戰爭”就三年了。
對俄羅斯來說,這場戰爭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畢竟,表面看起來是“大欺小”。
但是,往深處一分析,發現它也不是“大欺小”的事情,它是“美歐+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拔河”。
按理來說,美歐加起來的實力,要比俄羅斯大得多,畢竟,俄羅斯的GDP連世界前十都排不進去。
可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全面制裁俄羅斯近三年,俄羅斯在戰爭中又大量消耗人、財、物,饒是如此,俄羅斯依然挺立,不見顯著的“疲態”。
俄羅斯為何這么強?他們依靠的是什么?
有3點是他們屹立不倒的憑仗,這三點值得我們借鑒,遇到風險時可以用。
1、社會秩序管控非常好,讓俄羅斯國內極其穩定
一個大國,不怕迎面而來的暴風雨,就怕突如其來的“內禍”。
“內禍”會給大國致命一擊,會讓百姓無所適從,對前途充滿迷茫。
普京的軍隊效率,非常一般,多有讓人詬病之處。但社會的管控,俄羅斯確實做得很好,前方硝煙彌漫,后方百姓繼續穩定生活。普京的支持率居高不下,常年在70%,甚至80%以上。
這說明,俄羅斯面臨強敵,上下同心。
《孫子·謀攻》:“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知勝第三“上下同欲者勝”,說的就是上下同心,可以取得勝利。
前一段時間的敘利亞內戰,不就是上下不同心嗎?
巴沙爾作為敘利亞最高統帥,不僅指揮不動軍隊,連做個動員演講都非常困難。如此軍隊,面對敵人,一定是望風而逃,哪怕是15萬面對3萬,一樣如此。
二十一年前的伊拉克戰爭,美國打的那么順利,除了實力的巨大差距外,伊拉克軍隊的中高層被美元腐蝕的一塌糊涂,是一大助力,這讓美國大兵如入無人之境。
俄羅斯沒有反對派嗎?沒有俄奸嗎?
一定有,但是,這三年當中,俄羅斯整體把控的非常好,并沒有讓反對派或俄奸搞出什么大動作。
面對和他國的戰爭,維持一個社會穩定,管控好社會秩序,是會提高整體對外的戰力值的。
今非昔比,現在的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綜合體了,真刀實槍的對壘,在第一島鏈內,我們不怕任何國家,不懼任何人。
但是,在這個和平時期,我們一定要防范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機構、國家,防范他們使出陰招、損招,破壞社會秩序,激起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穩定。
當對手們在正面的博弈中無法取得勝利的時候,一定會搞背地里的陰招。
不得不防。
如果某一天風險真的來了,我們的東海,或者臺海,或者南海出事了,無論戰況維持多久,我們一定要上下同心,保證社會穩定,如此,就算戰況膠著,我們也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起風的時候,需要全體愛國者一起努力,一起守護。如此,漢奸們沒有了市場,沒有了操弄秩序的空間。
我們的最高領導人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中說道:上下同欲者勝。只要我們13億多人民和衷共濟,只要我們黨永遠同人民站在一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
吾輩應牢記:上下同欲者勝!
