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廣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在中國機器人網年會上驚艷亮相。這款身高1.75米的智能機器人最大的亮點在于其采用了行業首創的可變輪足移動結構,它能夠在四輪足和兩輪足模式之間靈活切換,輕松應對各類地形挑戰。更令人驚嘆的是,GoMate配備了集視覺和觸覺于一體的靈巧手,可以像人手一樣精準地完成多種精細操作。
據說,廣汽計劃在2025年實現自研零部件的批量全球發售,同時,GoMate人形機器人在不同行業實現示范應用;到2026年,GoMate完成小批量生產并逐步擴展至大規模量產。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問:作為一家汽車制造企業,廣汽為什么也進軍了機器人領域?實際上,車企在人形機器人的制造與應用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兩者之間存在著深層次的契合性。
深入探究就會發現,車企在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無人駕駛、傳感器、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與人形機器人的研發有著天然的技術共通性,他們之間可以實現硬件和軟件層面的技術轉移。比如,廣汽的這款第三代人形機器人就很好地利用了自動駕駛系統中的視覺、導航和AI算法技術。
在應用場景方面,汽車企業研發機器人同樣具備獨特優勢。盡管工業機器人(主要以機器臂為主)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生產線,但在貼車標、安裝內飾等汽車總裝線上的精細化工作上仍有局限性。而人形機器人憑借其卓越的人形設計和靈活性,能夠完美模擬人類動作,勝任多種精密任務。據廣汽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張愛民透露,GoMate未來將在廣汽的汽車工廠產線上承擔檢測、分揀等重要工作。
稍早前的12月9日,廣汽研究院前瞻技術部部長劉巨江便指出,廣汽啟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以來,依托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成熟的產業鏈,通過共用車端芯片、激光雷達等零部件來分攤研發成本。”由此可見,許多車企經過多年發展而形成的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強大的生產能力,能夠利用現有的規模生產優勢和供應鏈資源來降低成本,將大大加快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進程。
放眼未來,如今的廣汽已然超越了傳統汽車制造商的角色定位,其科技屬性正在不斷加強。從高域飛行汽車到無人駕駛Robotaxi,再到這款突破性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廣汽正在以實際行動勾勒出一幅充滿想象力的未來城市生活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