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海生態系統面臨嚴峻挑戰
海洋經濟為我國各個方面的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與此同時,經濟的高速運行也給海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近海生態環境如今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以渤海為例,在夏季的中央海盆,上層海水透明度只有4米,相比1980年代生態環境較好的時期減少了一半;底層含氧量總體呈逐年遞減的趨勢,部分區域已經接近形成所謂的“死亡區”。渤海中重要的經濟漁業資源減少了近60種,一些主要漁場已經消失或不成規模。
近海生態系統框架示意圖
眾所周知,海洋生態環境具有更強的動力性,其特征與陸地生態環境存在明顯差異。近海生態系統包含了一個多層級的海洋食物鏈(見圖),光合作用主要是由微米級的浮游植物進行,而將其轉換為蛋白質則是由毫米級的浮游動物完成。營養鹽是食物鏈的基礎,具有上行控制功能,頂級捕食魚類則具有下行控制功能。近海的營養鹽主要來自陸源,一般經河流、地下水及大氣沉降輸入,經海洋環流系統從外海輸入也是一個重要來源,海洋經濟活動如養殖等也會輸入營養鹽;頂級捕食魚類種群的變化則主要受捕撈活動的影響,同時也取決于魚類生活史中的關鍵棲息地如濱海濕地、河口等的健康狀況。因此,在近海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富營養化治理、頂級魚類種群恢復、濱海濕地及河口的保護與修復是三個亟需優先關注的問題。
二、富營養化治理
海水富營養化的問題,除了一部分源自海洋經濟自身發展的壓力,陸上的農業、畜養和城市運行等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營養物質通過河流、地下水和大氣沉降向海輸入,才是最主要的根源。由于海洋食物鏈的傳遞速率快,過量營養鹽輸入或營養鹽組成的改變皆容易迅速引起赤潮、綠潮、褐潮等有害藻華的暴發,也會導致底層缺氧乃至形成“死亡區”等更嚴重的后果。因此這方面的治理保護工作,最根本的工作方式就是做好陸海統籌以控制陸源的輸入。科學界則應通過研究提出各海灣及主要海區營養鹽輸入的合理控制量,以供管理部門參照,讓陸源營養鹽向海排放量逐年遞減,直至達到海洋自身所能承受的水平。
三、頂級魚類種群恢復
頂級捕食魚類既對整個近海生態系統有著下行控制功能,往往也有著重要的經濟價值,因此面臨著過度捕撈的威脅。它們往往有著復雜的生活史,產卵場、育幼場、索餌場分布在不同的棲息地,其中育幼場(幼魚棲息地)對種群的延續尤為重要。我國已經通過傳統增殖放流,以期幫助高營養級魚類的種群恢復。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國近海生態環境退化嚴重,幼魚的棲息地顯著退化,增殖放流有時并不一定能發揮預期功能;最近還興起投放人工魚礁建設海洋牧場等手段,但這些措施并不是基于魚類的生活史中的重要環節,因而海洋牧場的效益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因此做好高營養級魚類的種群恢復,主要在于不斷優化捕撈管理的成效,減免過度捕撈對其的壓力,同時保護和恢復其關鍵棲息地也同等重要。科學界還有必要加強對重要魚類生活史的研究,尤其應當明確其幼魚棲息地的分布。
四、濱海濕地的保護與修復
陸地上的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壓力除了體現在向海排污,向海要空間資源(圍填海)也是非常嚴重的一方面。由于此前公眾認知中存在“濱海濕地是沒有價值的荒地”這樣的重大誤區,大規模圍填海使得近40年來我國近海的濱海濕地已經喪失過半。事實上,濱海濕地是近海生產力最高的區域之一,因而許多魚類會選擇其作為育幼場,許多遷徙鳥類也選擇這里落腳補充能量。除了支撐生物多樣性之外,濱海濕地還能夠凈化海水、提供氧氣,而且是重要的藍色碳匯。科學界對濱海濕地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認知還不是非常完備,有許多機制是近幾年才剛剛摸清,因此相關研究應當積極推進。
渤海1979至2010年圍填海示意圖;綠色為海水養殖、淺綠色為鹽田、橙色為工業建設、紅色為港口
濱海濕地對近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可以類比于森林對陸地生態環境的作用。對于濱海濕地系統的保護和修復理應在法制層面提升能級,并盡早開始循序漸進的工作。由于海洋環流的動力性,海洋生物生活史中的重要棲息地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海域,這些棲息地之間需要有很好的生態連通性,因而對于濱海濕地的保護和修復,應當注重維持其有關的生態連通性結構。
典型的熱帶及溫帶濱海濕地系統示意圖
五、未來展望
保護好我們的海洋生態環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構建起對海洋獨特性質的科學認知,還需要準確識別并高效修復生態系統當中的關鍵環節,更需要以海陸統籌的眼光來發展和管理相關的社會經濟活動。這個過程當中涉及的利益相關方,既有承擔管理責任的政府部門,解決科學問題的高校和研究院所,也有企業、民間社會團體、基層社區等等。海洋智庫聯盟的創設和運行,核心就在于以科學為紐帶將這些群體有機連接起來,加強能力建設和交流合作。期望聯盟能夠遵循這樣的初心,在中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當中發揮出卓越的效能和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