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面對幼小的新生命,往往是滿懷喜悅,又難免手忙腳亂!從最開始解讀寶寶的每個表情和動作,到喂奶、哄睡以及日常基本護理,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有疏漏對寶寶造成不好的影響。
很多爸媽帶娃,都是在摸索中學習。記得剛當上媽媽那會兒,我就覺得自家娃的一舉一動,都那么的可愛!胖嘟嘟的小手小腳在空中揮舞,睡夢中偶爾露出微笑,讓我的心也跟著萌化了。
可是有一天,我發現寶寶會用手去抓撓自己的耳朵,剛開始還覺得他這個動作有點小萌憨可愛。但后來我發現他越抓越用力,又因為沒及時給他剪指甲,所以有的地方都被抓破了。
帶寶寶去醫院,醫生詳細檢查后判斷:孩子得了中耳炎。他之所以有頻繁抓耳朵的動作,其實是在表達耳部的不舒服,可是我竟一直不曾留意!
中耳炎是嬰兒當中比較常見的疾病,通常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引發;又或者,是因為洗澡時耳朵進水、嗆奶時奶液流入耳朵,才導致的中耳炎。
有數據統計顯示,約有50%的孩子會在2歲前得一次中耳炎,而10歲以下約有80%的孩子得過中耳炎,所以家長護理時需要格外注意。
除了抓撓耳朵,寶寶日常當中還有一些其它的小動作,看似不起眼,甚至還讓你覺得很可愛,但其實可能是生病的信號,家長切不可大意了。
睡覺打呼嚕
有段時間,我發現我家孩子在睡覺時偶爾打呼嚕,剛開始還以為是他睡得香。但后來發現孩子的呼嚕聲越來越重,這才發現他呼吸不順暢,可能是生病了。
其實寶寶睡覺打呼嚕原因并不簡單,可能是腺樣體或扁桃體腫大,也可能是鼻炎等原因引起的。總之就是疾病或其它原因導致寶寶呼吸不暢,進而引發打呼嚕。
寶寶長期打呼嚕,不僅影響睡眠,還可能導致面部發育畸形,甚至會影響智力發育。所以家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早帶寶寶就醫,查出具體的原因。
經常流口水
小寶寶的吞咽功能不完善,又或者在長牙的時候,會經常流口水,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寶寶流口水一直持續不斷,并且伴有異味,那就可能是口腔疾病的問題了。
發現寶寶流口水很多且持續不斷時,我們最好檢查一下寶寶的口腔,看是不是有紅腫、潰瘍等。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經常放“臭屁”
可能大家也留意到,寶寶在活動或我們給他做被動操時,經常能聽到“噗噗”放屁的聲音。有的家長或許覺得這很正常,甚至認為這是寶寶消化能力好的表現。
可實際上,寶寶經常放屁并不是什么好事,這可能是喂養不當、進食過快、吞咽空氣過多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放屁還伴有臭味,那更是消化不良的信號!
這種情況,建議多給寶寶做腹部按摩,多做排氣操,幫助緩解脹氣,并注意少食多餐。如果情況持續或比較嚴重,還需要排查寶寶是否乳糖不耐受。
敲自己的小腦袋
我們看到,有些寶寶偶爾會有意無意敲打自己的小腦袋,有時甚至用腦袋去撞東西。你以為是他古靈精怪跟你鬧著玩呢,可實際上,這很有可能是孩子頭部不舒服的表現。
比如,寶寶敲腦袋可能是因為頭痛、耳朵不適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因為煩躁、生氣或孤獨等情緒所致,因為不會用語言表達,所以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引起爸媽的注意。
當發現寶寶時不時敲打自己小腦袋時,我們應注意觀察寶寶的動作和表情,看他是否有不適的表現。如果發現不對,應及時帶寶寶去做個詳細的檢查。
結語
所以說,寶寶平時的一些小動作,可能并非你所看到的賣乖賣萌,而是生病的征兆。因此我們在日常照顧寶寶時,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隨時注意觀察寶寶的變化。
另外,我們也需要加強日常護理和照顧,幫助寶寶提升身體素質,減少生病的風險,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我是健康管理師|家庭教育指導師@莞家媽媽,關注或進入主頁,了解更多育兒科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