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明明是重度慢阻肺病,但還可以正常散步甚至做些有氧運動,有些人明明是輕度,但動一下都喘……”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院肺癌中心主任兼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張秀偉教授最近和小編聊到慢阻肺病患者“勞累”這件事,尤其提到了“勞累感”對慢阻肺病的預見性,哪些跡象說明自身已勞累是病態呢?接下來這些細節感受可供大家參考。
三種自我感覺和體征判斷的過度勞累是病的信號
張主任指出,對于慢阻肺病患者而言,過度勞累確實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誘因,因此判斷何時達到過度勞累的狀態至關重要。
“雖然自我感覺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但確實可能存在偏差,但一些具體的方法和標準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把握是否處于過度勞累的狀態。首先就是自我感覺與體征判斷。”
“第一,慢阻肺病患者在進行體力活動時,如果感到呼吸困難明顯加重,甚至需要停下來休息才能緩解,這可能是過度勞累的一個信號;第二,活動后出現明顯的疲勞感,即使休息一段時間后仍難以恢復,也可能表明身體已經處于過度勞累的狀態;第三,如果在進行體力活動后,感覺肌肉疼痛或無力,尤其是呼吸肌(如肋間肌和膈肌)感到疲勞,這通常是過度勞累的表現。”
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監測心率與呼吸頻率
“心率監測就是在安靜的狀態下測量自己的心率,這是第一步,然后在進行體力活動后,再次測量心率。如果您的心率這時比平時顯著增加,且長時間無法恢復到正常水平,這可能意味著身體已經過度勞累。”
“呼吸頻率監測也是同樣的道理,先是在安靜狀態下測量呼吸頻率,然后在活動后進行比較。如果呼吸頻率明顯增加,且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這也可能是過度勞累的跡象。”
運動耐量評估十分有必要,每天都要注意觀察
“當我們進行日常活動時,觀察自己的活動能力,比如走路、爬樓梯等。如果在進行這些日常活動時感到明顯困難或不適,可能表明身體已經處于過度勞累的狀態。有條件的患者可以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運動測試,比如我們熟知的6分鐘步行測試或踏車測試,通過測量在一定時間內能夠完成的運動量來評估運動耐量,如果測試結果比平時明顯下降,可能意味著身體已經過度勞累。”
便攜式血氧飽和度監測儀是最有用的輔助方法
“許多慢阻肺病患者家中都備有便攜式血氧飽和度監測儀,在活動時,就可以使用這個儀器來監測血氧飽和度。如果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可能表明身體已經處于缺氧狀態,需要立即停止活動并休息。”
“慢阻肺病的患者還要養成定期咨詢專業醫生的習慣,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病情進展。醫生可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給出個性化的建議和指導,幫助您更好地判斷您是否屬于過度勞累的狀態。”
您現在看到的是我們最新上線的日更版公眾號,會每天和大家見面,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點贊分享,把《看呼吸》推薦給身邊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還沒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私信小助手入群。我們將在群內收集大家的問題,為您采訪專家,提供一對一答疑,也將為病友們提供一個交流情感,分享經驗的空間。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張秀偉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肺癌診療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常委,江蘇省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常委,江蘇省預防醫學會呼吸系統疾病預防與控制專委會常委,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分會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部腫瘤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肺癌防治聯盟早期診斷委員會委員,海峽兩岸醫療衛生交流協會海西醫藥衛生發展中心介入呼吸學專委會委員,江蘇省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委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呼吸分會肺癌學組成員。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