2、糧食等重要資源,一定不能出問題
俄羅斯地大物博,他們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縱深了得,自然資源多、糧食多,能源多。
俄羅斯是東歐重要的糧倉,小麥出口占據世界前三位。
俄羅斯的石油儲量全球第八,產量世界第三。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一,產量世界第二。
一個國家,就算面臨對外的戰爭,只要有吃有喝有能源,百姓的基本生活就有了保障。
說句不好聽的話,俄羅斯這個國家,就算被美歐再制裁個十年八年的,人家百姓的生活依然沒問題。
剛剛倒下的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北部被美國、土耳其控制,導致產糧區不在“手中”,“產油區”也不在手中,如此情況,轄區內的百姓日子苦不堪言,對政府有著種種不滿。
于是,當土耳其、以色列、美國支持反政府軍時,政府軍敗得一塌糊涂。
總而言之,俄羅斯家中有糧有油有資源,面臨風險不發愁。
我們的糧多嗎?從數據看,主糧基本能達到自給。
即使如此,我們每年還是進口大量的糧食的。
我們看看2023年的數據:
2023年,我國進口糧食總計1.6億噸,同比增長11.7%。從結構看,大豆仍占大頭。大豆全年進口量為9941萬噸、比上年增長11.4%,占全部糧食進口量的6成以上。(來自光明網)
主糧中,玉米進口2713萬噸、小麥進口1210萬噸、大麥進口1132萬噸。
看這個數據,我們都很清楚,我國每年都是要進口大量糧食的。
如果有戰爭風險,“進口糧食”被影響的概率還是不小的。
通過俄羅斯和敘利亞的情況來看,戰爭一旦來了,如果能保證糧食的安全,就是社會的一個穩定劑。
相信,我們在面對大陸外的戰爭風險時,一定能做到主糧的自給。
只是,輔糧可能做不到自給,這會影響調料、飼料等的制造。
關于油氣資源,一旦戰爭發生,一定會受影響的。這個必須重視。
只要我們保持和俄羅斯關系的長期的穩定,應該能減小大部分的沖擊。
糧食充足,油氣夠用,資源充沛,會讓民眾的信心大增,就算是持久戰,也影響不到社會的基本穩定。
3、一定要和一些大國維持好關系
俄羅斯能撐下來,不僅是資源充足,社會穩定,有一個事情完全不能忽略,那就是:中國沒有和歐美一起制裁俄羅斯,而是和俄羅斯繼續做著貿易。
糧食、能源很重要,但百姓的生活不僅如此,俄羅斯為了國家和社會的運轉,還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工業用品等,有很多產品,俄羅斯并不能自己制造。另外,俄羅斯的一些產品還需要出口。
此時,俄羅斯就需要有大國不懼歐美壓力,和他們繼續做生意。
俄羅斯很幸運,因為有不懼歐美的中國朋友。
俄羅斯被全面制裁的兩年多時間里,是中國和俄羅斯繼續進行著大量的貿易,是中國出口很多產品給俄羅斯,是中國進口俄羅斯的能源等。
中國的存在,讓俄羅斯社會繼續平穩前進。當然,印度也和俄羅斯進行著貿易,只是體量完全不能和中國相比。
如果有一天,我們這邊面臨戰爭了,我們被歐美全面制裁了,那怎么辦?
我們也需要有國家不畏強權,敢于和我們做生意,進行貿易。
盤算一下世界各國,能靠的上的,只有體量不大的俄羅斯,以及亞非拉的第三世界國家了。
雖然,這些國家并不能解決我們的大量問題,但有勝于無。熬過最為艱苦的階段,一切就順暢了。
在當前世界局勢下,中國和俄羅斯必須成為背靠背的不結盟朋友,雖然不結盟,但一定要做到良好的互動。
有人總是提起令人討厭的清朝時期的俄國,認為中國和俄羅斯有著歷史仇恨。
有歷史仇恨不假,但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們需要放下仇恨,因為,當我們面對歐美西方國家的“圍剿”時,能使點勁的大國也就只有俄羅斯了。
我們和巴西關系很好,但他們很遠,實力也一般。
我們和塞爾維亞關系很好,但他們很小。
我們和伊朗、沙特關系也不錯,但當風險來臨時,這些國家只會力求自保,根本沒有能幫助我們的能力。
至于我們身邊的窮兄弟巴基斯坦、朝鮮,能力實在是小,可謂杯水車薪。
而大國鄰居印度,只要不在關鍵時刻在我們背后捅刀子,那我們就燒高香了
不是俄羅斯有多好,為了前程和防范風險,我們需要俄羅斯這樣的敢和美國硬頂的朋友。當然,他們也需要我們這樣的雪中送炭的朋友。
雖然我們不結盟,但是,通過俄烏戰爭這三年,我們要明確一件事:那種關鍵時刻和我們能站一起的好朋友,我們還是得有幾個。
國際形勢風詭云譎,日日變換,做好我們該做的,幫助我們該幫助的,我們力求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只有這樣,當暴風雨來的時候,我們才能抵御,才能挺立在世界的東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